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引领的“卷入式”校本研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有幸参加了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开展的首届小学校本研修管理者专题研修班,对校本研修有了新的理解.校本研修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真正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让教师真正卷入“卷入式”的校本研修活动,是以学校教师为研修对象,开展“课例研究—现场互动—反思跟进”的系列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研修背景 笔者对自己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做了统计: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了全校教师人数的57%这是一个年轻向上有活力的团队,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研修培训.数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8%,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占33%. 学校发展部的数据研究中心在大量调查、分析统计的基础上,发现教师们对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应答、练习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很感兴趣,于是将这次“卷入式”校本研修的主题定为“基于数据引领的教师发展”.研修时设计了三张课堂观察量表,组织教师以“卷入式”的研修方式观察课例、聚焦问题,在数据观察、互动研讨中进行思考和交流,不断地追问、审视,探究教育的真问题和新方向. 二、研修过程 研修课例由学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一课.同时,观课教师分为5组,分别是学生应答观察组、教师提问观察组、练习设计观察组、教研团队三人行以及特邀的两位嘉宾南京市部分学校分管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者学员们也参与研修. 教学之后,上课教师坦诚交流研课过程中的思考;各观察组聚焦课堂观察的内容反馈学生的信息,激发大家对问题的思考;所有观摩活动的各校分管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者学员们也在现场选择感兴趣的观察点统计分析,与我们学校的教研团队现场互动;嘉宾即时点评. 在现场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观课的统计分析,议课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生发了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 1.一节课的完整性重要,还是课上学生生成的问题重要? 师A:我们教师提问观察组先说吧我们简单统计了这节课的教师提问,大概有10个比较有价值的提问我们还关注到:在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写综合算式的时候,执教者说因为时间关系就不看这些综合算式了,但是执教者却把他还没有完成的教学环节演示了一下.我们的问题是一节课的完整性更重要,还是学生生成的问题更重要? 师B:平时一节课是40分钟,今天的安排则是30分钟的短课所以这节课前面有点松,后面来不及了. 主持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师B:上完课吧. 师C:我觉得不一定要把课上完,而是根据学生现场的生成把课上好,让学生学明白为佳. 嘉宾A:刚才有老师说我们的教研员听课都希望听到一节完整的课,到底是课堂完整性重要还是解决学生现实的问题重要呢?问题的背后是思想,它涉及你怎么看待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主持人:我们来看一下第四个环节.“我会玩”,教师让学生先分步口算,再列综合算式算“24点”,每小组一共写出4种不同的算式就可晋级.我看到两个学生的学习单,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之前执教者讲过的那个添括号的问题.对此,你们怎么看? 师D:学生算错的原因是因为中括号里又加小括号,运算顺序出错了.这个问题老师还是应该再讲清楚一些. 师E:针对执教者在课堂中给学生设计的一些题目,我们组的观察员统计了学生当堂练习反馈的数据以及课后检测的数据(如表1). 课后检测题分为4道基本计算和一道算“24点”的算式(如图1) 课后检测统计中关于算“24点”的题目,同课堂练习反馈一样,正确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几,这说明根据算“24点”的过程写综合算式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课堂上的这个知识点学生掌握得不是很扎实.这就提示我们,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惑的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而不是为了完成预设内容而匆匆往前赶. 主持人:赞成大家的建议,结合课堂的练习效果反馈,我们认为课堂还是要关注生成,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 2.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率达到多少才比较理想? 师F:首先来看我们组做的一些数据统计(出示表2). 表2中教师提问次数是9次,这个提问主要是指课堂中的核心问题,可能和之前教师提问组的数据有一点出入,他们说是10个问题.本节课学生的发言率是56.3%.我们有一个困惑: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率到底达到多少才比较理想? 主持人:理想的学生课堂发言率是多少?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 嘉宾B:我们以前有过一个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不只是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面,包括发言率.