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马富吉

小学体育课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马富吉

马富吉(广西省百色市平果县第五小学 广西 百色 531499)

摘要:“探究”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则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师生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061-01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学习方式,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有利于了解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是否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方式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其间不断的交流、体会,使他们的头脑中映像不断加深,以至形成牢固的技术概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有利于了解同学之间是否通过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问题是认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卷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动参与是学生对探究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一种意向和行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带来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探究性学习离不开个体的独立思考,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整个过程都与个体的独立思考紧密相连,在探究性学习中,从形成问题、制定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直至得出结论,学生需要同他人联系,以便对如何建构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得到共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相互沟通,形成尊重、倾听、平等、民主等态度,建立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

2.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探究性学习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这表明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需要“指导”“引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展现一种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一起做游戏等,这样以自身的参与来调节师生的情感交流,大大地带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某个问题,比如:篮圈的高度为什3.05米?为何不能高点?为何不能低点?掷实心球的角度为何45度角最佳?滚翻究竟应该滚得快些还是慢些?滚翻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单杠是不是只能用来发展力量?等等,在这样的互动问话活动中,既增加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又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努力为他们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以便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姿态对教师做出科学性的评价,以形成相互交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的现代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态。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的过程,从而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运动兴趣与探究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以及学习目标的完成;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能否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应该重视选择学生化、趣味性、健康价值更突出的运动项目,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强调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对运动更加浓厚的兴趣。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善于设置问题,并将其隐藏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渴望获得知识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去探究,体验探究感受,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善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观察中领悟知识、学习知识、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完善知识,在成长中养成探究知识的习惯。例如:学习30米 加速跑,教师先提问“什么是加速跑?请各组带着问题先练一练,然后我们再一起探讨交流”。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认真练习、观察、理解、分析、想象每一个动作,通过他们的观察、对比、思考和想象动作技术,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动作初步建立动作的表象。又如:短跑课上,我设计一个课题“如何跑得快”,上课开始,将这个题目交给学生,学生们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这个问题的探究中去。有的在比赛、有的在讨论、还有的找来同学做参照,他们设计出很多的思路和方案,得出的结果也很有意思,最后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鼓励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注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会了探究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究、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充分调动学生去探索创新、去实践,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愉悦,体会到探索创新的甘甜;让自主探究伴随学生的成长,使他们成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

【参考文献】

[1]张志红 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科技展望》2001.3

[2]宋涛 探究式教学在体育课堂的尝试 《体育与健康》2004.6

论文作者:马富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课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马富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