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研究论文_王忠良, 张学礼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长沙 410073

摘 要:在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覆盖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改革浪潮汹涌而来,其中军营文化建设是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新要求,加强新时代军营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新历史条件下的军营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公共管理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知识,理清新时期军营文化的基本内涵、特性和功能,吸收和借鉴外军军营文化建设好的做法,探索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对策构想,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凝聚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关键词:军营文化,建设,使命驱使

1.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什么是军营文化

文化被解释为由管理者倡导,集体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被大部分成员逐渐接受认可所形成的以集体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行为规范和外在表现形式。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军营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军营中产生和积淀,是以军营和军事管理区为前沿阵地的区域文化。军营文化可被定位为在长期军事实践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军队发展方向,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内部凝聚力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制度和设施。本质上也可以是军营特有的政治信仰、精神风貌、价值观念、娱乐活动等的总和。

军营文化是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为基本要素的有机整体,其在四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下产生形成和发展。其中,军营物质文化是军营文化的根基。军营物质文化是指军营中的物质实体所蕴含的文化,是军营文化在物质方面的外在体现,是军营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的主体是能够满足官兵在物质上需求的军营环境、军营设施和军事标志,它们同时也可以使生活于其中的官兵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军营精神文化是军营文化的核心。军营精神文化由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历史传统等内容组成,是经过长期的孕育而逐渐形成的精神认知体系,在军队建设中的意义重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军营制度文化是军营文化的支撑。军营制度文化连接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这三个文化层面的纽带也是军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军营制度文化是军队在长期管理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法规形式固定下来的制度条文,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权威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特征的军队官兵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行动准则。军营行为文化是军营文化的着眼点。军营行为文化是军人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的外在体现,其经历长期的训练、学习和生活实践逐渐积淀下来,最终形成规范。

1.2 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军营文化作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所形成的特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民族性和战斗性。

习主席指出:“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当今世界,国际格局不断加速动荡,军事领域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覆盖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改革浪潮汹涌而来,其中军营文化建设是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虽然军队的军事文化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但与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建立世界一流军队仍有一定差距。同时,在来自军队内、外部多方面影响下,近些年来显现出了军人职业自豪感减弱、军事职业吸引力不足、吸引保留人才难和基层干部不能安心工作的被动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严重阻碍了建设一流军队的目标的进程。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因此,在新历史使命下,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新要求,加强新时代军营文化建设,将不断提升军人对军营文化的自信,用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牵引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将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凝聚强大动力。

2.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基本功能

2.1 引导教育功能

军营文化的引导教育功能是指其在塑造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等方面发挥的育人作用。军营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四有军人,这同时也是军营文化教育所涉及到主要内容和目标。部队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官兵就追寻什么。军营文化反映了基层官兵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可以长期引导官兵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从根本上改变官兵旧有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使之适应部队正常实践活动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为高标准实现“两个确保”而自觉努力。加强军营物质环境建设,注重军营环境的熏陶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军营文化引导教育功能的发挥。例如,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凝聚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贴部队战备训练需求展开的军队营区造林绿化工作,有助于培育部队战斗精神、维护官兵身心健康;在营区设置革命英雄模范的雕塑以及革命先烈的语录等标志,可以使营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另一个思想教育的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官兵。

2.2 凝聚人心功能

军营文化的凝聚人心功能是指军营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官兵树立共同地价值观和追求,激发官兵对军队使命任务的认同感和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进而形成的强大感召力和内部凝聚力。从我军的长期实践中可以看到,军营文化是一种精神纽带,把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不同军兵种的官兵团结凝聚在一起,引导广大官兵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使之为国家的强军梦不懈努力、为共同的理想追求不懈奋斗。通过营造良好的军营文化氛围,培养军营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官兵的归属感;通过开展满足官兵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吸引官兵、凝聚官兵,增强官兵的集体感,从而更好的发挥军营文化的凝聚功能。

2.3 约束规范功能

军营文化的约束规范功能是指其对官兵的行为起到的约束、规范作用,主要包含在强制约束和软性规范两个方面。制度约束是制度文化对官兵行为的强制性约束,是一种“硬约束”。它明确规定官兵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抑制官兵的错误行为,支持官兵的正确行为,并逐渐将这种约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官兵的自觉要求。软性规范是精神文化对官兵行为的软约束,积极向上的军营精神文化以“看不见的手”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进而将这种精神内化为官兵自觉行动,并促使官兵产生自我约束,不断增强官兵的自律能力。

2.4 鼓舞激励功能

军营文化的鼓舞激励功能是指通过满足官兵的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使他们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调动官兵对训练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不同层次的五类,这五类需求包括了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应用需要层次论能有效的鼓舞激励广大官兵。人有归属、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认可和尊重,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军人也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看,军人更希望得到这种认可肯定。军营文化可以营造积极向上、人人受尊重的良好氛围,借助合理的行为准则和完善的奖惩制度,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唤起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强化官兵的使命意识。

3.美军军营文化建设经验启示

3.1 注重多样宣传提升军人形象

军人形象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外军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军人形象宣传,在精神层面进行价值观渗透和思想灌输,以提高社会对军人的认可和军人对职业地认同和自豪感。美军特别重视利用大众传媒对官兵进行宣教。美军坚信,“如果没有报刊,就几乎不能有共同的行动。”

3.2 重视传统教育培育官兵荣誉感

美国新兵一到部队就要接受历史传统和军史学习,并应该掌握武装力量的全部历史、部队的标志和战斗历程。美军各部队都设有自己的“部队日”,并且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重大庆祝活动,宣扬本部队历史上的突出事迹,展示当时颁发的勋章和证书。不定期地组织官兵参观“古战场”,到“阵亡将士墓”前扫墓等,通过各种仪活动,提升官兵们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传统教育对于培育军人荣誉感、增强部队内部凝聚力、提升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3.3 利用宗教解决官兵思想和现实问题

