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发展分析
引言
在当前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管理不严格、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如果电力生产缺乏有效地安全管理,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项技术的应用具有多样性,其主要利用电磁学原理来实现发电、输配电等多方面的功能,研究内容主要有发电机、电动机、输配电、变压器、电力线路等等,通过使用这些用电设备来解决电能的输送、生产以及调派问题等,因此对于电力技术而言,上述电力设备极为重要。
1.现代电力技术的发展
1.1第一个阶段——整流器时代
此时代范围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大约在上世纪40年代晚期普通晶体管的研发成为工业革命的诱因,这些晶体管之后被广泛用于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内的信息处理之中,此时的应用环境为小功率。直至1957年,美国人R.A.约克制成实用的晶闸管,扩展了半导体器件的功率控制范围,50年代末被用于电力装置,6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推广,主要应用于大功率的硅整流管和晶闸管。而功率较大的工业用电普遍为工频交流发电机生成,但是,其中有高达五分之一的电力是以直流的形式消耗使用的。而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将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因此,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得到了很大发展,这就是电力技术发展的第一个时代。
1.2第二个阶段——逆变器时代
20世纪70年到80年代期间是电力技术的第二个阶段,又称逆变器时代。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为了节约能源,交流电机变频调速迅速发展,电力技术逐渐能够实现逆变。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与应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和巨型功率晶体管(GTR)逐渐成为主要的电力器件。上述电力器件也可称作全控型器件,能够用于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能够自由调节关断状态,此发展阶段的电力技术已经完成了整流和逆变,不过由于其工作频率不高,所以只能在中低频的范围内应用。
1.3第三个阶段——变频器时代
步入80年代,便开始了电力技术的第三个时代——变频器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使得电力技术逐渐发展至目前水平有了更为牢固的技术基础。首先是功率MOSFET的出现,带领中小型功率的电力应用技术步入高频化发展时代,而其后IGBT的研发,更加有力的推动了大中型功率电力技术朝着高频化发展,同时,这标志着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的转换。新型电力器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高效节能等特点,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而且能够使得用电设备在能源使用方面更加节约,为达成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等带来技术支持,让现代电力技术朝着全控化、集成化、高频化、控制技术数字化和电路形式弱电化不断发展。
2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
通过分析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开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其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象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安全监察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重视生产建设却忽视安全管理的现实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分析一例例电力安全事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因为在电力安全管理上的麻痹大意,这充分说明电力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还没认识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电力安全生产隐患频发[1]。
第二,电力生产环节操作存在隐患。就目前来看,整个电力生产过程在电力设施、设备的操作上还很不规范,管理上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这无疑给电力安全生产埋下了事故隐患。象在操作电力设备时,一些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不按照相关操作程序,自己盲目操作,这就很容易出现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威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第三,安全监察人员素质不高。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护生产安全,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少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突出,大大降低了安全监察的质量,不利于对电力生产的整体管理,造成电力生产中安全监察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着电力安全生产。第四,安全监察体制不健全。一些电力生产企业在电力生产时,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无章可依,更谈不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单位的电力安全生产制度,导致一些电企工作人员在没有充分掌握安全生产制度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非常容易引发全生产事故。
3.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的对策
3.1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首先,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电力企业相关领导层应该从自身出发,重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并积极宣传相关的电力安全生产常识,让下属部门员工也意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促使员工产生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比如,领导层可以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宣传会议,宣传和普及相关的安全管理事项,包括施工安全事项、应急处理方式等,使得员工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改进和优化自身工作的不足。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考核工作,对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态度等进行科学的考察,以做到预先发现、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严格安全规范来完成相关的电力生产工作。
3.2改进和优化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员工是电力生产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所以企业想要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并发挥电力员工的智慧,不断改进和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得各部门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通,从而有效的传递工作进度,进而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流畅的管理渠道。比如,电力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工作汇报会,将各部门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鼓励企业员工提出改进的工作意见等,以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互动性,进而增强每位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促使他们产生工作的动力,进而投入到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中,并不断完善和改进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3.3加强大局生产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产和生活,而电力管理工作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管理内容,所以增大了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2]如果我们想要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的协调发展,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坚持大局生产管理意识,从整体上分析电力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全面的制度落实和管理。比如说,我们可以从电力的主网、配网及用电网等方面,实施多种措施的管理,以协调和预防各种潜在的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尽可能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以保障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电力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但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战。当前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诸多短板,特别是在电力安全监察工作方面,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非.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1(20):745.
[2]梅冬,万紫艳.浅谈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J].通讯世界,2015,26(24):92-93.
论文作者:董悦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电力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功率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