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053000
【摘 要】目的 研究饮食调节应用于小儿轻型腹泻病护理的效果评价,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有小儿轻型腹泻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照组接受常规腹泻护理,观察组实施饮食调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腹泻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轻型腹泻病患儿实施饮食调节护理,疗效显著,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饮食调节;小儿轻型腹泻;护理
小儿腹泻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是儿科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天气变化、饮食不当等原因都会引发小儿腹泻,多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1]。一年四季皆为发病期,以夏、秋季发病概率最高。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同时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2]。于是饮食调节在小儿轻型腹泻护理中至关重要,我院为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选取我院60例患儿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有小儿轻型腹泻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儿。
对照组男孩女孩比例为13:17,患儿年龄为3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1.7±1.0)岁;观察组男孩女孩比例为14:16,患儿年龄为3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1.8±1.1)岁;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监测记录患儿各项生命指标,对患儿实施用药护理等基础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实施饮食调节护理,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饮食重要性:告知家属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合理的饮食护理有利于治疗效果,而长时间禁食或不当饮食,容易造成患儿免疫能力下降,延长病程。(2)饮食原则:腹泻严重的患者需先禁食6-8小时,以便缓解肠道压力,而轻型腹泻患儿,若原为母乳喂养,当呕吐次数大大减少时,可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在恢复饮食后,暂停一切辅食,可先给予患儿米汤或面汤,分量由少增多,由稀到稠。(3)饮食禁忌:严禁食用高脂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脂肪不易消化,而刺激性食物会刺激消化道粘膜,加重腹泻情况。严禁食用高纤维食物,容易刺激消化道蠕动,使大便次数增加。(4)服用补液:轻型腹泻的患儿可遵医嘱配方口服引用补液盐来治疗脱水情况,当患儿出现眼睑水肿情况,则停止服用,改换为白开水或母乳补充水份。必要时可使用儿童益生菌制剂,能缩短腹泻病程,使患儿尽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①显效:无腹泻症状,大便次数每天少于五次;②有效:每天大便次数低于十次,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③无效:每天大便次数大于十次,呕吐恶心症状依旧明显。
腹泻缓解时间,比较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 2 检验,当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有显效患儿17例,有效患儿10例,无效患儿3例,总有效率为90.00%(27/30),观察组中有显效患儿13例,有效患儿9例,无效患儿8例,总有效率为73.33%(22/30),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为(3.72±1.54)天,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3.20±1.35)天,观察组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为(2.92±0.87)天,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2.10±0.77)天,由数据得出观察组腹泻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原因多为小儿器官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同时机体防御功能也较差,而疾病感染、饮食不当都会导致小儿腹泻。腹泻对小儿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严重阻碍小儿生长发育[3]。目前临床治疗除相应对症措施以外,还需要加强饮食调节。而饮食调节护理并非单纯的禁食,仅对一些患儿难以消化和容易导致腹泻情况加重的食物禁食。
除了重症患儿需要禁食一段时间以外,其他患儿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以此提高患儿免疫能力,提高临床效果。母乳喂养患儿需调节喂养次数和时间,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分量,种类不宜过多。患儿需多饮水,有利于消化,及时进行补液,避免发生脱水症状,护理人员需每日多患儿饮水及饮食量做好记录,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腹泻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小儿轻型腹泻应用饮食调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曹映华. 饮食调节护理应用于小儿腹泻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47-247.
[2]杨毅. 小儿腹泻的饮食与护理[J]. 今日健康,2016,15(1):242-242.
[3]王志秀. 饮食护理对小儿腹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7):1307-1307.
论文作者:孟祥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患儿论文; 饮食论文; 小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大便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