学生发言率的标准是:小班争取达到百分之百,大班基本上是百分之七八十.但是,什么叫发言?是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还是在小组活动中发表意见?我个人认为后者也应该视为发言.因此,关键是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小组或大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G:刚才说到发言率,我觉得它体现了我们的课为谁而教.如果一节课教师的讲授都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即便教师讲得再多再好,效果也是要打折扣的.但另外一方面,发言率背后体现的是学生的积极思考.这也应该是我们上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H:我补充说一点,从刚才那个数据可以看到,执教者这节课学生的发言率是百分之五十六点几,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这节课我还关注了发言的人数有27人,发言两次及以上的是9人.我觉得这节课刘老师特别关注给更多学生机会,没有出现问题集中在一两个学生身上的情况. 师I:教师通常是用右手来示意学生回答的,因此有时教师右手边学生发言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 主持人:观察很细致!在座的很多教师也进行了这个统计,发现量化的结果有所差别.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安排专人回放课堂录像,整理教学实录,这样定人定量定点的数据采集与课堂记录更为客观. 师J:我们组还有一份详细的跟踪发言的数据,跟大家交流一下.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给全班小朋友编了号.刚好是4人一组,前面是6个组,后面是6个组,四个角就是4个学生.哪个学生发言一次我就给他画一笔.最后我统计的是,一共有27个人站起来发言,其中发言两次及以上的有9人,发言一次的有18人.从记录中可以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面是很广的,从上到下每个角都有红笔标注但是第4组,我打了2颗五角星,表示不仅每个学生都发言了,而且有2个学生发言两次.打了一颗五角星的,就是说4个人中每个学生都发言了.但是,有2个组我是打了三角的,一个是第5组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第11组只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我在思考,教学中怎样避免一个组的学生都没有发言或是依次发言的情况? 执教者:今天这个小组结构是扁平式的,我无法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但我更想提出的问题是:教师一旦沉浸在课堂中,还会不会去考虑这样的问题——还要去提问哪些人?哪些人是没有提问过的?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我是不会去计较哪些人回答过,哪些人没有回答过的还有,我在教学的时候经常有一句口头禅——还有谁没回答过问题?我觉得这样做是不是在“扶贫”?学生小的时候可能没有这种意识,当他大一些有了这种意识的时候,会不会有点酸溜溜的——你是同情我才想提问我吗? 师K:老师问“今天还有谁没有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是被“扶贫”的对象如果换一种问法,“今天还有谁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或者“没有抢到发言机会的”,这样说,是因为你没有抢到这个发言机会,所以老师再给你一个机会.总之,我认为课堂提问要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并乐于表达. 主持人:这位老师的建议非常好,关注每一个学生!待会儿我也这么来问我们现场的老师,谁没有抢到发言的机会,请大家做好准备.今天大家生成的问题都这么有价值,引起我们全场的思维交锋,感谢大家基于数据的课堂观察,富有创意的提问,认真坦诚的交流,以及充盈智慧的思考. 执教者:我一直信奉一个观点,从来没有一节完美的课,只有一节不断突破的课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主持人:没有完美,只有突破,这是我们共同的教育追寻今天课后我随机采访了几个学生,我们来回放一下(播放课间采访视频). 学生A说:“以前我不大喜欢做计算题,计算有点烦,这节课改变了我对计算的看法.我觉得数学很好玩.” 学生B说:“这节课让我们说,让我们玩,我觉得数学很有用,越来越喜欢数学.” 学生课后畅谈,大多表示喜欢这节课,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一节被学生喜欢的课,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卷入成就深度,深度促进思考. 嘉宾A:一个新闻工作者,通常是用现象来说话,而一个侦探,则是凭证据来断案.那么一堂课,怎么来评价它的好坏呢?我们想到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说话,能让我们的思维聚焦.如果我们把数据的选择视为一种课题项目,我们就可以深挖、反思、追问和审视,这样,用数据说话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成一种研究性的课堂,我们的教研就更具有研究的品质事实上,今天这样的研讨活动,气氛热烈,积极互动,研讨成果丰富,这些都是源于数据的魅力数据擦亮了我们的眼睛,数据让我们言之有理,让我们言之有据,让我们的教研活动生机盎然.有了数据,我们就可以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琐碎性、封闭性、低层次性. 今天的研讨活动,关注了几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比如,一节课到底该不该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掉,还是要呈现所谓的完整的过程.通过研讨,我们间接得出了结论,只要我们眼中有学生,那么我们的一切教学决策都是有效的.再比如,我们今天谈到了发言率问题,我们的研讨倾向性意见是教学的安排和方式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再比如,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有没有教师的视觉盲区?