宗教文化是外军军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所具备的情感说服性和渗透性等特性,使得牧师可以通过操持宗教事务,了解掌握官兵的心理,疏导官兵的情绪,缓解矛盾,有效地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在美军中,宗教素有“精神支柱”、“上帝使者”之称,对美军的影响不容忽视。

3.4 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军人保障体系

外国军队大多数都建立了完备的法规体系,注重依法治军,依法管理部队,内容从军队的组织机构、任务、人事,到具体的着装、休假、出差等行为,使军队各项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外军还建立有比较健全的军人保障体系,使得军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军人是一个风险系数很高的职业,随时可能为国捐躯。完备的法规和制度,解决了官兵后顾之忧,促使他们安心本职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军队和国防建设当中。

4.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对策构想

军营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需要把握好顶层设计,又需要做好具体实施,如图4.1所示:

4.1 加强组织领导,捋顺基层文化建设思路

一是着眼长效,建立完善各项机制。机制管长远、管根本。以支队为例,支队成立领导小组,双主官任组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组织领导和奖惩激励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主官亲自抓,骨干主动管,官兵共参与”的良好局面。支队、大中队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军营文化建设方案》,确保文化建设有序进行;将文化建设状况纳入“双争”评比活动,把文化活动开展纳入周课表,得以充分调动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图4.1 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构建图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物质文化品位。按照新建与改造结合、配发与自筹互补、营区与驻防点兼顾的原则,逐步建成系统配套、功能齐全、实用耐用的文化基础设施。①加强中队俱乐部建设。每个中队均建有荣誉室、网络学习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多功能游艺室。对小散远直单位和独立驻防点配备流动图书箱、文体器材箱和卫星电视接收设备。②加强营区政治环境建设。在道路两侧、室内等显著位置设置灯箱橱窗,用以展示英模画像、励志名言、政治标语等,使营区充满“人文气息”。③加强网络文化设施建设。在政工网站上开设文学、音乐、美术、影视、游戏、博客、论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上文化俱乐部。④加强文化装备器材建设。按标准配齐电影放映、电视接收、有线广播、音响系统、野战宣传、照相摄像、锣鼓乐器和球类棋类等文体器材。三是突破瓶颈,建强文化骨干队伍。大力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形成中队有文化骨干群体、大队有文化队伍、支队有组织重大文化活动人才的良好格局。支队成立业余文艺创作室,中队成立3至5人的业余文学创作兴趣小组,依托上级机关或地方文艺组织举办文学创作交流活动。同时,支队每年对宣传报道员、教歌员、网络管理员、DV制作员、体育裁判员、红色景区讲解员等进行培训,为中队建立一支以宣传报道员、教歌员、网络管理员、DV制作员、体育裁判员为主体的文化骨干队伍提供重要保障。

4.2 紧贴部队实际,丰富基层文化建设载体

一是依托网络文化平台,占领军营文化新阵地。建设自上而下、功能全面的网络文化体系,实现支队有网站、大队有网页的网络运行模式,开设军事天下、政工园地、法律在线、荣誉室、心理诊所、音乐吧、游戏天地等栏目,加大本单位精神文化的宣传力度,让网络成为先进思想传播的新阵地、学习成才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的新空间。二是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引领官兵思想。青年官兵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引导他们校正人生航向、坚定理想信念,是军营文化的重要使命。借助“当好兵、读好书”群众性读书活动、“强军风采”系列文艺创作活动、系列红歌歌咏活动、优秀影视作品展评活动等多项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引导官兵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激发官兵献身强军实践的政治热情和使命担当。通过各类岗位培训、周末“两用”人才培养,培养官兵一专多能地本领,为完成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4.3 紧贴历史使命,注重传承与创新

一是注重党史军史传承。充分挖掘驻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坚持用红色文化感染官兵,不断提高官兵的思想修养。每年定期邀请老红军进军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用党史军史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军传人,帮助官兵走好军旅路;每年组织新战士参观革命旧址遗址,重温入党誓词,引导新战士在追根溯源中学习红色精神,用实际行动担当起强军重任的决心和意志。二是重视仪式文化激励。军队重大仪式庆典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武德的传承和军旅文化的沉淀,对于增强官兵对军事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提高军队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认识上强化教育意识,把仪式文化纳入经常性教育;在组织上强化规范意识,严把时机场合、严格内容程序、严控规模范围;在功能上强化归属意识,增强军人这一特殊职业的使命责任荣誉。三是构建特色品牌文化。军营文化建设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任务、紧贴新时代历史使命,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在军营文化建设中,要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在历史使命的驱使下,将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地域文化,构建了体现时代要求、富有厚重内涵、反映职能使命任务的部队特色文化,让广大官兵在继承我军优良传统中提高履行新历史使命的能力。同时,在观念上、内容上、传播手段上对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切实发挥军营文化的教育引领和激励感召作用,强化官兵献身使命的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 房中贤,张成富.西方国家军队政治工作[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2] 葛国新. 武警部队基层警营文化软实力构建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3] 孙良. 武警机动师基层文化内涵式发展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

[4] 周恩呈. 能打胜仗目标下的军营文化建设[D].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

[5] 刘畅. 大力推进军事文化创新[N]. 战士报, 2011-11-10(001).

[6] Snider D M. An uninformed debate on military culture[J]. Orbis, 1999, 43(1):11-26.

[7] Eley G. Absolute Destruction: Military Culture and the Practices of War in Imperial Germany[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8] 张军.新形势下加强军营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8(S1):106-108.

论文作者:王忠良, 张学礼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研究论文_王忠良, 张学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