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诊断分析论文_王启发1,陈海敬1,王波2(通讯作者)

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诊断分析论文_王启发1,陈海敬1,王波2(通讯作者)

(1砚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 砚山 663100)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094-02

成软骨细胞瘤是较少见的原发性骨肿瘤,目前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报道较少。往往在X线片上根据其特征性的表现能作出正断的诊断。我们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其中3例恶变并转移)病例,就其X线诊断表现进行探讨。

1.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6~55岁,除3例外,年龄均在24岁以下。病程为1周至20年,多数在10个月以下。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邻近关节活动受限。

2.结果

2.1 发病部位

32例中,肱骨上段12例,胫骨上端10例,股骨下端3例,股骨上端2例,股骨大粗隆、胫骨干、距骨、桡骨下端及髂骨各1例。29例发生于长管状骨骨骺,其中多数涉及邻近于干骺端,病灶位于中央和偏于一侧者各约占半数。1例发生于骨干。

2.2 大小和形态

29例良性肿瘤最小者大小约为1.2×1.5cm2,最大者约13cm×7.5cm2,多数直径在4cm左右;呈圆形或卵圆形。25例病灶轮廓光滑,4例呈分叶状。3例恶变,1例肿瘤为7.5×6.5cm2,呈卵圆形,轮廓不规则;1例4×5cm2,外形也不规则,另一例肿瘤18×15×5cm3大小,除骨破坏外,还有软组织肿块,与一般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2.3 内部结构

29例良性肿瘤中,19例为单房状,10例肿瘤区为蜂窝状或分房状。分房间隔较厚,常达0.12~0.3cm以上;且分房较小,多数在1cm以下,超过1cm者仅1例。其中21例肿瘤内有斑点状或小片状钙化,除2钙化斑片较多外,均为少数散在钙化斑点。钙化有位于病灶外围的倾向。本组有4例常规正侧位摄片未显示钙化,CT平扫清楚显示,其中2例CT平扫也显示了平片显示不清楚的钙化。3例恶变肿瘤呈不规则骨质缺损,其中1例中心部分可见数个条状钙化,粗细不均。

2.4 边缘

29例良性瘤中,27例周围有硬化带而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其中17例为壳状硬化带,10例为较宽的与正常骨分界不清的硬化带,2例无硬化带。恶变肿瘤与正常骨分界虽清楚,但无硬化带。

2.5 邻近骨皮质

22例肿瘤邻近骨皮质有不同程度膨胀和变薄。2例良性瘤局部明显膨胀,而且断裂,在邻近软组织和关节内形成小的软组织肿块。3例恶变肿瘤,骨皮质明显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病理骨折少见,本组仅有2例。

2.6 骨膜反应

8例可见平行、线状或分层的骨膜增生,常发生于距病灶一小段的干骺端,或邻近的干骺区。2例显示三角形骨膜增生。3例恶变瘤,其中1例出现大量不规则的、密度较淡的骨膜增生,与骨肉瘤所见相仿。

3.讨论

3.1 典型X线表现

⑴ 病灶位于骨骺,或发生与骨骺延及干骺端。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肱骨和胫骨的上端。⑵ 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与正常骨骺分界清楚,并常围以薄层硬化带。⑶ 良性病灶较小,很少超过6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⑷ 病灶呈均匀的密度减低或有疏密不等的骨小梁间隔。病灶内有散在斑点状或小片状钙化[1]。⑸ 病灶的干骺端可出现整齐的线状或分层状骨膜增生[2]。因此,大多数的成软骨细胞瘤可以根据它的典型表现作出诊断。

3.2 不典型X线表现

位于长管状骨的肿瘤有时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X线表现。本组有2例在病灶附近出现三角形骨膜增生,其中1例术前误诊为骨肉瘤。骨膜增生虽为成软骨细胞瘤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并已受到重视,但一般表现为平行状、层状,文献报道尚无表现为三角形的。与骨肉瘤的Codman三角不同的是其邻近的骨皮质未被穿破,也无肿瘤长入软组织,因而此三角形骨膜增生并不是由于肿瘤的生长而突然被切断的表现。手术时未见肿瘤侵及骨骼之外的软组织。病理镜检见三角形骨膜增生处所见相同,均属反应性骨膜增生,无肿瘤细胞侵入骨膜,所以其形成的机理与骨肉瘤的Codman三角不同。

本组有1例肿瘤位于胫骨上端,肿瘤邻近骨本质有一小段缺损,肿瘤侵入邻近软组织形成小的肿块。文献中也偶有软组织肿块形成的报道[3]。骨肿瘤出现软组织块影者,多属恶性。但良性骨肿瘤生长较大,使骨皮质膨胀、变薄、断裂时,也可出现软组织块影。

