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冯闻评 6385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CA125指标水平、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孕三烯酮;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在卵巢内部、腹腔表面、子宫骶骨韧带等不正常部位而引发的一种妇科疾病,表现为痛经、性交痛、盆腔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盆腔包块,引发不孕不育,严重威胁了女性患者的正常生活[1]。当前,腹腔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了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且患者妊娠率比较低,因此还需要配合一定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了手术治疗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将其分为2个研究小组。观察组患者共37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30.4±1.7)岁,病程时间1—10年,平均病程时间(5.1±0.9)年;对照组患者共37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6±1.5)岁,病程时间1—8年,平均病程时间(4.9±0.7)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选用史赛克公司生产的Stryker电视腹腔镜[2]为主要仪器,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排除治疗禁忌症。操作方法: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将气腹压力调整为10—13mmHg,采用四孔法对整个腹腔进行探查,根据患者的病变位置及粘连情况,选择盆腔粘连分离松解术、盆腔内膜异位病灶电凝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注意尽可能的恢复其盆腔正常解剖结构;术毕,使用适量生理盐水清洗患者腹腔,并应用可吸收线进行切口缝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口服孕三烯酮,2.5mg/次,于月经第1d用药1次,月经后3d再次用药,之后按照2次/周的频率,选择每周同一时间用药,12周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指标变化;进行治疗后为其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
1.4 评价标准 显效:各项病症完全消失,患者盆腔包块明显缩小;有效:各项病症有所改善,患者盆腔包块有所缩小或无变化;无效:各项症状未改善,且盆腔包块有所增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中治疗无效1例,治疗有效16例,治疗显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6/37);对照组中治疗无效9例,治疗有效14例,治疗显效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28/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CA125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42.3±2.6)U/ml、(41.8±2.5)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21.9±1.7)U/ml、(38.6±2.3)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复发率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共有2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复发情况,复发率为5.41%(2/37);对照组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1.62%(8/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统计,超过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痛经症状,超过50%的患者不孕不育,由此可见,该病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妇女的健康。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虽然不是肿瘤,但是与肿瘤有着相似的特点,即容易增生、扩散和转移[4]。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其有着微创、安全、痛苦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是术后仍然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孕三烯酮是一种中等强度的孕激素,其能够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PTEN基因的表达,同时促进细胞的凋亡,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效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97.3%、5.4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75.68%、21.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水平为(21.9±1.7)U/ml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水平为(38.6±2.3)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锡安,罗曼漪.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07(13):117-120.
[2]周桂月.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1(09):109-110.
[3]王立新.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33(21):147-148.
[4]张瑞华.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3,11(04):1117-1118.
论文作者:冯闻评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内膜论文; 患者论文; 子宫论文; 异位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