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李昭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门诊 411101

【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耳鼻喉科门诊接受有创治疗的12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治疗配合满意度及治疗前、后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水平及脉搏频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脉搏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治疗患者的应激水平,从而减轻疼痛及促进对治疗的配合。

【关键词】护理干预;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治疗

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病种繁多,相关治疗也较为复杂[1]。有创治疗在耳鼻喉科门诊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有创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2],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对疼痛的耐受性下降,影响对治疗的配合。我们对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治疗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耳鼻喉科门诊接受有创治疗的12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龄23-64岁,平均(43.18±10.26)岁;上颌窦穿刺21例,咽鼓管吹张33例,假性囊肿穿刺9例;文化水平:小学7例,初中15例,中专8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20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龄23-62岁,平均(42.87±10.12)岁;上颌窦穿刺20例,咽鼓管吹张35例,假性囊肿穿刺8例;文化水平:小学5例,初中14例,中专9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21例。所有均为首次治疗患者,排除心肝肺肾功能障碍、沟通及交流障碍、精神类疾病患者,家属及患者对本次分析均知晓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内容以治疗前的解释和注意事项告知、配合方式告知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1)环境干预 日常注意保持治疗室的干净、整洁,并将其布置成温馨的格调,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2)健康教育 在治疗前,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使患者明白各项治疗措施的必要性、优势及安全性。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及克服方式,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3)心理干预 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疑惑问题,并仔细观察,留意患者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信息,针对其的感受而给予相应的干预和指导。(4)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喜好为其播放音乐,或通过与其聊天等措施,以转移其对治疗的注意力。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指导患者选取舒适的体位,嘱患者在治疗操作过程中不可随意变换体位。护理人员可一手轻握患者的手,对其的配合情况给予肯定,使患者形成“原来这么简单”、“我可以很轻松的做到”等积极的意识。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当发现其出现不适感觉时,引导其进行深呼吸,以减轻不适,同时积极查找原因并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必要时应停止操作。(5)治疗结束后的护理干预 告知患者有关注意事项,指导其积极遵守。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坚持合理营养,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治疗配合满意度及治疗前、后应激反应。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进行评价,分值范围0-1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严重。治疗配合满意度由治疗实施者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代表配合满意度越高。应激反应评价指标为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脉搏频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疼痛程度及治疗配合满意度 两组相比较,以观察组疼痛得分较低,治疗配合满意度更高,见表1。

3 讨论 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患者通常存在病情反复、治疗时间长的特点,给其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4]。部分疾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通常需接受有创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均缺乏治疗有关的知识,在听到“上颌窦穿刺”、“假性囊肿穿刺”等治疗措施时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害怕,且接受有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需面对一定的疼痛,导致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而应激反应又会降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致使痛感加剧[5],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轻应激反应,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极为重要。

本研究中,一组接受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治疗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另一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经比较显示,以实行护理干预的一组患者疼痛得分更低,治疗配合满意度得分也更高,且血压水平和脉搏频率都明显更低。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增强患者对有创治疗的认识,并知晓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同时护理人员通过转移注意力和鼓励、安慰等方式,使患者获得了充分的安全感,形成自身可以很轻松的面对治疗的意识,从而在身心均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避免了血压和脉搏的大范围波动,机体应激反应更轻,对疼痛的耐受性和对治疗的配合度都明显增加,为提高治疗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玉红,徐凤梅,葛文艳,等.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中国处方药,2014,12(1):120.

[2] 王新,沈建亚.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17.

[3] 潘璟.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3213-3214.

[4] 徐岚,陈奕,眭文洁,等.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7):6-9.

[5] 庞静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74-75.

论文作者:李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李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