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至早期的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诗论文,论冯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四”时期,是青年在文坛显露才华的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和文坛活 跃分子,大多很年青。不能排除偶然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时代的大环境,作家所处的 小环境和作家的主观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迈入近代,在列强的虎视眈眈、图谋 瓜分的危境下,为求救亡图存,决策者不得不缓慢地打开国门,外国的各种思潮得以传 入,进化论、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尼采学说、实验主义、弗罗伊特学说等等,在 知识界特别是知识青年中受到欢迎,迅速传播开来。这是思想大解放的年代,同时,又 是文学生机勃勃的春天。报刊上译载和出版机构出版了俄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美国、意大利和弱小民族、国家的文学作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意象派、未来主 义、象征主义等各个流派的文学理论及作品蜂拥而入,大学生、中学生写诗写小说,编 刊物,一时成为风尚。在这种氛围中,感到寂寞、忧郁、苦闷而又要求上进的冯至,在 晚唐诗和宋词熏陶下的冯至,倾向于浪漫主义而对《女神》情有独钟的冯至,开始投入 “缪斯”的怀抱,就很自然了。
冯至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我以为是1921年。此前,他虽然有试作,但那只能看作是中 学生的习作。这一年他写下了大量新诗。张定璜先生1923年向《创造季刊》二卷一期推 荐发表冯至的“处女作”时,写了一段附记,说:
这个青年诗人的诗向来是自作自歌,不求人知,《梦境》大概合算起来有千余首(注: 冯至后来说:“这里说‘千余首’估计过多;实际上不过十余首,而且大都失败了。” 见《致周棉(1991.2.23)》,《冯至全集》第12卷第36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都是一千九百二十年前的东西……我只想再加一句的是,《绿衣人》和《问》和《 我这样的歌唱》采自《梦境》,其余的乃是新作。
这些诗,实际上都写于1921至1923年,发表时间则是1923年5月。
冯至最早写的诗,我们已无法确定;今天人们可以读到的只是它发表的诗中写的最早 的一首,即《绿衣人》(注:据《创造季刊》,作者后收入《昨日之歌》时,文字有所 改动。):
一个绿衣邮夫, 日日的来来往往!
低着头儿走路; 但,他小小手里
——也有时看看路旁。 拿了些梦中人的运命。
它的面貌很是平常,当他正在敲这个人的门
——大半安于他的生活,——谁又留神或想——
带不着一点悲伤。“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
谁来注意他,——1921,4,21;北京路上。
这首诗及冯至早期的某些诗,写于他进北京大学前夕,发表于进北大后。可以设想, 如果不是进了北大得张定璜先生之助,将冯至的二十五首诗推荐给《创造季刊》发表, 这些诗也可能像冯至自己毁弃了的几十首诗一样,永无与读者见面之日(注:冯至后来 说:“这里说‘千余首’估计过多;实际上不过十余首,而且大都失败了。”见《致周 棉(1991.2.23)》,《冯至全集》第12卷第36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自然 ,这些诗毕竟是十几岁青年的试作,其中部分作品比较稚嫩,诗意不浓或失之于浅,后 来作者在编《昨日之歌》时,只选录了八首,即《一颗明珠》、《不能容忍了》、《夜 深了》、《满天星辰》(注:收入《昨日之歌》时改题为《满天星光》,个别文字有改 动。)、《初春暮雨(返京后)》(注:收入《昨日之歌》时改题为《暮雨》,改动较大。 )、《畅观楼顶》(注:收入《昨日之歌》时改题为《楼上》,个别字句有改动。)、《 绿衣人》、《问》。这八首确是这一批发表的诗中的较优之作。整体而论,多写诗人切 身的感受和想象。16首小诗总题为《归乡》,实际上也是他1923年归乡所作。《序诗》 说,家乡本无奇异的花果:
只因无处可使我停留,
我只好暂时归去!
