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随着护理质量管理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需要,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和四川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并出台了《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用于指导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但该标准项目多,内容复杂,理解和运用都存在较大困难,为了让质控成员能尽快地理解和运用该护理质控标准,因此我院采用了学控相融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梳理出适合我院的护理质控标准
《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包括A类必选项目和B类可选项目共45项,为找出适合我院的护理质控标准,护理部召集护士长,采取共同商讨、群策群力的方式,制作护理质控项目表进行梳理,该表格包括了质控项目、部门、科室和质控方式,对需要项目打“√”,对不涉及项目不作标识。通过认真思考,共同讨论,共梳理出38项适合我院的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其中A类14项,B类24项。通过护理质控项目表,让质控成员能清楚的知晓院—科两级质控项目,也让护士长掌握了该科室质控管理的重点。(护理质控项目表见附件一)
二、提供学习工具,组织知识讲座
为了使质控人员尽快的理解与掌握标准的使用,医院购买了书籍《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并发放到科室,为科室提供了学习工具。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知识讲座,就标准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使用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列举了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安全用药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作为实例。通过培训使护理质控人员更清楚的理解了护理质量标准。
三、采用学控相融的方式理解标准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质控的组长,她们对质控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是保证科室质控的质量,因此,为了让护士长能更快地理解和运用标准,护理部安排护士长共同参与院级护理质控,如每周安排2名护士长与护理部共同进行环节质控,每月安排4名护士长与护理部共同进行月末质控,每季度各科室护士长与护理部共同进行重点科室质量控制。因每次质控人数至少在3人以上,对38项质控标准能够轮流进行质控,让护士长在质控过程中既能熟悉每项质控标准,又能对评价标准中无法理解和适应的项目不断进行讨论和交流,达到了学控相融的目的。
四、落实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部采取环节质控、月末质控和重点科室查房等多种形式落实质量控制。将梳理出的38项质控标准进行分类,选取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安全用药管理、跌倒/坠床管理、压疮管理、输血管理、抢救车管理、护理文件书写等28项标准作为环节质控,每周进行质控;选取护士长行政管理、护理人员岗位培训2项标准作为月末质控,每月进行质控;选取手术室管理、重症医学科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血液透析室管理、产房管理、新生儿室管理、急诊管理、急诊观察室管理8项标准作为重点科室查房,每季度进行质控。护理部统一每项标准抽查的病员数和护士数,质控人员根据标准里的结构、过程、结果这三项内容,采取实地查看、现场访视、访谈及资料查阅等方式对科室进行抽查,并将检查结果用“√”“×”“NA”进行表示,然后算出应得总分、实际总分和最后得分百分率,并将存在问题现场反馈给护士长及本人,护理部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要求科室作出整改。
四、运行效果
使用《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做到了与时俱进。通过学控相融的方式,充分调动了质控人员学习的积极性,让质控人员更快的理解和使用了质控标准,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以及护士的三基三严水平,使护理安全得到了保障,护理质量指标得到了逐步提高。从2015年1月开始运行至今,效果良好。
五、体会
(一)学控相融,调动了质控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项目多,内容精细,运用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质控过程中,质控人员采用学控相融的方式,对于评价标准中无法理解和适应的项目,大家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对标准再次进行分解与细化,不仅突破了个中瓶颈与障碍,也充分调动了质控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
护士长不仅是质控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被抽查的对象,就促使了护士长不断的学习。运用表格的形式对质控标准进行梳理,让护士长掌握了该科质控管理的重点,明确了管理的方向。各项质控标准中“结构”督促了管理者完成相关工作制度,“过程”告知了管理者如何指导护士的临床工作,“结果”检验了科室的执行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护士长管理能力。
(三)提高了护士三基三严水平
该护理质量标准要求护士掌握的知识多,包括各项制度、应急预案、仪器设备的操作等,采取现场抽问、跟踪检查、询问患者、资料查阅的方式进行质控,不仅让护士牢固掌握了三基三严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护士迎检的能力,规范了护士的职业行为,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督促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使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四)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多种形式的护理质控方式,关注每个环节,及时发现并整改工作中的不足,不断的指导和规范了科室的管理及护士的行为,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使护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轨道,保障了患者安全。
(五)使用各项指标衡量护理质量
该标准方便管理者收集多项护理质量指标,通过对质量指标的统计,能够很好的衡量科室护理质量情况,找出科室管理的重点环节。(具体护理质量指标见附件二)
论文作者:张红梅,戴丽,蒋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护理部论文; 护士长论文; 标准论文; 科室论文; 评价标准论文; 护士论文; 质量论文; 《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