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假如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施工技术的要求,不仅会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的差别就在于其体积较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实体尺寸在1m以上。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较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应用规范性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尤其是连续化的混凝土浇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若连续性不足,极易出现缝隙而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中所添加的减水剂以及膨胀剂的作用在于改善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水化热的作用,受到混凝土大体积的影响,其内部热量不具备散发条件,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在温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势必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并且大体积混凝土对于后期养护也存在较高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合理配置
在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完成某项建筑工程时,必须要保证利用质量过关的混凝土材料,相关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工程并且参照国家标准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挑选、购买、审查,全方位、多方面的保证混凝土质量过关。只有利用合格的混凝土材料配置出来的大体积混凝土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工程中使用。在配合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经过严格计算、审查,利用最为科学的比例进行配置,另外还要注意投放各种原料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配置工作,顺序出现差错会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在整个配置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合理把控。
2.2混凝土的生产过程
混凝土的搅拌过程需要在施工单位附近,施工工地与搅拌站之间要保证联络通畅,并在施工开始前与搅拌站通信确定搅拌时间。在搅拌的过程中确定拌料的配比是否正确,同时保证施工工地能够进行连续的搅拌过程。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季节对混凝土搅拌的影响。在阴雨天气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每次搅拌完成后都要对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并适当进行骨料的添加,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冻害、翻砂等现象。
2.3大体积混凝土搅拌
在大体积混凝土搅拌环节当中,搅拌时间及材料的投放量应当得到有效的控制,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数量非常多,所以搅拌和施工时间也相对较长。之所以会引发这一显现,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搅拌环节当中添加很多特殊的外加剂及粉煤灰。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当确定下来科学合理的交班时间。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应当认真完成各种材料投放量计算工作,派遣专业人士完成这一项工作,才可以对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保证,促使建筑物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2.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会直接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性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当使用逐层施工这一方法完成贾总胡工作,其所代表的是只有在上一层浇筑完毕之后,才可以开展后续一层的浇筑工作。而不是等到上一层刚刚浇筑结束之后就可以进行施工,一定是需要扥大概初步凝结之后,再开展后续的施工工作,才可以对施工效率及施工效果做出保证。笔者认为,需要保证有一个正确的施工顺序,首先使用插入型振捣器,再应用平板型振捣器。在振捣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是先横后纵的顺序,以此为基础将浇筑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工作效率及工作效果做出一定保证,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2.5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1)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设计要求来对施工区段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区段来合理的调控各区段的温度,然后严格遵循施工要求来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持续不间断的进行浇筑,从而有效的减少施工缝。在坡度较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2)在浇筑筏板的过程中,如果筏板是0.7m就应当把筏板分成两层振捣层和两层浇筑层两种类型;如果浇筑的筏板为0.4m,就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振捣层。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当混凝土的表面没有起泡产生或者混凝土表面开始下沉时,就应当及时的排除振捣时产生的泌水。在振捣好混凝土之后,要为刮浆粗找平,并对其铺上厚度为10mm的碎石,在完成铺碎石之后才能进行提浆,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明确混凝土的需求,并与混凝土的供应商做好沟通,这能够确保混凝土在浇筑时的连续性,从而有效的预防混凝土产生施工缝,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降低在混凝土在浇筑时堵塞混凝土的泵送管道现象的发生;(4)混凝土在保持一定应变状态下,可以将内部物质发生相对滑移,从而减小了混凝土所受的机械拉伸强度,使混凝土在总的结构中重新趋于受力稳定,所以在将来所发生的物理或机械变化中可以继续形变,而不会因为受力饱和而发生断裂,让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并且要维持一个月不断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5)在选用原材料时所选用的水泥要使用低水化热的,比如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要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以掺如一部分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6)可以使用冷凝管,因为能够有效地降低主楼底板混凝上施工时产生的水化热,同时用冷凝管引出的热水养护混凝土,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施工方便,成本低,技术容易掌握。
2.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温度控制的具体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施工阶段完成后,应继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后续施工中裂缝的产生。在实际操作时,施工人员须定期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测量并将相应的数据记录在案。通过数据的分析归纳展开有针对性的养护操作,以此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的质量和结构强度。在温度测试的开展过程中,可对混凝土的各个分层温度进行测量并结合各层间的温度差值做统计和分析,对温度的性质及数值变化所呈现出的规律进行总结。其中,电阻型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温度测量工具,利用它能够方便准确的找到温度测量点。从测量方式到测量结果都能有效保证准确性。除此之外,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后养护阶段也要形成足够的重视。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要保持15天以上的养护时长,且大体积混凝土还需要维持一定的湿润度,用来减少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应力变化。
结论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运用越来广泛,因此只有保证混凝土建筑技术的质量过硬,才能保证建造的房屋的质量,并结合具体情况与特点,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对问题进行防范,以保证在浇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洪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3-134.
[2]何军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J].产业创新研究,2018(10):119-120.
论文作者:李亚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