所以第一首《车上》才有“怕到家乡,又要到家乡”的矛盾。组诗中的《这朵花儿》 、《心湖里》、《祈祷》、《夜深了》、《乞者》等可能与作者“在中学混沌时代曾经 爱过的一位姑娘”有关(注:《致杨晦(1924.9.16)》,《冯至全集》第12卷第24页。) ,旧情涌上心头,重加演绎;《来到了》系作者目睹旧居的感受;《(阴历)除夕》表现 祖父回忆往事在作者心中的“震荡”;《明天,走了!》是写离别亲人前夕的“怅怅” 的情怀。关于《绿衣人》,作者说:
远在1921年,我是一个没有满十六岁的青年,从一个四年制的中学毕了业,不知道将 来将要做什么,看不清面前的道路。那时的北京城是一篇灰色,街头巷尾,到处是贫苦 的形象和悲痛的声音,我们爱说当时的青年们口头上的一句话:“没有花,没有光,没 有爱。”傍晚时刻,我常在一条又一条胡同里散步。……一天,我又在散步,对面走来 一个邮务员,穿著一身绿色的制服,他的面貌是平静的,和这沉寂的街道一样平静,他 手里握着一束信件,有时把信件投入几家紧紧关闭的门缝里。我看着这个景象,脑里起 了幻想,我想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不是天灾,就是兵祸,这些信又给那些收信的人家 送来了什么样不幸的消息呢?这些信会使那些收信的人家起些什么样的变化呢?我当时根 据这些空洞的,不切实的想象写下了我青年时期第一部诗集里的第一首诗。(注:《<西 郊集>后记》,《冯至全集》第2卷第131、132页。)
这是一首真正的新诗。用的是平常的口语,写的是平常的事,却巧妙地表现了那时官 匪横行,军阀混战,灾难时时刻刻降临到每一个老百姓头上的实情。诗的结尾陡起奇峰 ,隐约地显示出诗意。全诗舒卷自如,意境自然,完美。
冯至写于1921年至1924年的抒情诗,受郭沫若《女神》的影响,绝大多数都是抒写自 我、自然流露的产物。也就是说,它们通过“自我”折射出社会问题。这些诗,大多画 面上蒙上一层阴影,情绪上带着深深的忧郁。《一颗明珠》通过心的明珠,映出社会暗 影。《孤云》所写的那“灰色的城”,呈现的是旧中国城市的灰色陈迹。《赠C.S.君》 (后改题为《残年》)中“百般的花朵,一样的枯萎”,即使在一年将尽的时候,也是“ 酒冷,茶残”,人们“噤若寒蝉”。有时,诗人感到自己不能不对社会对愚昧落后的人 群发出“不能容忍了”的警告(《不能容忍了》)。在《狂风中》,诗人期盼大自然的风 雨,把人间的黑暗冲洗一番。正因为现实社会是黑暗险恶的,所以在《你》中,诗人说 :
人间是怎样的无情,
我感受的尽是苦恼。
虽然“你”要我想“你”的“明眸微笑”,但“你”自己眼里也含着泪。
冯至的早期诗作,呈露了一个诚实,正直,生活态度严肃,痛恨邪恶,向往光明,追 求自由爱情的知识分子的魂灵。诗人欲超脱世俗的荣华和浮浅的感情倾泻,这是冯至早 期爱情诗的一个特色。与同时代的同类诗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独创性。它不似郭沫 若的爱情诗歌,坦率,热情似火;不似《湖畔》诗人质朴自然,天真烂漫;不似刘梦苇 杜鹃般啼血;也不似李金发的流于颓废伤感。冯至用较为含蓄的笔墨,用新奇的想象和 幻想,比兴和暗示的手法,织成一幅幅爱的美锦。《小艇》将心爱的人儿比作心湖中的 小艇,它的主人一去无消息,“我”的心情也尽在不言中。《宴席上》以叙事为主,抒 情与叙事相结合,通过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赞美了两颗追求纯真爱情的心。
冯至早期诗作,少数篇章也有《女神》那种直露、说尽的毛病。外国诗这时对冯至的 创作的影响不多,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感染则较突出。将这些诗和冯至后来的诗联系起来 观察,可以发现,诗人的创作,实际上往两条路上探索,其一是如《绿衣人》、《问》 等一类的自由体;虽然间有脚韵,但有时又不叶韵,不能说没有节奏,然而音乐性不强 。另一类是着意从古典诗词特别是婉约派词人那儿吸取营养。从《归乡·11·若是到了 西湖》第一节写及著有《断肠集》、《断肠词》的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真:
若是到了西湖,——
也要乘着风微雨细,
歌颂着断肠词句,
去寻着朱淑真的坟墓。
第四节还引用了女词人的两句诗:
西冷月白无人问,
却似西施未嫁时!