教师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我们通常是用右手来示意学生回答问题的,所以右边学生发言的机会多.那么可以进一步研究:教师是左撇子的课堂是不是左边的学生发言机会更多?今天我们还谈到了练习课的设计与教学,我们讨论的不仅仅是教师怎么设计练习,还关注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这就从教的研究转向了学的研究. 从观察的角度,以下三个问题还可以进入调查研究的视野.第一,关于教师的提问.我们知道有些教学内容,教师是不需要提问的比如说我在教学的时候,有的问题呈现出来,或许我一个问题也没有,我静静地看着学生,学生就知道怎么做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怎么统计提问的次数?第二,有一些非语言性的东西,能不能作为我们观察的一个补充?比如说,学生那种跃跃欲试、欲罢不能、小脸通红、小手直举、两眼闪光的那种神态.特别是,如何能观察到学生在课上是幸福的,这些都不是数据能够说明的,它需要数据之外的东西作为补充,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东西相当重要.第三,学生的回答我们说成“应答”,建议改成“理答”.应答是你问我答,而我们提倡的是学生主动,不一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有时学生在回答的同时也可以提问,并且可能提的问题更好. 今天的主持人把大家全部“卷入”进来.所谓的卷入,我觉得五句话很重要:别人没说全,我接下来补充;别人没说明白,我接下来提问;别人没说清楚,我和他辩论;别人的观点和我不一样,我可以反驳;别人说得好,我表示赞同.类似这样的五句话,嵌入到教研讨论过程中去就是卷入式的.“卷入式”的研讨应该是对话式的,应该是不断地生成新的观点,不断地让参与的每一个研讨者打破固有的思维而生成新的认识.“卷入式”的教研活动,追求教师都能参与其中,有所学习,有所提升. 三、研修思考 这次的研修活动是一次基于数据观察的“卷入式”的尝试与体验,这种现场感十足的互动教研拉近了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嘉宾以及所有与会者之间的距离“卷入”带来的体验远比旁观、旁听更加丰富、深刻. 研修活动获得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但我们仍然需要思考:哪些环节还需要调整改进?结合研修现场的团队研讨、嘉宾建议,活动后续的师生访谈、量表统计,笔者认为,在进行研修活动的顶层架构、活动设计和现场组织时,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关注与调整. 1.量表改进关注人文 基于数据观察的研讨活动,让校本研修充满活力.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们展开了更为积极的互动和深入的研讨,研讨的问题也更加客观,认识更为深刻.数据,让我们的思维聚焦,大家反思、追问、审视、碰撞、交流、分享,从而让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 但是,课堂观察量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将“学生应答”调整为“学生理答”或“学生表达”,观察学生的问题思考、主动表达、情感体验等.“课堂提问”中,一些非语言性的提问也可纳入我们的观察,一些数据之外的信息也可作为补充.“练习设计”还可更关注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作为校本研修的管理者,观察课堂的数据之后,还要努力分析数据背后的思想与本质. 2.讨论现场关注细节 活动结束以后,我们访谈了参与教师,他们的感受是:全程一直在思考,在经历头脑风暴,“卷入式”的研讨是对话式的,能够不断地思考、生成新的观点,同时又对已有的认识不断地补充、优化. 这次研修安排了5个维度的观察研讨.现场的团队观察与研讨都很热烈,但有一个环节没有跟上现场的节奏,活动之前请我们校本研修第四小组的成员做现场汇文小学教师发言的观察,当时没有来得及汇总.最后的观察数据是:参加议课研讨的教师一共有24人,其中主动发言的有20人,发言率是83.3%;发言次数36人次,每人平均发言15次.后来又有4人是主持人递了话筒,让余下的4人也发了言,整场研讨最终发言率是100%.这个环节给我的思考是,作为一个活动策划者考虑问题还应更全面、更细化,只有准备充分了,生成才会更精彩. 3.分组微调关注全局 全员观察、多维观察让校本研修更加立体、更加丰富.这次研修活动课堂观察的分组本着两个原则:一是自主选择,组间微调;二是年段分开,实力均衡.具体操作方法为:先确定组长,由几位骨干教师作为组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点选择观察量表进行研究,然后学校所有数学教师作为组员全员参与,自主选择相应的观察组.选择组别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高、中、低三个年段要协调,尽量每组都有不同年段的教师;二是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要协调,组间教师的整体实力要相当实践下来,教师们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很好,都卷入思考了,但是研讨最后主持人递了话筒才发言的4位教师基本都集中在一个组以后教师的分组还要考虑组员的特点,整体均衡. 经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样的“卷入式”校本研修,让所有参与的教师把自己真正放在一个研究者的位置,更认真地投入研修过程.和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较,基于数据引领的“卷入式”校本研修,关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观课议课的目的更加明确,呈现的教学信息更加真实具体,这就使得研讨的过程更加客观科学.教师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准确,体验更加深刻,这就使“卷入式”的校本研修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以数据为主导的“学院制”校本研究_校本研修论文
以数据为主导的“学院制”校本研究_校本研修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