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连续出版物发展态势与国内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物论文,态势论文,国外论文,对策研究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社会快速发布、传递和获取信息是取得制胜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出版物也是生产力的体现,就一定意义而言,它是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递媒介的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出版发行的内容形式方面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仍然是以书与连续出版物为主流形式出现。连续出版物是指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文献。具体一点说:连续出版物是指印刷和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具有统一的题名、定期或不定期以连续分册形式出版,同时标有卷、期或者年、月卷标,连续性又成为重要特点。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年鉴、指南等)以及成系列的报告、学会会刊和会议录等。研究国外连续出版物的动态,且与国内情况作适当比较,有利于了解科技生产力的轨迹,有利于中国科技快速地进入国际大循环。
1 国外连续出版物发展新态势
国外连续出版物新的发展态势,简单地说主线条是:数字化和全球化。进一步说是品种多样化、印刷数字化、出版中心化、发行全球化、权利法制化。品种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出版式频率加快,期刊以外的非书非刊资料受到重视,如:科技报告、政府报告。出版中心化主要指文献生产核心区域,主流语言。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全球化发展与区域性经营方面。法制化突出表现在立法速度加快,保护作者和出版发行人的合法权利及知识创新的积极性。以下可分为11个方面具体阐述。
(1)从时效上看,短、平、快的趋势。首先,从数量和速度上看,ULRICH'S于1992~1993年收录的目录仅120,000种左右,据悉至2000年已达到250,000种左右。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外国丛书丛刊目录》(第五版)收录8253条,其中3482条为新增,与原保留品种4771相比较新增率为73%,是历年新增比例最多的一版。记得盖茨讲过,如果20世纪80年代是质量的时代,90年代是设计的年代,那么21世纪头10年应当为速度的时代。因此有“速度制胜”,“赢者通吃”之说法。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讲究速度(speed),出版商依附这样的客观存在,也特别注重在时效上做文章,除了刚才谈到的数量猛增外,另一个突出表现在出版周期缩短或者频次增多。诸如newsletter;周刊、旬刊与月刊的种数也在增加;电子版成为宠儿;会议消息、新技术、新产品广告等等铺天而来,使阅读者感到眼花缭乱,同时也感到巨大的信息压力。同样,信息贮藏部门每天遇到的有一些短、平、快文献无法整理,只能让它堆积一起,到时间统一处理掉,造成新的信息冗余与浪费。
(2)从创新动态信息看,政府报告、科技报告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最有影响的发现Internet,这一项目最早是美国国防部与科技基金联合计划。90年代末期,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与数字地球的计划最早也出现在美国的政府报告当中。从我们对于国外文献引文情况的研究,也发现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中政府报告与各类科技报告引文量占有相当比例,约15%左右。一些最有影响的概念、数据、系统方案、重大发现等都最早出现在官方的文件或科技报告里。难怪美国出版学专家Eastin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也无论你在其中做什么工作,都可以在政府出版物中找到有益于你们研究的资料。以美国为例,从出版情况看美国官方出版机构共有3家,它们是:政府印刷局(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简称GPO)、全国技术情报服务处(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简称NTIS)和全国视听资料中心(National Audio-visual Center)。政府印刷局年出版量达数万种之多,它的出版物在《美国政府出版物月度目录》(Monthly Catalog of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ublications)上予以报道。全国技术情报服务处专门出版与公开销售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报告以及由联邦机构、合同户产生的各种分析报告,其中最著名的科技报告有AD报告、PB报告、NASA报告等。美国曾计划在2000年将政府四分之三的议事记录上网(Network)。