《畅观楼顶(万牲园)》一开始就写道:
李煜的悲哀,
——天上呵人间!
如果说这不过是皮相之论,弥漫于冯至诗中的“孤苦”、“沉寂”、“凄凉”、“忧 思”、“徘徊”、“惆怅”、“悲哀”、“无可奈何”的情绪,如《归乡·1·车上》 、《归乡·2·这朵花儿》、《归乡·5·度过》、《归乡·9·来到了》、《归乡·10 ·这个人间》、《归乡·13·酒后歌东坡水调歌头》、《归乡·15·乞者》、《归乡· 16·明天,走了》、《我这样的歌唱——<梦境>的序诗》等,都或隐或显地流露出上述 情绪。而这,也正是晚唐名家共有的。我据《全唐诗》作了一粗略统计,李商隐诗中出 现“愁”字31次,杜牧诗45次,韦庄诗23次,韩渥诗16次;李商隐诗中出现“寂寞”, “寂寥”,“寥落”,“寂寂”共出现19次,杜牧诗18次,韦庄诗20次,韩偓诗1 5次;李商隐诗中出现“惆怅”,“怅惘”,“怅”15次,杜牧诗18次,韦庄诗16次, 韩偓诗25次。冯至早期诗作与晚唐诗至少在情绪上相通或相近似,虽然有不同时 代、不同主观世界甚至是不同性质的区别。还有冯至如下的诗句:
我只恐
这里怎能供我,
今春燕子归, 长久徘徊?
令我无言对。 怅惆!孤独!
——《归乡·10·这个人间》 终于归向何处?
——《畅观楼顶(万牲园)》
想不到
晓风吹,
醒后恰黄昏, 晓寒退;——
窗外雨声淅沥! 春娘梦中醒,
——《初春暮雨(返京后)》媚眼任思睡。
——《初春之歌》
天上沉寂,
人间纷纭;
这几首诗,无论是情思或情思的表达方式、格律、韵味,都带有词的特色。
在冯至漫长的人生道路上,1924年底在冯至诗歌创作道路上具有阶段标志的意义。一 个明显的事实是:诗人二、三十年代最优美的抒情诗都写于1925年、1926年,如《我是 一条小河》,《怀Y兄》,《在郊原》,《蛇》,还有那首内蕴着深厚哲理的《秋战》 等。
《我是一条小河》,构思巧妙,意境完美,有一条情节的线索,明喻中夹着暗喻。诗 将“我”比做一条小河,把心上人“你”比做“彩霞般的影儿”投入河水的柔波;“我 ”流过森林,绿叶剪成“你”的衣裳;“我”流过花丛,花影织成“你”的花冠;“我 ”流入大海,狂浪击碎了花冠衣裳,“我”只有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暗示“我”和“你”心总是紧贴在一起。情柔而浓, 诗意曲又幽,想象新颖,写法也新颖。
《在郊原》是中国新诗史上音乐旋律最优美的杰作之一。它充分的发挥了新诗较为自 由,毋需如旧体词、曲、诗一样用变体或衬字等手法,来加强全诗各行各节之间的音乐 旋律的连贯与和谐,这里姑引第一、二节进行考察:
续了|又断了将恋情|比做了|夕阳|奄奄!
