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倪长春

浅谈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倪长春

(商丘裕东发电有限公司 河南 4766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得到迅猛发展。火电厂电气设备容量也随之不断扩大,结构更为复杂,自动化程度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对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力求通过对当前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加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几点加强管理和维护的具体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稳健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提出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同时电量占比近75%的火电厂电气设备也不断更新和增加,这在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同时,也给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提出了一些新问题。

现代火电厂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发电厂的电气设备结构复杂,向着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立良好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有助于减少电气设备的维护费用,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能。随着电力行业发展的加快,加强电气设备制造与管理的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的支撑,因此,火电厂必须切实认识到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问题予以解决和提高。

2 当前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电气设备管理理念和模式落后

我国大多数火电厂设备的管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基本上沿用前苏联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计划预维修的设备管理方法。在传统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没有灵活余地,这必将导致设备管理人员不思进取,僵化了技术管理人员的思维模式;计划预检修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计划预检修制度下,会导致大量不良现象发生: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检修重点,没分清主次;二是因为检修计划时间安排一般都比较充裕,有缺陷就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三是因为过多的计划检修拆装,加速了因拆装而产生的磨损,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减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四是由于计划检修针对性不强,拉网式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大量人力,加大检修费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电气设备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应用到电厂中的设备数量和技术先进性上都较有了显著的提高,当前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繁重,对管理技术要求也同步提高,但实际上大量的火电厂还在沿用过去的设备管理模式,造成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得不到改善,从检测方式来说,常规的电气设备主要采用传统的点检或巡检方式,技术手段不足,主要依靠人的主观判断,从而经常导致设备带病运行,设备综合利用效率低,得到的能应用于指导维修的定量数据较少,信息反馈不畅难以实现全面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进一步造成维护过度或维护不足,维护费用支出浪费严重。可喜的是,近年经过我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努力,基于设备状态监测的设备预知维修管理思想 在各类大中型企业中己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推进中,尤其是设备的点检预知维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设备的状态信息缺乏统一的描述手段,信息交换不畅,无法对电气设备的各类型的状态信息进行综合,也就没有办法完整地表述出设备的确切状态;其次,由于没有及时畅通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地利用这些信息。

2.3 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不高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中,人作为工作中的主体,对于保障电气设备正常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发现,一些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设备管理责任意识不强,错误的认为设备管理工作就是巡检电气设备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上报,缺少对电气设备全面性的检查和管理;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对相关电气设备基本情况和知识的掌握;一些技术人员的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相对落后,跟目前各种新型设备和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不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检修计划;另外一些技术人员没有将工作落实,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这样一来,等到缺陷导致的故障出现的时候,不得不花费更多的人力和资金来进行维修工作。这些都难以胜任当前新型火电厂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需要,甚至对于很多常见问题也不能做到妥善处置,需要依靠设备厂家或电科院等技术服务单位。这不仅难以解决日常设备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而还可能使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当前,像这样由于设备管理人员水平较低而引发的设备事故时有发生。

2.4电气设备采购选型缺乏前瞻性

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比较繁杂,涉及到的环节和因素较多。在电气设备的采购环节中,选型和采购人员仅针对电厂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原型采购,不能及时淘汰技术性能落后的电气设备;同时,电厂未能够针对电气设备的采购形成电气设备性能数据库,对各类电气设备的信息进行记录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将电气设备可能存在的缺陷跟容易发生的缺陷反映出来,这样,设备采购时就缺乏有效的精准的信息作为指导,可能会采购到跟以往容易出现故障问题的类似电气设备,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够有效解决电气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并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支出。

3解决对策探讨

3.1 创新设备管理理念,科技为先寻求新提升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监测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推动了设备维修制度的变革。先进的预知维修制度的推广应用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管理成本,充分挖掘了设备的潜力,其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也是我国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要求的目标之一。