本病发生于长管状骨以外的其他骨骼,虽也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密度减低区,但缺乏特征,且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人,术前很难确诊。

3.3 成软骨细胞瘤的恶变

本组3例恶变者均有较长的肢体肿块和近来生长较快的病史,并有恶变征象。截肢后一年肺转移死亡。对于这种病例一般术前是很难确诊的,但根据其X线表现,以及病史长和近期生长较快的特点,诊断为良性恶变是不困难的。成软骨瘤一般为良性,及时刮出不彻底也能自愈,故但有良性成软骨瘤之称。但是,近20年来陆续有恶变倾向或恶性成软骨细胞瘤的报道,计有以下几类:⑴侵蚀性成软骨细胞瘤:虽然组织学上属良性,但病灶经多次刮出后仍可复发,常需作截肢治疗,肿瘤具有恶性倾向。⑵良性“转移性”成软骨细胞瘤:刮出术后肺内出现转移性病灶,这种转移病灶的大小可以数年不变,镜检仍为良性,一般认为是刮除时肿瘤细胞进入血液,种植于肺部所致。⑶放射治疗后恶变:刮出术后放射治疗或单独放射治疗,数年之后在原部位或其邻近部位出现骨肉瘤,为放射治疗导致的的恶性肿瘤。⑷手术后恶变并转移致死:病灶刮除后,不经放射治疗而发生肉瘤变,即使再截肢也常死于转移,⑸原发恶性成软骨细胞瘤:迄今仅有1例报道,为一6岁女孩,右肱骨上端肿瘤3个月,手术时肿瘤已侵及邻近神经和血管。组织学检查显示部分区域为良性成软骨细胞瘤征象,并同时可见恶性成软骨细胞瘤生长,手术后数月死于转移。本文3例恶变者,组织学上部分为良性,部分为恶性;病史虽长,但近期生长较快。特点是未经手术或放射治疗而发生恶变,不属于上述五类,比较罕见。

3.4 鉴别诊断

⑴骨巨细胞瘤:为发生于骨骺区的常见肿瘤,应与成软骨细胞瘤鉴别。典型者膨胀明显,有多数骨间隔,一般不易混淆。早期骨巨细胞瘤膨胀不显著,并可呈均匀密度减低区,有时不易与骨巨细胞瘤鉴别。但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常介于20~40岁,病灶内无钙化,周围常无硬化带,可作为鉴别参考。⑵ 内生软骨瘤:病灶内也可有点状钙化,应与成软骨细胞瘤鉴别。但软骨瘤发病的年龄较大,好发于短管状骨起自于干骺端并向骨干延伸,钙化常更密实,并可呈团块状。⑶ 骨结核:长骨结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囊状密度减低区,病灶内偶呈砂粒状,可能误为小片状钙化,应与成软骨细胞瘤鉴别。但长骨结核好发于干骺端或骨干,无分房现象,不同于成软骨细胞瘤。⑷ 软骨肉瘤:病灶内常有不规则的斑点状钙化,应与成软骨细胞瘤鉴别。但软骨肉瘤多见于成人,常发生于扁平骨和长管状骨的干骺端,病灶边缘模糊,部分病例可出现肿瘤骨,肿瘤长入软组织可见放射状骨针,并可形成较大的肿块,因此不难鉴别。

3.5 成软骨细胞瘤X线诊断的重要意义

骨肿瘤常需要综合临床、X线级病理三方面表现才能确诊。本病的临床表现,除了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外,其他均无特征性表现。病理上,由于成软骨细胞瘤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肿瘤的不同区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出血和坏死后的反应性改变区可见纤维化和多核巨细胞。此外,局部区域的成软骨细胞可分化为软骨细胞。如果病理取材局限于不典型部位,就可能误为巨细胞瘤或软骨瘤。本组26例中有5例在未结合X线表现之前,病理误诊为巨细胞瘤。Shamuga报道的8例中,病理上曾误为内生软骨瘤和巨细胞瘤各1例。由于多数成软骨细胞瘤,特别是发生于长管状骨者,具有相当特征性的X线表现,所以在最后作出判断时,熟悉级重视这些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X线诊断袖珍手册.杜凡,汪卫中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ISBN978-7-5091-1649-4,R814-62.

[2]X线读片手册/鹿强,侯明辉主编.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3.ISBN978-7-80121-893,R814-62.

[3]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张雪林主编.北京.人民出卫生出版,2010.8.ISBN978-7-117-13069-1/R.13070.

论文作者:王启发1,陈海敬1,王波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诊断分析论文_王启发1,陈海敬1,王波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