是我的|琴弦, 它是那|红色的|夕阳,
我放下|又拾起 运命啊|淡似|青山;
是你的|眉盼——青山|被夕阳|烘化了
爱啊,我一人|游荡在|郊原,在遑遑的|暮色|里边。
整个诗的节奏,近似“二拍”音乐。开始是低弱的第二拍,较陡快,每二拍中,除介 词,副词外,大多音较强,第二拍较弱(如着重点的标示)。诗的第一节是前导曲。前四 行旋律回复一次,五、六行是前奏曲到旋律第二部分的过渡,既是前奏曲的总括,又是 向新阶段迈进的引线。第二节诗,节奏加快,音乐语言的抒情色彩更浓,恰似乐队中增 加了小提琴的演奏。“弦”、“盼”、“原”、“淹”、“山”、“边”,除五、六行 连压韵外,都是间行压韵,很有规律。加上“琴弦”、“眉盼”、“淹淹”、“遑遑” 等这些双声叠韵和连绵词,增加了缠绵感情的音乐分量和浓度。此外,还由于韵脚选择 恰倒好处,采用了厚实的韵,有助于渲染感情。
《怀Y兄》是中国新诗史上怀友最佳之作。诗末直接抒写“我”与“Y”的友情,只是 通过“我”的一个行动和行动中的感觉,把“我”思念友人的痴疯的心情,予以巧妙的 表现。
《蛇》堪称绝唱。创作灵感引发与一副画有关:
1926年,我见到一副黑白线条的画(我不记得是毕亚兹莱本人的作品呢,还是在它影响 下另一个画家的),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 朵花。蛇,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不是可爱的生物,在西方它诱惑夏娃吃了智果 ,在中国,除了白娘娘,不给人以任何美感。可是这条直挺挺,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蛇, 我看不出什么阴毒险狠,却觉得秀丽无邪。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 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我写了一首题为《蛇》的短诗。
诗人对事物深沉的思索,敏锐的诗情触角,感觉到未经人到的处所,有新的发现;大 胆的奇妙的想象和比喻,更使人叹为观止: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冷冷的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他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他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他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他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双绯红的花朵。
诗人将寂寞形容为不做声的蛇,这确实出人意外,但当我们继续读下去时,就深感它 的奇妙。抒情主人公告诉所爱的姑娘:不要害怕,寂寞正是因为爱你而生,它对你的乌 丝的向往和深情,如同“乡思”。最后一节暗示,“我”的“寂寞”因不知道你是否爱 我而增长,于是,它极想知道你的内心秘密。这些描写,介于真实于想象之间,似与不 似之间,写形与写神之间。它超越现实的美,成为真正的诗美。
在表现方式上,这首诗,既有唐宋诗词的遗泽,又有外国诗风的影响。意境完整,多 间接表现侧面抒写,跳跃性大又有迹可寻。深深的寂寞,淡淡的哀愁,无传统伦理道德 的阴影,而有现代人的心理特色。
《秋战》大概是受了歌德的思想熏染,浸透着宇宙万物生与死,联系与变化的观念。 诗一开始就写道:
都说我是还年青,还勇敢——
但是一个天大的疲倦呀,
凭空地落到我的身边;
兴奋地歌唱啊,
“为了死亡,为了秋天!”
