角色错位: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无形障碍_家庭教育论文

角色错位: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无形障碍_家庭教育论文

角色错位:家校合作的隐形障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障碍论文,角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与家长是不同的社会角色,家校合作的关键是教师和家长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教育的合力,其基本前提是教师、家长各司其职。

       在社会学看来,所谓社会角色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教师与家长有共同的育人目标,也有各自不同的角色特点和角色规范。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主要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家长则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等方面教育影响孩子。可是近些年来,教师与家长的角色职责模糊、甚至“角色错位”现象时有发生。

       在一项对天津市近千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家庭学习”,即把围绕学校教育抓孩子的知识学习放在了家庭教育和父母职责的首位。比如有59.8%的家长认为“辅导孩子学习是家长的本分”。表现在教育行为上,有47.1%的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改错题,40.7%为孩子整理学习用具,54.8%陪着孩子写作业,52.3%亲自辅导孩子学习,23.1%给孩子布置课余作业,等等。许多家长在扶助孩子学习知识上下了很大工夫,而放弃了对孩子基本生活能力、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的劲儿没使到点子上,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在学校德育中,教师们却不得不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为了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缺陷大伤脑筋。一个学校组织三年级的学生去春游,老师们为孩子们组织的教育活动之一是让男生把鞋带解开再系上,女生把小辫子解开再梳好。结果竟有半数的男生“不及格”,女生发出了一片“不会”声。有个城市在小学生中组织劳动小能手竞赛,内容都是些家务活儿。活动是老师们策划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很少做这些事,因此有些事还得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的“展示”只是为了参加学校的竞赛……

       也就是说,教孩子文化知识与教孩子基本生活技能,本来分属于教师和家长不同的角色职能,可是现实中却倒了过来,教师和家长确实都做了许多本不该自己做的事情。这种行为与本来的角色期望要求不相符合,这就是角色错位,也成了家校合作的隐形障碍。

       那么,角色错位的弊端有哪些呢?

       一是造成有效教育资源的浪费,不能实现优势互补。本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天然环境,孩子来到世上,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是用求知的眼光看待一切人、感受所有事物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融于日常生活,体现在举手投足之中。孩子自我管理、家务劳动等点滴小事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成为渗透力最强的教育。也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是家庭的最大教育优势所在。而有的教师把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布置给家长,家长则是“扬短避长”,把自己定位在了辅导、扶助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这一角色职责上,成了孩子学习的“拐杖”,家庭成了为学校“补漏”的“第二课堂”。虽然有的家长从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暂时现象中尝到为之付出的“甜头”,教师也从中感到欣慰,但却浪费了家庭教育的优势资源,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留下了遗憾。

       二是违背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特点与规律。学校教育是正规教育,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都有自身的规定,老师是经过培训上岗的,而许多家长并没有经过正规的教学训练,给孩子辅导功课、出作业题、检查作业往往是有劲使不到点子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难度的加深,越发感到力不从心;老师在学校没有教每个学生生活自理、做家务活儿的客观条件,面对学生群体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帮助都做到事无巨细。所以对教师和家长而言,角色错位也成了“强己所难”。

       三是教育方式不当,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教育方式来说,教师主要是靠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家长主要不是靠语言,更多的是用自身人格的力量去影响教育孩子。因为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家长的教师角色不应当留下太多的痕迹;而教师把家庭生活中的事搬到学校,用传授知识的方式替代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学习技能,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是使孩子生活在一个不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到教育者的无能。不少孩子对家长布置作业和并不内行的学习辅导相当反感,形成了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触的恶性循环。我曾经问一个四年级的女孩:“你学习上的事需要家长帮助吗?”她非常肯定地说:“根本不需要!”她用轻蔑的口吻告诉我:“比如做那些计算题,我妈她不懂装懂,还不如我明白呢!”家长对孩子这样的学习辅导,不利于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有的学生对教师为了“搞活动”而设计的那些有关日常生活的活动不感兴趣,同样影响了教师的威信。这也是家长和教师时常抱怨“受累不讨好”的症结所在。

       五是教师与家长互相推诿责任。由于教师与家长不能很好地各司其职,往往在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相互指责。尤其是孩子考试没考好教师批评家长、孩子出了问题家长指责老师的情况非常普遍,影响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彼此掣肘,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角色错位,可谓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所以感到教师难当、家长难当便不可避免。

       家校合作的本意是实现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优势互补,矫正各自的角色错位非常必要。对学校和教师而言,主要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是角色评价符合角色身份。角色评价是依据社会期待、社会规范以及角色履行义务的结果所做的评价。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家长围绕角色身份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奖惩,是强化其角色意识、弥补不足和鼓舞信心的力量,而评价的褒贬失度则会加剧角色错位。

       二是完善角色指派,规定角色规范。学校对教师、对家长的要求通常体现其对特定角色的规范和角色行为的指派。比如要求教师家访、动员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等,是为实现家校合作赋予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角色承担者按照角色规范和指派去行事,有利于矫正和消除角色错位。

       三是增强角色意识,倡导角色道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在不同的教育载体中发挥作用,从不同方面作用于教育对象。各自增强角色意识是把自己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做好。同时彼此理解、尊重、关心,为对方履行角色职责铺路搭桥是角色道德的体现,也是摆正角色位置、矫正角色错位的基本条件。

标签:;  ;  

角色错位: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无形障碍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