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度创新努力铸造海南发展的新优势_经济特区论文

加强制度创新努力铸造海南发展的新优势_经济特区论文

加大体制创新力度再铸海南发展新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论文,力度论文,体制创新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意义和历史地位,对经济特区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明了经济特区今后发展的方向。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举。经济特区唯有率先体制创新,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海南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体制创新是关键

建省办经济特区伊始,海南就明确认识到:发展是主题,要放胆发展生产力,而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则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关键,海南一定要在体制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十二年来,海南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优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海南要建立有利于商品发展,主要是市场调节的新体制框架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取向,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如率先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机构改革基本达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目的,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和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按照“宽审批,严管理”的原则,改申办企业法人审批制为直接核准登记制,对各类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融洽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率先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建立起较完整的市场体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程度在全国最高,各种生产要素基本实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由流动和组合;大胆推进省级社会保障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全省统一保险办法、统一保险费率、统一缴费基数、统一管理,个人帐户和共济帐户有机统一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开放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以立法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企业发展。以立法的形式推进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新体制的建立,使海南涌现出一批大型骨干企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顺利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海南优势,调整农村、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热带高效农业;按照“以对外开放促岛内开发”的思路,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和侨资,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充分运用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特别立法权,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的立法经验,从海南实际出发,把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有机结合,大胆探索,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在改革企业登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路交通规费征管体制、税费征管体制、推广使用海南银行IC卡、引导投资方向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面,制定了一系列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规章。

海南经济特区推进的一系列体制创新工作,从根本上打破了旧体制,突破了束缚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海南经济特区在全国率先实行的一系列体制创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海南的开放开发,而且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积累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发挥了示范作用;海南的改革创新,创造了体制上的优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海南的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199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十周年时,与刚建省办经济特区的1988年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倍,财政收入增长5.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492%和513%。2000年,海南的国内生产总值又比上年增长8.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2%。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体制创新是海南经济特区加速发展的关键。

二、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体制创新,是经济特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体制创新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机遇和挑战同在,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争取主动,关键还要靠深化改革,体制创新,这是重中之重。

第一,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就要体制创新。实践证明,体制创新是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改革体制创新的问题。不改革创新就不能发展,不改革创新就没有出路。

第二,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体制创新。我们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但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在体制创新方面还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开创新局面。

第三,要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就要体制创新。必须对照WTO的运行规则,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接轨,建立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后,我们将由政策性开放走向全面的体制性开放,将承受体制创新的重大压力,改革的时间要求也很紧迫。不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不加快体制创新速度,我们就要被动,同样没有出路。

第四,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地位作用,就要体制创新。经济特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基地,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对辐射和带动我国的体制改革,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总书记指出,经济特区要带头加快体制创新,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了使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作用,必须按江总书记的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率先实行各项体制改革,沿用国际通行规则,遵循国际惯例,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三、进一步加快体制创新,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处东南亚经济发展圈的前沿,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体制优势。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很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企业平等竞争环境、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要继续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经济特区的理想,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海南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取向,大胆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继续进行体制创新,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努力发挥经济特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一)大力推进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

继续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成果,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切实解决好“所有者缺位”、“产权主体单一”、“内部人控制”和“行政化管理”等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股份有限公司、债转股企业、被兼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加强指导和监督,规范运作。二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抓好企业兼并和重组,发展企业集团,建立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加大对工业、建筑、交通等各个行业国有资本退出的改革力度。三是加大“放小”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彻底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二)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要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上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从主要依靠公有制经济转向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在企业申办、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税费优惠、法律服务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私营、个体、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大幅度提高民营经济在中小企业的比重,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向优势产业项目,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竞争性行业的优势和作用。

(三)加大政府职能改革力度,完善“小政府,大社会”体制

我国即将加入WTO,这对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要结合机构改革,准确给政府定位,既发挥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又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切实转变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充分运用全国人大授予海南的地方特别立法权,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运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政府行为,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制定和修改有关法规规章,优化海南的法制环境,与WTO的规则接轨,再铸海南经济特区的新优势。

(四)继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要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大力培植财源,增强财政支付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范财政风险。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继续扩大收支两条线和部门预算的管理范围,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深化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构建独立于企事业部门之外,保险项目齐全、资金来源多元化、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社会共济能力,建立生育保险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开拓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性支出比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营。逐步实施住房货币化,建立和完善新的住房制度,积极培育住房二级市场。

(六)大力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村经济产业化水平

要继续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充分发挥“季节差、名优特、无公害”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海南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和出口比重。以加工运销为中心,扶持龙头企业和农业运销大户,抓好农产品的保鲜、包装和加工、运销,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益和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加强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拓宽“绿色通道”,健全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市场体系。建立农业信息网络,积极发展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升级。

(七)推进农垦体制改革,为农垦第二次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深化农垦体制改革事关全省改革与发展大局,对全国也有示范意义。要力争在简政放权,实行政企分开和产权制度改革三方面有重大突破,加快体制创新。一是实行政企分开,分离社会职能,规范企业行为,打破高度集中统一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垦管理体制从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化为以资产为纽带的经济利益关系。二是采用部分转让资本权益、吸收法人投资、内部职工持股、集团内企业相互持股、向社会合法募集资金以及引进外资等多种形式,对农场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逐步将农场改制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使农场从农垦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剥离出来,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三是建立和完善农垦以民营和国营为代表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改革橡胶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形成职工家庭为基础,专业化公司为龙头,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推进长期作物的民营化进程,使职工家庭农场名副其实地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标签:;  ;  ;  

加强制度创新努力铸造海南发展的新优势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