“年青”、“勇敢”与暮年的“疲倦”,如同春天和秋日,萌芽与死亡。二、三、四 节为一部分,五、六、七节为第二部分,八、九、十为第三部分。二、三、四节写的是 “我”心田上的风雨和“杀声”,五、六、七节写黑色的死亡的旗帜飞扬,“我”“不 知是欣欢,还是凄惨”。
八、九、十节与第一节隐约照应,“我”无力将黑夜和死亡“赶散”,“看不见十字 架上的光燦”,剩下的只有疲倦,歌唱死亡,歌唱秋天。对现实和未来深深失 望之情弥漫于诗中。透过表像,可以发现有一种朦胧的哲理在:宇宙,生物,人生,时 时都处在“秋战”中。“理”在这里,好在不是大摇大摆地直接出面,而是隐隐约约底 将秋天大自然的和我的心中的交战融化在一起表现,建构成一首真正的诗。冯至之所以 后来被鲁迅赞许为“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从上述几首诗也就可以窥见其根据。
冯至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还创作了四首当时是超水平的叙事诗,即《吹箫人的故事 》(1923,5)、《绣帷幔的少尼》(1924秋)、《蚕马》(1925夏)、《寺门之前》(1926夏 ),恰好是1923年起,每年一首。
140多行的《吹箫人的故事》(注:《吹箫人的故事》,最初发表于《浅草》第4期,19 25年2月25日出版。),赞颂艺术和爱情是人的精神世界中至高无上的圣物。故事既有传 奇性,又有现实性。在高山洞宇中隐遁的年青的吹箫人一直保存着恬静的心。但有一夜 ,似有人同它合奏,“将他的心扉轻叩”。从此,他四处寻觅吹箫女郎。一年后才发现 吹箫女是侯门千金。流浪汉那能娶侯门女,几经努力,方才有了希望。但吹箫女病入膏 盲,梦中洞箫告诉他:只有用箫煮的药才能救吹箫女的命。他于是用自己的箫煮成药, 医好了她的病。两人结合后,他没有了箫,灵魂感到悲伤,又不能向她说明,终于积成 了不能医治的重病。最后一节诗写道:
一对箫,将主人的爱情,
主人的生命完成:——
他俩含着惆怅,
又向幽邃的深山逃往!
作者在1927年将诗收进《昨日之歌》时,将最后一节诗改为两节:
她终不能不把她的箫,
也当作唯一的圣药:
完成了她的爱情!
完成了他的生命!
Epilog(注:Epilog:尾声。)
剩给他们的是空虚,
还有那空虚的惆怅——
缕缕的箫的余音,
引他们向着深山逃亡!
1985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冯至选集》时,作者对结尾又作了一些改动(注:最后一 节为
“声尾
我不能继续歌唱
他们的生活后来怎样。
但愿他们得到一对新箫,
把箫声吹得更为嘹亮。”),但都无法改变诗的基调和主旨。因为叙事诗本身已显示: 箫和爱情和他(她)们的生命同在,没有箫,他们活不下去;没有爱情,也活不下去。既 然已损失了一只箫,就只有一个结局:死亡。所以以悲剧告终是惟一的选择,也最切合 作者创作契机。
152行的《帷幔》是封建社会里深闺少女的一个悲剧。在《昨日之歌》四首叙事长诗中 ,这一首反封建的思想意义最为突出。少女由父母包办与人订婚,完全不知道未婚夫是 什么样子。一天,无意中听人说那人“是一个又丑陋,又愚蠢的男子”。她为抗婚离家 出走,入庵削发为尼。一年后,一个“俊秀青年”和他的妹妹到尼庵进香,妹妹说出了 哥哥许“不婚的愿”的隐情。这时,少女才知这“俊秀青年”是她的未婚夫。她陷入了 没顶的苦闷中,几乎丧失了生命。幸亏一牧童的“幽扬的笛声”唤醒了她的将近僵死的 灵魂,她每日从笛声中展开美丽的想象,在“绯红的绸幔”上绣了比目鱼,相思鸟,“ 把帷幔绣成了,极乐的世界”,只空下左方的一角,本想将悲哀绣在这里,但又觉得她 同牧童隔阂在两个世界里,于是将未绣完的帷幔从窗口抛下,以感谢牧童笛声给她的灵 感。诗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悠长的诗意:
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
帷幔还珍重地,被藏在僧院里——
只是那左方的一角呀,
至今没有一个人儿,能够补起!
