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班主任;沟通;工作;关系处理
现时, 我国教育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教育工作。小学是教育的重要阶段,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工作, 坚持教育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学会以沟通促进师生和谐关系, 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家长共同进行学生的管理, 并以此来优化班集体的管理工作。
1 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内涵特征
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就是指小学班主任通过多种渠道, 采用一定的沟通技巧, 向沟通对象表达自己对某一种现象或问题的意见或看法, 使沟通双方能在认识上认同, 感情上接受与服从, 思想上得到升华, 并最终实现预期效果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具有以下特征:
1.1 具有同理心。小学班主任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 积极转变角色, 充分体会对方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 理解沟通对象的情绪, 并把自己的这种同理心传达给沟通对象, 适当地回应及满足其需要。
1.2 会积极倾听。会积极倾听是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前提。小学班主任只有进行专心、有效地倾听, 才能正确理解对方所传递的信息, 体会其内心世界, 并具有针对性, 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最佳状态。
1.3 有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包括外观形象、肢体语言、语气语调和语言内容等因素。小学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努力做到“目中有人”, 通过恰当的肢体语言和语气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沟通对象有预期反应。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目的就是要产生一定积极效果, 使沟通的对象能产生预期反应, 否则就不是有效沟通。因此, 要想使沟通达到预期效果, 就需要进行多次沟通和多方沟通。
2 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对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当前形势下, 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中存在诸多问题:
2.1 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教育。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 充满活力。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沟通时常常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发展规律, 多采用说理的方式, 给当事人讲大道理, 希望以理服人。小学班主任常常通过开班会的方式, 严厉地批评学生存在的问题, 很少通过实践活动方式吸引学生提升认识、强化情感, 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
2.2 不善于利用表扬的手段。小学班主任常常站在自己立场上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不善于考虑对方的真实感受, 在工作中多采用指令的方式, 基本不征求对方的意见, 表扬的成分要少于批评的成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同时, 许多学生对班主任的批评不服气, 造成班主任工作的无效沟通, 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也影响了班级工作秩序的有效运行。
2.3 没有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 这种特定角色和思维定势决定了班主任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时不能树立平等思想,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目中无人”, 使当事人感到难以沟通。同时, 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急躁或冷淡的态度, 导致了沟通效果不理想, 家长不能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 难以形成双向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方法策略
3.1 小学班主任建立沟通工作的前提
(1) 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将关爱学生这个理念践行到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去, 它是教师工作进行的前提。班主任不仅是一个工作, 它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的灵魂事业, 它需要班主任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孕育。
(2)了解学生。
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 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方面,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保证班主任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 你才能保证自己班主任的工作的有效进行, 你才算是个合格的班主任。
(3)做学生的倾听者, 帮助者。
一个班主任不仅要处理好班级中各项班级工作, 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学生在班级的表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乐于倾听学生的烦恼和困惑。在了解学生的问题之后, 给予适当的意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2 建立师生之间和谐沟通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 可以是父母般的长辈, 可以是朋友。而班主任最重要的便是让学生认可自己的管理工作, 服从班级体纪律。小学班主任应组织好班集体的工作, 让学生们服从纪律, 共同做好班级体的工作;建立奖惩制度, 表扬学生们的在学习生活上的进步, 对不服从纪律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批评并鼓励其改正;建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 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领导工作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协调班集体关系, 让学生们像兄弟姐妹一样之间友好相处。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等方法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努力融进他们的之间, 做一个他们信任的朋友。小学生们都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他们把班主任的教导视为学习的指令。班主任需要做的便是做好的领导者, 领导小朋友们做好学习工作, 有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导他们如何做人, 如何处理问题。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 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小朋友们的身心健康, 做好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工作。
3.3 建立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和谐共同关系
学生家长和在学校的班主任一样是维系班集体的重要角色, 因此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家长共同合作维持一个好的班集体的运转。当学生在学校中出现了班主任解决不了的情况是就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群联系, 共同针对学生的状况商议好的解决办法。好的沟通关系的建立需要班主任做好了解学生家庭的工作, 并让学生家长愿意与班主任合作来管理好自己的孩子。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多使用一些赏识性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真诚的赞美,可以更好地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当学生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作为朋友更能让学生接受。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主要是以口头沟通为主,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沟通语言具有针对性,因为小学生很敏感,在沟通中一旦语言使用错误,会容易对小学生造成伤害。例如,在传递某些信息的时候,语言就应该简明扼要,要点突出,让学生听了就能够理解。向学生提建议或者指出错误的时候,则需要语言婉转,在不伤害学生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了解所犯的错和所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单纯的鼓励,班主任则应该直接地说出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也能激励其他学生向受表扬的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继革.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J].亚太教育, 2015 (05).
[2]王芳.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及沟通技巧[J].成才之路, 2014 (35) .
论文作者:傅莹莹 耿晓晔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9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班主任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语言论文; 《新疆教育》2019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