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步意识到了可持续性发展和节约型建设的重要性,节约型园林设计也越来越重要,首先表现在园林材料的设计中,需要做到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和资源利用率,达到园林最大的设计效益,从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对于园林材料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主要表现在对于能源和材料两个方面,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园林设计中材料的利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达到建设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材料设计;策略和方案
节约型园林的基本概念是在园林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到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和资源利用率,达到园林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城市发展的速度较快,城市园林建设量越来越大,部分设计这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造成了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超出了我国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节约资源材料的基本原则,把握科学化节约化的设计标准,节约选材,科学规划,保证我国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一、传统园林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现代园林建设的不断增多,园林材料的种类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但是随着而来的关于园林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过度设计追求形式、后期管理不善导致材料更换频繁等等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一下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
(一)盲目追求材料的外观
在园林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要同时考虑到材料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设计,不能只是片面的追求形式和外观,而不考虑材料实际的应用场所和应用目的,很多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进行设计时,只是从自身设计的美观度和艺术性进行理念的开发,而忽略了材料本身的实际价值和其使用原则,造成了材料应用的不适当和浪费,如在园林设计中的木质坐凳、木质栈道等等,一是由于风吹日晒会对材料造成损伤,减少其使用寿命,造成浪费;二是存在不安全的隐患,材料老化之后会对人员造成伤害。片面追求材料费美观,不仅会造成材料浪费现象,同时会带来安全隐患。
(二)过度设计忽略园林的精神
每个城市中的不同园林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氛围,设计师在节约型园林的设计中要合理的考虑每个园林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做到独具特色,但是从目前看来,部分设计师认为使用新奇或者贵重的园林材料是对园林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忽略了材料的实用经济价值,导致在设计过程中园林缺少独具的人文和乡土气息,片面追求材料的奇贵,盲目引进珍贵植物、高档石材和木材,不仅造成了前期材料费用的过度同时也造成了园林自身特色精神的丧失。
(三)特色理念不足,人文景观超标
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念是因地制宜,根据园林本身具有的特色进行科学性的规划设计,凸显园林独具的特色,但是目前很多设计师为了满足设计的潮流,不顾园林本身具有的实际情况,将可以修复改造的具有文化传承作用的景观和材料弃之不顾,只是将自身的设计想法强加到园林设计之中,切断了上述材料所代表的园林精神和历史文化传承作用。如在现代的园林建设中所泛滥的“热带风光”,大量的使用假植物,没有可以代表园林精神的特色理念,只是处处充斥着人造景观[1]。
(四)缺乏完善的后期管理
在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园林的工作人员只看重施工期间的时间和质量问题,而忽略了园林的后期管理和养护工作,对于园林管理来说,后期维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恰当的定期维护不仅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节约材料,减少园林建设成本等等,但是在园林设计建设完成之后,相关部门没有对于后期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损坏的硬质材料,如木材和金属等不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容易导致材料损坏严重,不仅仅导致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造成浪费,同时也减弱了园林的可观赏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节约型园林设计中园林材料的设计策略探究
(二)使用地方性材料
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念是因地制宜,根据园林本身具有的特色进行科学性的规划设计,凸显园林独具的特色,因此在园林建设中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植于地方材料,使设计中的材料运用具有地方特色,蕴含着本地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首先表现在硬质材料方面,如沿海城市的园林设计中多采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如贝壳类材料的运用,将其点缀在园中小径或者是水池旁边,不仅可以节约材料同时可以发挥当地浓厚的地方特色;其次体现在园林植物的设计中,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地区具有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特色,在园林绿化大树移植的过程中,尽量采用本地植物移植,不仅仅因为本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本低同时本地植物可以体现当地的植物特色,避免“南橘北枳”情况的发生,提高植物移植的成活率,降低成本。因此使用地方性材料进行园林设计,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达到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园林符合当地的历史和人文环境,达到对于材料利用的科学化节约化[2]。
(二)使用可以循环再生的材料
在园林设计中,使用循环再生材料或者是材料的循环利用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对于现有资源进行循环使用,以达到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1.不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
在城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石料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对土地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且石料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针对石料等不可再生资源要做到节约,甚至是重复循环利用,例如将倒塌或者是失修的石墙做成雕塑或者怪石林,都可以做到不可再生材料循环利用的目的。
2.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在园林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废弃材料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设计节约型园林,设计师需要做的是对于废弃材料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处理,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设计师应该注重对于所用材料废弃之后是否可以做到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避免浪费,建设节约型园林,又可以为园林的建设找到良好的使用材料。
3.对于人工材料做到循环再利用
人工材料的基本定义指的是含有人工劳动的材料,不同于自然材料和不可再生材料,人工材料诸如混凝土、金属网等等。在这类人工材料中不具有环的价值和性能,因此如果不能循环使用,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不利于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园林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废弃的人工材料进行再加工,变成生态环保型的材料,起到了节约园林材料的目的。
4.对于新型环保材料进行开发
在可持续行发展的层面下,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就是建设生态园园林,而新型环保材料对于生态园林的设计有着其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最大程度的选择新型环保性材料,如用木塑产品替代木制品,既可以在外形上符合园林整体设计的艺术性和美观,又具有长期的使用价值不易被损坏。
因此,综上所述,节约型园林的设计并不是片面追求新奇材料的使用,而要同时考虑如何能够将废旧材料进行循环重复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所存在针对材料浪费等相关问题,总结出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之中园林材料设计方面的相关策略和办法,即:使用地方性材料以及使用可以循环再生的材料,其中又包括对于各类材料如何做到循环利用,在园林设计的理念中,只有设计师坚持将建设节约型园林作为设计的基本立足点,才能做到园林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任景景,孔令玉,余佳等.节约型园林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44-11745.
[2]白丹,闫煜涛.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硬质材料设计手法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1):171-174.
论文作者:殷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材料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节约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目的论文; 设计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