这暗示着至今无人能真正体验,理解、感悟少女的心灵和痛苦,应该说,是的;也许 这是暗示社会还和两百年前一样,一个又一个少女在重复着这样的悲剧?我想也可以说 ,是的;也许还可以如此理解,帷幔已绣出的甜蜜情景很少见,因此诗人对它很冷漠; 也许读者还可能有另外的解读。这结尾,很含蓄,有余味。
《蚕马》取材于《搜神记》,是一个神话般的故事: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繮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 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 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 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 邻女於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 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迫,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 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 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 所养是也。言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案《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月当大火,则 浴其种,是吞与马同气也。《周礼》教人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 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 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注:(晋) 干宝《搜神记》,上海扫叶山房1929年石印版卷十四。)。
冯至将它简化,准确地说,是将它诗化。《蚕马》通过一个青年在他热恋的姑娘窗前 歌唱,诉说这个古老的故事,时间是蚕儿初眠,三眠,作茧时。蚕马是痴情少年的化身 。当“没有母亲,父亲又远离”的可怜少女,期盼有一青年为她寻找父亲时,马完成了 这使命,载回了少女的父亲。因马热恋少女,少女之父杀了马,剥下马皮。姑娘“恐惧 ”、“凄凉”,这时在她眼前闪现:
刹那间是个青年幻影
刹那间是那骏马的狂奔:
在那大地将要崩颓的一瞬,
马皮紧紧裹住了她的全身!
最后是:“马皮在月光中化做了雪白的丝茧!”这是痴情死恋光华的集中表现,是宇宙 意识的聚焦发射。
《寺门之前》通过一位老僧的口,叙述故事。他长期窒息着自己的性爱,但有一次他 在黑夜中经过被军阀官兵洗劫的村庄,摸索行进时,手触着一具半裸的女尸,感情一时 冲动,将女尸拥抱。这事别人都不知道,但僧人记忆犹新,幻影犹在:
“这是我日夜的功课!
我的悲哀,我的欢乐!
什么是佛法的无边?
什么是彼岸的乐园?
我不久死后焚为残灰,
里边可会有舍利两颗?
一颗是幻灭的蜃楼!
一颗是女尸的半裸!”
这无异是对宗教的讽刺和控诉,不,是对一切窒息正常人性爱的黑暗势力的讽刺和控 诉。这位僧人的变态,会引起善良人们的深深同情。
这首诗写的是中国的人和事,不过可能受到海涅短诗《咒语》的影响,因为这时冯至 已是德语系3年级学生,同时他又很喜欢海涅的作品。《咒语》不长,全诗如下:
年轻的圣方济各会修士,
独坐在修道院小房间里,
他读着古代的魔术书,
书名叫魔鬼的压制。
钟声报告午夜的时刻, 他说罢恐怖的咒语,
这时他再也不能忍耐, 他的愿望随即实现,
他张开苍白的嘴唇,
一个可怜的美貌女鬼;
要把冥府的幽灵召来。 裹着白殓布,来到他面前。
“幽灵啊!去到坟墓中 她愁容满面。冰冷的胸中
给我带来美女的尸身, 发出痛苦的叹声。
今夜给她复活一次,
女鬼在修士身旁坐下,
我要和她快乐逍遥。” 他俩互相凝视,默不做声。(注:海涅《新 诗集》,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新二版。)
将《寺门之前》与《咒语》比较,主旨和主要抒写对象相近,但不相同。修士是主动 ,僧人是偶然的被动;修士是乐意接受“魔鬼”的蛊惑,僧人事后更多的是自责。无疑 ,《寺门之前》是冯至的创造。
从冯至的这些叙事诗和其他作品中,我们可以觉察出诗人的执着的人生态度和“为艺 术而艺术”的倾向。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论及冯至参加浅草社 时说:
