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督管理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素质论文,监督管理论文,干部队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必须加强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做好干部的选拨任用工作。而对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则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性措施。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权力好比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用来为国爱、为人民谋福利,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也可以被少数人用来谋取私利,阻碍社会进步。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必然导致掌权者的腐败。一个时代或一个社会的颓废衰亡,首先是从吏治的腐败开始的。正是基于此,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统治者,都把对官员的监督管理看得非常重要,可以说,加强对官员监督管理,是任何一个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我国历史来看,早在西周时期,国家就设有大宰、小宰、司会、宰夫等专门监督管理官吏的官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律中对官吏的职责、品格、作风及考核、奖惩都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设立监督管理机关御史府,纠察违法官吏。汉以后,中央政府专门司管理、监督官吏的机构有吏部、礼部、御史台,“主纠察内外百司之官”,“震肃百僚”。之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也都注重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在国外,监督管理官员的重要作用,也倍受重视。尤其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已在国家政治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掌握国家权力的各级官员受到比较严密的监督和制约。当然,由于其阶级利益所限,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监督管理机制是不可能真正根除权力腐败的。
列宁更是十分重视监督管理工作,认为改善国家机关的关键是选拨和配备政治和素质都过硬的优秀人才,指出这一工作应坚持“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的原则,“力求尽量仔细地耐心地去考验和识别真正的组织家”,强调在干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应当有权为自己选择负责的领导者,并有权了解和检查他们活动的每一个细小的步骤,有权撤换他们。”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一系列深刻论述和具体实践是我们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要求、措施和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鄂豫皖区》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规定设立工农监察委员会,发现“个人腐化官僚”或“整个苏维埃官僚腐化”,即报告有关方面予以处置。抗日战争时期,在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先后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各级干部任免暂行条例》、《政纪总则草案》、《政务员公约》。新中国成立后,干部监督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党的领导人,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作了理论上的科学阐述。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他多次强调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告诫广大干部党员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严格监督视作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一条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建党理论,指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工作”。“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要把管理和监督干部的经常工作建立起来”。强调“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尤其注意新旧体制转型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指出:“现在有的干部职务升了,权力大了,要求放松了;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如果自己不警惕,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和监督,就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因此,为了爱护干部,党组织要抓好对干部的经常教育、管理和监督。”
今后15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重任,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新的形势对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肯定地说,我们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在干部队伍中,确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与党的事业的要求相去甚远。有的干部尤其是一些年轻干部,由于对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经验不够了解,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政治上还不够成熟,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性还需要进一步锤炼;有的干部不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不注意大局,不注意政治,甚至连基本的原则是非界限都分不清;有的干部背弃组织原则,政治生活庸俗化,不坚持民主集中制,作风霸道,独断专行,滥用权力,贪功诿过;有的干部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热衷于送往迎来,搞花架子,造假政绩,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宗派主义严重;有的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贪图享乐,崇尚金钱万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经不起权位、名利、金钱、美色的诱惑,不择手段以权谋私,贪脏枉法,堕落为腐败分子、犯罪分子;有的不钻研业务,不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识,不思进取,盲目决策,给地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上述情况表明,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二、在干部监督管理的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这些年来,我们把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看作从严治党的根本性措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用改革的精神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范导作用,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这是近年来在干部监督管理方面迈出的步子比较大,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的制度主要有,《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凡是领导干部个人和家庭的比较大的事项,都要向组织汇报;《领导干部收入审报制度》:对领导干部经济收入情况进行监督;《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前必须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审计发现问题,依照有关规定处理;《组织人事部门和执纪执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对领导干部的重大反映,避免用人上的查用脱节;《领导干部谈话制度》:提出思想作风方面的要求,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等。建立和执行这些制度以后,有效地监督了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
二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强化领导班子内部自我监督管理的功能。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大特色,是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了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教育,全面推行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提高了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凡属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都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讨论问题时,大家畅所欲言。定了的事情,班子成员分头去办,互相支持,互相补台,互相提醒,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提高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水平。同时,督促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和原则,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三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考评和评议,不断扩大监督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坚持群众路线,强化民主监督,是新形势下监督管理领导干部的新经验、新方法。每年年底,结合工作总结,领导干部都进行述职,然后开展民主评议和考评,由群众对领导干部打分。在平时的干部考察工作中,广泛进行民意测验,同干部群众谈话,了解掌握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评价,促使领导干部努力工作,勤政为民。同时,在一些单位进行了民主选举领导干部的试点。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做好核查落实工作。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增强了领导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