(3)从出版印刷看,在线出版趋势显著。目前,出版界流行的话是:"print on demand"(即时印刷)。即时印刷的概念有几点值得思考:①时间观念,从报业竞争看,1-2小时内产生的事情,马上就可以见报,这在过去是不可能。②成本价格观念,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数量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迅速作出调整,这当然是个相对概念。③价值观念,比如:无边界、现实与虚拟、交互作用等。即时印刷,就是讲的电子版,电子版也有从CD-ROOM到DVD,到Network的发展过程,服务模式上也从Telenet、FTP to WWW to Mirror(镜像)发展变化,数据贮存道路越走越宽,即从IDC向BDC模式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版有两种形式:①印制版之后的电子版,即一个版本,两种载体(如:ICM;IEEE协会的对应产品);②单一电子版,或者说是纯电子版,此外不再出印刷板。所以,我们应当加以区分。电子版数量猛增,在销售上,它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上千种文献捆绑一起出现在市场上。数据库的第一个特点在于编辑、出版和发行主体:有的是统一的,既是出版商,也是发行商;有的又是单一的,仅仅是出版商或者是发行商。数据库其次一个特点是数据源的重复交叉,同样的出版物可能几个数据库都收录。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建议在采购上尽可能以出版商自身出版的数据库为主采对象,代理商发行的数据库往往易产生重复现象。我们认为,数据库第三个特点在于一些专业的会议录、学位论文(如:UMI)数据库很有价值,能弥补国内机构对于一些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搜集困难的弱点,但时效性可能就不那么理想了。
(4)从竞争角度看,兼并或分刊变化比例不断增多。据了解,每年的期刊合与分的变化率约占20%左右。合刊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出版社的兼并,或原学科向大的方向综合发展、或交叉学科的发展影响,比如:Journal of Get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同样,另一方面也有拆分的,且数量日趋递增。究其原因是原刊物过于综合性,不能适应读者市场,将一个刊分为几个刊,组成为一个系列,增大包容性,以达到学科周延布局,抢占市场的目的。期刊变化是市场变化所至,也是竞争的结果。《EBSCO Bulletin of Serials Changes》是一部介绍刊物变化的专业杂志。由于国内连续出版物的采购,均通过国内的有进出口权的代理商,不能直接与国外出版商或代理商接触,或者说很少有机会接触,因此,对于国外出版物变化不够敏锐。虽说,今天是互联时代,但在触网方面,上国际网比国内网障碍多一点,尤其是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如此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身边滑过。
(5)从出版质量看,出现越来越多的评价标准。国外连续出版物的评价标准,更多的还是集中表现在期刊上面。国内唯一期刊研究专业杂志《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曾发表过许多研究文章,介绍SCI录用的期刊源程序,其中: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当年指数等都是重要的期刊评价指标。《Nature》或《Sciences》著名刊物在稿件选取上的原则,从另一侧面也成为衡量期刊质量的一项软标准。姜联合等近来对于国内外24种植物类期刊及Nature、Sciences进行了比较研究,引入了趋势评价指标的概念,作者推测:采用动、静态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排序,这可能成为今后的一种评价方向。最后一个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统计分析数据中,如:文章的录取比例、作者分布区域、年载文数量等,应当及时的总结与归纳。当前,专家们越来越重视高质量的刊物,折射在高质量刊物上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情报学也称之波敦克现象。国内应当看到国际上的评价趋势,重视利用评价成果。目前,国内虽然也有CSCI和CSSCI评价中心,但同行的认同差距较大,甚至相互排斥。学术期刊要想融入国际社会,更多的还是引入国际评价标准。
(6)从国家看,知识生产出版的核心地区仍然处在欧美。首先,1998年,SCI来源期刊3450种,其中:美国1390种,占40%;英国748种,占22%;荷兰340种,占10%;合计占72%,加上其它英语国家,SCI来源刊英文刊估计占90%以上。次者,国际期刊出版联盟(FIPP)1999年统计的各国杂志名称数量76473条,涉及41个国家,其中美国为14707,英国8887,占30%以上;加其德、法、荷、意等欧洲国家,占70%以上。值得一提是这中间中国有8187种,约占11%,从数量看还是很有潜力的。再者,信息技术,从上网人数来观察:美国Internet用户1999年即达到1.1亿人,今天已占到全球57%左右,欧洲用户占21%,亚洲用户占17%。自1978年起,美国关于Internet的文件就有3000余个,而中国至今才10多份,这就是目前谈论较多的数字鸿沟。不管是从印刷出版情况,还是从网络资源来分析,知识生产的中心区仍然在欧美区域,科技信息同样存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处于边缘地域的国家依据远近距离信息传递的幅射力度逐步递减。从理论上看,Internet可以从技术解决物理的距离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太理想化,事实上数字鸿沟已经出现,中心与边缘的信息不对称差距,相反因Internet的加速,使原来的差距成倍扩大了,这是不可轻视的现象。