1924年中发祥于上海的浅草社,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 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 现心灵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连后来是中国最 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 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经一周三”,却是分明看见了周围的 无涯际的黑暗。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世纪末”的果汁……《沉自己的船》还要在 绝处求生,此外的许多作品,就往往“春非我春,秋非我秋”,玄发朱颜,低唱着饱经 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虽是冯至的饰以诗情,莎子的托辞小草,还是不能掩饰的 。
这分析和判断是精当的。仅就冯至的四首叙事诗而言,既表现了诗人执着地追求爱和 美的人生态度,又表现了诗人的爱情至上、艺术(美)至上的情绪。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的中国,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意义,即对社会的不满,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反抗 。这,在冯至的四首叙事诗中,无一例外。
也许正因为诗人有着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倾全力于艺术,加之他有过人的诗情和诗 的才华,因而在诗艺上臻于高境界,贡献也就更大。
在新诗的第一个十年(至1927年底),近百行和百行以上的叙事诗较佳者(诗剧和纯抒情 诗未计)有刘半农的《敲冰》,玄庐的《十五娘》,闻一多的《李白之死》、《剑匣》 、《园内》、《渔阳曲》、《南海之神——中山先生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白采的《嬴疾者的爱》,朱湘的《猫诰》、《还乡》、《王娇》,饶孟侃的《莲 娘》,韦丛芜的《君山》,柯仲平的《海夜歌声》等。冯至当时大概大多读过,但似未 受多少影响。从叙事抒情内涵而论,《敲冰》、《凤凰涅槃》、《嬴疾者的爱 》、《渔阳曲》、《猫诰》、《还乡》、《海夜歌声》,多有激愤之声,《凤凰涅槃》是诗剧中的凤凰。虽间或失之拖沓,但声、情、意并茂;《嬴疾者的爱》有尼 采的回响,主人公是一个漂泊者,拒绝同情、恩惠、援助、爱,主张“既不完全,便宁 可毁灭;不能升腾,便甘心沉溺”。表面看,他是个个人主义者,内在的是痛责“我们 委靡的民族;我们积弱的国”,颇有深度;加之艺术上自然而又凝练,视角新颖,节奏 多变,堪称佳构。朱湘的几首叙事长诗,《猫诰》讽刺锋芒时有闪光,《还乡》借旧社 会一个当兵二十年未归家的人还乡所见所闻,诉说了农民家破人亡的惨状。但艺术上不 免有些失之一般。《王娇》在古西厢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悲剧的结尾,未脱“痴心女子负 心汉”的窠臼。《莲娘》主体是老人讲自己和逝去的老伴的“凄凉悱恻”的故事,诗的 结尾和中间插有少量听众(孩子们)的感觉和声音,故事带传奇性,男女主人公情意深长 。剪裁精简,每行十字,节奏多变化。美中不足的是:人物个性尚欠丰满。韦丛芜的《 君山》,抒写缠绵的恋情,不尽的相思,和爱情幻灭后的伤感,颇有特色,但诗中时或 露出稚嫩痕迹。柯仲平的《海夜歌声》,以沸腾的热情抒写情怀,略嫌粗制。闻一多是 二十年代长篇叙事诗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大的诗人之一。他在1923年写的《园内》,有 大手笔的艺术构图,但因视野及诗思深度所囿,未能臻于艺术高境界。《李白之死》、 《剑匣》、《渔阳曲》,代表诗人二十年代长篇叙事诗所能达到的高度。前两首抒写了 对纯美的痴情和执着追求,奇妙的想像和描绘的精致,是其特长;《渔阳曲》以史实为 本,赞颂一个不屈的灵魂,正气磅礴,格律新颖而又严谨(注:1925年5月29日《清华周 刊》第349期附《书刊介绍副刊》,天公曾给了《渔阳曲》很高的评价,盛赞它的格调 、音韵、辞藻。)。上述诸家,各有独特贡献。整体而论,冯至与闻一多,更为突出。
注释:
⑨冯至:《外来的养分》,《立斜阳集》第187、188页,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