四是开展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工作,随时提醒告诫干部严以律己。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另一个重要作法是做到经常和一贯,而不是出了问题再总结教训。在领导干部职务升降、工作单位变动时,在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需要上级领导关心帮助和支持时,在领导干部遵守党纪政纪、廉政建设方面存在问题或群众有反映时,在领导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批评教育时,上级领导和组织都及时找他们进行谈话,该打招呼的打招呼,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增强了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起到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五是注重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表现的考察,充分利用考察成果帮助教育领导干部。我们不仅把考察工作作为选拨任用干部的一个手段,而且作为监督管理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把考察工作与发现问题结合起来。近年来,各地都结合实际,分期分批组织开展规模较大的考察工作,还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对部分班子进行不同形式的考察,将考察情况及时向领导干部本人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成绩和缺点,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样做,既教育了一些领导干部,又解决了个别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了不少的不相适应、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从总体上讲,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一些深刻的教训要从深层次认真加以反省。(1)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强。一些地方和单位,重视干部的选拨任用,轻视或忽视监督管理,总认为只要考察关把严了,监督管理工作抓不抓影响不大,因而有意无意放松了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前不久,我们对全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作了一次调查,其中有的同志就讲,除了在选拨任用之前组织上找他们谈过话外,经常性的监督管理相对较少。许多地方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的问题程度不同地存在,班子成员之间不能开诚布公地思想见面,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而是互相吹捧,歌功颂德。个别班子内部,主要领导干部既不能自觉接受监督,也不能有效地履行监督他人的职责。(2)监督管理工作不够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左”的思想影响,对干部管得过死,僵化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干部的手脚,干部工作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以来,干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旧的僵化模式被打破。但是,在一些地方,随之而产生的则是矫枉过正,放松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不能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失之于宽、失之于弱、失之于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致于养痛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3)监督管理相对滞后。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监督少,缺乏预防性的措施,往往是“不暴露问题疏于管,暴露问题好几年(进监狱)”,难以起到积极的防微杜渐的作用。(4)监督管理有“空白”点。对领导干部各方面都在监督管理,但似乎又都管不了,不好管。各个监督制约机制协调不够,使有的领导干部处于监督的“空白”地带。
三、抓住有利时机,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当前,各级党委都在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精神。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把各级干部队伍建设好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党的建设理论,充分认识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放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抓紧抓好。
(一)增强干部监督管理的意识。各级党委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牢固树立严格监督管理是爱护干部的思想,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负责。要把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放在与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拨任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三管齐下,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绝不能只评功摆好,干部一有反映就保持距离。
(二)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要逐步建立有章可循、执行必严,自觉遵从、重在防范,有利于干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拒腐防变、健康成长的监督管理模式。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把监督管理同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拨、任用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认真贯彻执行《党政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严格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人用人,把好“入口关”,也要加强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还应对实践证明不称职、不胜任的领导干部下决心进行组织调整,该免的免,该降的降。
(三)健全干部监督管理制度。搞好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是关键。要紧密结合干部制度改革,搞好制度建设,推动干部监督管理向深层次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凡是已经建立,实践证明有效的制度,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抓紧修订。要进一步坚持民主集中制,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制度,通过党内监督,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要下功夫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使这项制度成为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措施。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回避、交流、轮换的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谈话制度等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之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四)探索干部监督管理方法。形势发展变化了,干部监督管理的思想和方式方法也必须随之而变。这就要求我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新时期干部监督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先防范、事中监督,增强监督管理工作的超前性、预见性、主动性。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考察,今后,除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正常的考察了解外,要建立和实行届中考察制度。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党校培训、日常学习、中心组学习等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作风侵蚀的能力。对于行业垂直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一些政策,探索一条比较符合实际,能真正管理好、监督住的新途径。
(五)拓宽干部监督管理渠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一个干部的德才如何,能否胜任工作,有没有问题,广大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尤其要把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要继续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考核、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措施,积极探索“双推双考”、民主选举等方式。要提倡政务公开,采取领导干部述职,向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党员大会,向人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以至全体群众报告工作等形式,增加透明度,让群众了解领导干部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实绩,使群众对领导干部愿意监督管理、能够监督管理。要注重社会公论,群众不满意的干部不提拨,群众意见大的不重用,群众反映问题较严重的要认真核查,情况属实的要严肃处理。要在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以群众监督为本的基础上,发挥好各种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把党内监督、法制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大力度,硬化措施,使领导干部置身于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视野之下,形成上下监督、同级监督、群众监督、法纪监督等多层次、多向义严密监督的交融整合网络,确保实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