要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就要对目前的设备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创新的方向则是朝着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包括:采用以预知维修为主的维修方式,预知维修从根本上讲就是按需维修,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相比,预知维修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 由于能正确地监测设备状态,既可控制因过剩维修而造成的费用上升,也可防止因维护不足导致的事故;因不搞定期维修,既可节省材料配件消耗量和维修工作量,又防止了人为故障;可以向运行人员提供及时的信息,有效地支持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的合理性、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延长使用期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在各种设备的出厂检验、性能评价、安装投产前的试车验收、样机对比、结构修改、优化设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能实现由局部推测整体、现象判断本质、由当前预测未来,而不需把设备逐一拆开分别检验,这不仅方便省力,而且可实现在线、实时、动态地测量,并保证各种生产自动线可靠运转,这就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化设备使用,维修、生产的需要。

3.2科学有效的进行状态检修管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电厂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等原则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不断应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管理的优化,使电厂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体系更加适应于现代电厂的发展。

在状态检修过程中,先进的检测体系不仅可以与管理体系相结合,还能有力促进各管理目标的实现。从现目前国内外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监测技术相对单一,正朝着多元化监测技术的方向发展,并在监测过程中形成了分布式集中监控的模式,监测的精确度及可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利用在线监测技术自动运行得以实现,不仅运行成本得到了降低,同时供电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利用这项技术可以自动完成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一旦在监测中发现有问题,变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隔离性措施,将故障点反馈到控制中心,在接收信息以后,控制中心会按照故障点信息针对发生故障的设备展开相应的维护,这不仅使故障维护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维护时间也得以缩短;另外利用在线检修技术还能对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等进行实时的控制,以避免出现电压波形突变、波动闪变等相关问题,电能质量得到了极大的保证。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检修技术是新型的电力技术,因为火电厂中设备种类众多,加上对电力供应连续可靠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检修与监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线监测的优势愈发突出出来。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掌握状态变化规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3.3加强培训,全面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点检定修制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各种检测手段分析手段日益完善、先进,但最终需要由人来实现,检测设备要由人操作,分析系统也要由人来汇总,所以,电气设备管理仍是人的工业社会活动。

考虑到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中管理主体和维修主体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相关的设备的保养、设备的使用、设备的参数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强化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对在用设备进行全方面的监控,随时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还需要对改造的设备进行了解,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的素质。随着企业发展和技术装备的进步,要求全体管理、运维人员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增加培训投入,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工作具体情况,采用示范实操、专题讲座、分级辅导、短期培训、参观学习等形式,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学习和培训,逐步提高职工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强设备人才的培训, 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设备管理人才, 以及“一专多能”的操作人员, 把年轻的大、中专毕业生选配到关键的岗位上, 当设备管理专责, 当值(班)长和操作人员,并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 使他们尽快成为多技能、复合性的设备管理人才。

3.4建立科学的电气设备采购机制

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的性能日益提高,已逐步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和小型化,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引入计算机技术、微处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的电气设备具备智能化和通讯化功能,能独立通过对有关参数的采集和处理,给出相应的控制信息,可与后台计算机网络组成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化的集中控制与管理。

电厂要根据实际配备的电气设备建立相关的性能数据库,对各类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采购部门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有目的的采购;另一方面,设备管理部门要加强跟采购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跟踪科技发展前沿,按照适合生产实际、性能稳定优良、质量合格的标准来采购电气设备。

4结束语

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为达到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性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设备管理理念,不断引入新装备、新技术,随着科技进步,运用各种新型检测技术实施状态检修,这是设备管理的变革方向,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更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实事求是、敢于实践、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唐利金.浅析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与故障维修[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107.

[2]房志辉.我国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发展与实现[J]. 科技风,2016,17:61.

[3]钱亮亮.试论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措施与方法[J]. 科技风,2016,17:176-177.

[4] 李怀洋.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故障防范研究 [J]. 机电技术,2015,04(02):156-157.

[5] 王诗然.发电厂厂用电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J]. 华北电力大学,2012,23(78):120-121.

论文作者:倪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浅谈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倪长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