(7)从传播语种看,英语成为主流语种。上面列举有着重要影响的SCI工具书来源刊,美、英分别占40%、22%;再从网络语言看,从软件、阅读工具和数据资源等,英文仍占主要位置,据了解75%以上的网站是英文。所以说,英语仍然是世界上传播的主流语种。进一步观察还有两点:一是其它语种中有影响的刊物纷纷被转译成为英文刊。如:德国的《Experiments in fluids》(Text English);俄罗斯的《Fluid Dynamics》(Text English);泰国《Geotechnical Engineering》(Text English)。二是为了保持与原版文种的一致,有时内容为英文,但在封面题名仍采用双语形式,并列题名,如:Materiaux et Constructions/Materials & Structures。值得提醒的是有些人只懂英文,将此误认为法文,没有去重视它,实在可惜。另外,我国目前被SCI录用的刊物仅有11种,且均为英文版,语种的因素也是阻碍了中国更多、更好的刊物被录用,搁置在边缘位置,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8)从经费支持看,广告仍然成为专业刊物的主要来源。经费仍然是制约出版物发展的瓶颈,广告收入成为重要补充。如美国期刊产业1999年总收入是243亿美元,其中134亿元来自广告收入。一般说来,期刊业广告收入估计要占据10%-20%左右。另外,从国际期刊出版联盟(FIPP)提供的国家获税数据反推,广告收入仍然是支撑专业刊物出版的主要支柱;但仔细分析大众刊物不完全依靠广告收入支持,有一部分靠自己销售数量。
部分国家从广告、销售获得的税收一览
国家大众刊物专业刊物
广告%
销售% 广告%
销售%
澳大利亚 28
72 80 20
加拿大
53
47 86 14
法国
30.4
69.6 53.5 46.5
德国
60
49 55 45
英国
37.9
62.1 82 18
匈牙利
35
65 69 31
美国
67
33
(9)从市场上看,全球化、国际化趋势。连续出版物的全球化趋势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其表现模式为全球化发展,区域性经营模式。我们讲它的全球化主要有几点:①编辑的全球化,其主要表现在一些著名的刊物或世界性会议文件,编委会的成员分布的各个国家。以下列举两刊物:
期刊编委组成结构简表
刊名 出版国家 编委会 国家 美国 其它
(人) (个) (人) (人)
Journal of Hydrology Netherlands 63
21
18
45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 in Geomechanics UK
57
22
22
35
②出版的全球化,可以是在这个国家编辑,另外一个国家出版;也可以一个国家编辑,几个国家或地区出版发行。典型的例子就是《Science》。③世界范围内的兼并,编辑与出版发行相分离,如著名的荷兰Elsevier公司和德国的Springer公司,每几年都可能分别兼并一些出版机构,尤其是荷兰的Elsevier公司。从一定意义上讲,造成新的学术出版物的垄断局面,至使一些学术出版物价格不霏。④出版贸易全球化,据了解1989年之前,很少有出版公司进行跨国贸易,如今著名的贝塔斯罗已将公司收入的45%投放国外市场。其它,全球化还表现在稿件安排上,国际合作的作者越来越多。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基础研究水平的指标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地认同,尤其排列10%范围内的出版物高水平、高质量的是得到圈内人士肯定的。
(10)从读者消费数量看,大众刊物消费独占鳌头。从连续出版物的读者群区分,世界期刊联盟(FIPP)分为两种:大众的Consumer和专业人士的Business。据FIPP统计资料,Consumer一类的出版物copy sell数量很大。1999年美国6207百万;英国1307百万;法国2049百万。有调查显示,西方国家的人们业余生活除了家人团聚、旅游之外,就是看杂志,而看电视已下降到第七位。1998年95%的成年人都会选定一种刊物,这个数字比前一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90%的读者除了选定的专门刊物之外,还会选一种综合文化类刊物。另外,据了解国外文化消费占到消费总额四分之一,而我国文化消费仅800亿元。同样,我国的期刊统计按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期刊划分为两大类(分类概念与FIPP完全不一样),公开出版的近9千种,真正包括内部准印的刊物可达1万种以上,国内专门的期刊网站收录的刊物估计在60~70%范围内。目前,我们很难统计出类似consumer的copy数量。我们体会到真正与世界期刊接轨,首先应当注意在刊物分类上趋向一致,否则容易在统计的内涵上产生较大的差别。
(11)从权利角度看,版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这应当说是数字革命带来的冲击。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版发行的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复制也变得更加容易,网络上的版权纠纷日趋上升。世界上,1995年《录音制品数字化表演权法》(DPRSRA);1995年欧盟公布《信息社会版权和有关权利的绿皮书》;1999年《美国的数字化千年之际版权法案》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IPO Copyright Treaty,"WCT")等相继出台,正佐证了这一点。再详实一点,如美国的Harper's Magazine从1996年起,与独立撰稿人分享发行CD-ROM和Internet所获得利益,支付50%的电子版面税;华盛顿邮报也支付给撰稿人500美元的上网版税。版权保护直接关系到著作权人的积极性,对于科技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应当注意到近几年来立法速度的加快,也是保证与促进国外连续出版物发展的重要方面。
2 国内外搜集信息的差距
