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赵清林,王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赵清林,王慧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内蒙古 017000)

摘要: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能有效减少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扰动频率,保证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能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检测电力系统的故障,使得整个电网得到有效保护,进而保证人们的正常用电。本文及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功用,分析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因素,总结了增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策略,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1继电保护概述

我国电力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后,通过一些技术型发电设备,来实现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而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在整体的系统结构上是较为复杂的,其整体装置大体上是由执行输出、逻辑环节、测量元件构成。在信号现场输入环节,通常要先进行前置系统处理,而后通过把测量的信号有效地转变成逻辑信号,再依据每个信号测量部分所输出电量的实际输出顺序、性质、大小、状态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组合逻辑关系并执行命令。命令执行完毕,也就意味着整体输出任务结束。那么,为了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电力技术维护人员就需要实时对电力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还要把相关的检测分析数据记录下来,并在有效记录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分析每次故障发生后所产生的物理变化规律,为电力系统做好继电保护,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包括以下4点:选择性、快速性、可靠性、灵敏性。

2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

2.1继电保护设备自身的因素

我国的电力系统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重要元件组合而成的,其中包括通道、继电保护系统装置、装置通信系统、二次回路等。这些重要元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其中一个重要的元件出现可靠性问题时,将会直接导致整个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比如继电保护装置因触电而出现开裂或松动情况,导致继电器的负荷切换工作出现重大故障。这些故障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继电器所设置的尺寸缺乏合理性,导致继电器的可靠性极大地降低,从而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2.2电磁干扰因素

当今的继电保护设备中的微机保护装置显著优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也在跟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激流勇进,并有望成为整个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体,使得其他的保护装置被逐渐的替代。但在实际操作运行中,不但保护装置中的硬件会对保护装置造成影响,而且其中的各类软件系统也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影响,此外,运行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都可能对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造成深远的影响

2.3外部环境的干扰

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冲击、振动、滤波、接地等因素都会对可靠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温度而言,由于不同的产品由不同的材料所制成,因而不同的产品对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最终对可靠性的影响也有所区别。对于湿度这一外界环境而言,潮湿的环境会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发生改变,并且还会对其化学性能产生影响。由于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潮现象,这就会使得密封产品的密封性能降低,甚至会完全丧失、产品表面涂敷层剥落等,最终对可靠性也会产生影响。

3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3.1优化继电保护硬件冗余

继电保护设备中硬件冗余的作用是容错,以便于在继电保护设备中出现错误时,能够不影响整个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继续发挥其功能。因此,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应优化继电保护硬件冗余,通过并联、备用、表决等多种方式来改善硬件冗余系统,并降低硬件冗余拒动率。所谓拒动率,是指继电保护无法按照命令执行相应工作的概率,拒动率越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越低,所以,继电保护系统一般都是通过降低拒动率来实现优化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继电保护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合理优化硬件冗余设备,并尽量降低冗余硬件数量,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

3.2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

要使装置可靠性得到保障,还要对相关的特征指标进行计算,使特征值满足可靠要求,其中正确率指标要考虑到区外故障。在计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复核,确保其准确性,以便操作人员对其作出相应措施。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挥保护作用,但为了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可靠,还要做双重保障,即利用辅助保护配套装置,使自动控制回路以及二次继电保护作为其作用对象,在所有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对其做好监控工作,保证其辅助作用能一直得到发挥。

4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途径

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现故障的第一时刻,就能准确将故障部分与非故障部分分隔开,这些功能的发挥不是人为操作的,是系统自动进行的,能做到这些的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就是借助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中的所有参数才能得到继电保护的监控与分析,才能在发现参数值发生变化时,作出应急反应,电力系统及其相关元件才能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指标还是有点差异的。自动化装置的特征量主要是平均无故障时间与有效度,有效度又和平均修复时间有关,所以自动化装置是否可靠,平均修复时间是一定要准确计算的。自动化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一样,可靠性也需要进行分析

4.1初始状态的记录

由于自动化的保护装置在其结构上要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在其运行中也常常会出现参数上的波动,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其状态的运行稳定,必须要对自动化装置的初始状态进行记录,从而了解其信息以及各项参数,包括设计参数、图纸参数以及运行参数等,以方便对其进行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当其出现波动时也能够及时做出调整。

4.2统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情况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各项数据与参数是其可靠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自动化装置的监测和管理,能够获得相关数据和参数的规律,进而对继电保护系统管理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应对自动化装置中的各项数据与参数加以统计,不仅能够随时了解电力系统各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时也能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转状态,根据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便于及时开展相应的维修工作,彻底消灭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相关技术人员针对设备事故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以及技能的保证,确保其能够针对发生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工作流程的熟悉度以及事故应变能力的灵活性进行提升。在维护人员的管理过程中适当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责任心,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运行的科学合理性。

5结束语

综上,文章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的分析还比较片面,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对电力系统相关知识进行持续研究与关注,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及评估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No.33804:13+38.

[2]周洋,钟丽波.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36.

[3]刘郑良.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通讯世界,2016,No.30017:195-196.

[4]叶峻,吴庆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评估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5,v.32;No.15202:44-46.

论文作者:赵清林,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赵清林,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