国内对于信息的重视程度,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明显有了很大地进步。但从整体与国外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的,其主要表现在重视不够和数量不足。比如:我们刚刚从一个出国留学回国人员座谈会得到信息,与会者论及学术环境,最多的不满意还是学校图书馆与国外的差距,既不方便,也不易找到信息资料。我近来还接触到一个很大的单位,因机构的调整或其它原因,轻易地将收藏几十年的外国报刊当作废品处理掉了,令人吃惊。这应当还是一个认知差距。
其次,品种数量少又是一个突出差距。据悉,一个哈佛大学的期刊收藏为11万,而中国大学全部仅有24000种。我们还可从以下数据看出数量差距:
2001年中图公司订刊情况一览
项目 数量
世界出版期刊约20-25万种
中图公司目录 34108种
2001年全国收订
22906种
其中涉及国家
115个
其中涉及出版社
9900家
一家出版机构只订一种 4000多家
全国只订一份 7900多种
社科类
6709种
科技类
16197种
第三,更多的差距还是在政府报告、专利文献、科技报告及会议录的收藏上面问题更为突出。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国外论文有关参考文献中的政府报告、科技报告或者是会议录查找原文献十分困难,满足率极低;另一面,也表现在国内论文引用书刊以外,这方面的文献数量极少。
3 几点建议
(1)增加投入。加强投入,这是最基础性的工作,没有资金来源,想得到一定规模的文献收藏量是不可能的。关于“使用”重于“收藏”是相对于传统的重“收藏”轻“利用”而言的。不能简单套用这句话,更不能以此为由来搪塞文献收藏工作。我们理解,现在国际间的知识信息流动更多的是通过学术会议或国际合作,以人际流动的方式进行交流,真正直接接触文献进行信息交流占的比例不够理想,突出表现就是相当部分学者们对于国外信息需求驱动力缺乏,集中体现在各图书馆外刊室读者数量不足,与投入相比产生严重的不对称。如此也造成外国文献采购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越没有读者,就越要减少投入,恐怕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部分理由。科技部最近颁布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对于查新业务资质,提出:要“具有15年以上与查新专业范围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源或数据库”[第七条(二)],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导向。知识信息时期,讲知识管理、讲制脑权、讲信息经济,更多是考虑知识信息的特殊性,简单说是成本低,效用高。我们应当有这点战略眼光,看到信息前期投入的价值,与占据信息之后的后发优势。值得强调:连续出版物是知识生产与扩散的重要载体。
(2)加强信息资源规划。我们最近听到另一面的一种呼声,即文献机构不能大家都去收藏所谓核心的刊物,那么还有80%非核心的刊物谁去收藏?这让我们想起了信息资源规划的问题。照理说,我们国家的规划应当是最好的,事实并不如意。情报学的“二八”定律给予人们的影响太大了,大家注意了前面的20%,忽略了后面的80%;注意了规则现象,忽略了特殊的不规则现象,以此造成许多有价值的情报源暗然失色。信息资源规划应当是个战略管理问题,前面列举了一些数据,证明我们国家信息资源也是匮乏的,是一种稀有资源,配置问题值得研究。我们在信息时代要想取得“制脑权”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教育系统的中国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或江苏的教育文献保障体系(JALIS)都是在划区域、分学科、多层次的系统构架;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还有文化的、科技的、工程的、农业的、医疗的、党校的等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的自成体系的系统构架。综合起来一比较问题又出来了,比如重复建设、比如利用不充分及共享困难、比如分布不均、比如由于资金投入分散引起不能到位,可持续性差等。信息资源科学配置是采用市场方式、政府方式,还是政府采用BOT模式由第三者完成,都是值得研究的。总之,将信息作为战略资源,将信息资源合理规划是一项重要任务。
(3)重视评价,走向国际化。加强连续出版物的科学评价也是当务之急。引用SCI和JCR的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不应该心存疑虑。我们要学会用这种标准去判别学术观念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这评价不是绝对性的,评价标准还有多种,不同时期还会有动态的变化。一个出版物的影响因子不能等于每一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正如杨雄里院士近来强调三点一样,即:一是影响因子要在同一或者相近学科内部体现量化的意义;二是影响因子本身所表现的数值为总体情况,其细微差别不能反应期刊的水平;三是期刊影响因子并不等同于论文的影响因子(《科学时报》2001年6月1日)。
我们不仅要接受国际评价指标,同时还要发挥优势,参与交流。首先,在语言上要鼓励出版双语刊物,即中文版与英文版,其中中文版要做好英文文摘;其次,对于有影响的连续出版物要聘请国际上知名专家参与审稿;第三,尽可能多的采用国际专家的稿件;第四,在出版方面也要扩大合作出版的比例;第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还要采用兼并的方式进行机构重组;最后一点,还是要在发行模式上进行创新,加大连续出版物的流动速度。这些也是中国从边缘迈进中心,参与国际知识大循环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