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高位肛周脓肿置管主动引流这一新型手术方式及护理流程。本文根据笔者所在专科病房的临床经验,对开展这一手术及护理基本方法和优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位肛周脓肿 置管引流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03-02
肛周脓肿大多由肛腺感染向上蔓延所致,往往起病急,发展迅速,特别是高位肛周脓肿其部位较深,早期症状不明显,病史不典型,最容易误诊。切开引流是肛周脓肿最主要的治疗方法[1],包括单纯切开引流、挂线引流和置管引流。然而高位肛周脓肿脓腔较深,窦道复杂,采用单纯的切开引流,往往创面过深过大,换药痛苦,尤其对肛门功能损害极大;传统的单纯切开排脓术后脓肿复发及肛瘘的发生率分别高达11%和37%[2]。如采用挂线引流,虽然可避免肛门括约肌的瞬间损伤,但会对肛门组织形成瘢痕等,部分会出现肛门功能障碍(失禁)[3]。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了18例高位肛周脓肿的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在23-56岁之间;单纯肛提肌上11例,合并坐骨直肠间隙7例;腔内超声提示存在内口13例,不确定内口5例。上述18例全部采用置管引流手术,并针对性完善护理流程,结果:12例愈合;脓肿复发2例,分别是骶前囊肿1例、术后2月B超肛直环处有复发1例;抗炎治疗有效;形成肛瘘并手术4例,均形成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脓肿复发及肛瘘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22%。下面,就我科对高位肛周脓肿的患者行置管主动引流及护理流程、特点做基本介绍。
1 置管引流的优点
①切口小,注重功能保护,最大程度的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功能;②将传统的被动引流改为主动引流,使引流区内达到“零聚积”;③持续不易堵塞管腔;④术后换药,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⑤负压吸引可减小坏死腔隙,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水肿,促进细胞增殖和肉芽组织生长[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具体操作
距肛缘2.5cm沿括约肌间沟(或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作2cm弧形切口→根据超声提示打开各间隔,仔细冲洗→根据超声提示探查内口,不盲目,明显者可吸收线闭合→脓腔最低端0.5cm切口置入双腔管,缝合切口形成负压→双腔管脓腔冲洗7-10天,3-5升/日并维持10~20kPa负压吸引,记录观察指标→7-10天超声复查超声未见明显液性暗区,拔管→拔管后继续10~20kPa负压治疗,4h/日→随访:愈合时间,3月、6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及超声复查。
3 术后处理
双套管主动冲洗负压吸引。联接3L袋与便携式负压机,每24小时的冲洗液总量为3000~5000mL(40~50滴/min),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过程中,应根据引流液量、引流物的黏稠度进行负压的调整,一般负压为10~20kPa。嘱患者多下床活动,此时可接负压引流球,负压值范围为30~40kPa。
4 拔管后处理:
继续负压治疗。拔管后继续负压治疗,以吸痰管置入脓腔,头端距脓腔顶端0.5cm为宜,用贴膜覆盖切口及周围保持密封,持续10~20kPa负压吸引,4h/日,无明显分泌物、创面肉芽新鲜时停止负压治疗。
5 护理
5.1固定双套管患者取侧卧位,将便携式负压机管道用别针牢固于床边缘,以防患者翻身或活动是压迫、扭曲和移动管道。注意管道密封情况,并仔细检查管道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5.2保持有效冲洗引流 及时倾倒负压机储液瓶里的引流液,不超过负压机储液瓶的三分之二,患者翻身时,注意防止管道打折以免引起堵塞。维持适合的负压吸引,调节引流的量和速度。通过听双套管引流的吸引声可判断引流管的引流量和导管位置是否正常。正常的吸引声是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5.3观察引流液的性质与量 观察引流出来的引流液的颜色,刚开始引流出来的是淡血性的引流液,随着3L袋的冲洗与负压机的吸引,引流液会逐渐变清,并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5.4无菌操作 每日冲洗结束,负压机管道需取下放入1:500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冲洗晾干并以纱布包裹备用。每日保持病房环境清新,减少进入管道的空气中细菌的含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
5.5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关心安慰患者,以消除其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做好健康教育并解释主动冲洗负压吸引的相关知识,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护理。告诉患者如听不到正常的吸引声或感到敷料潮湿, 随时呼叫护士;告知患者, 双套管固定在床边, 在翻身或活动时, 要防止牵拉或将管道压在身下造成扭曲、打折及脱落等; 如出现导管脱出, 不必惊慌, 更不要自行将导管插入, 防止污染,应呼叫护士, 由医生更换消毒后的导管。
6 结语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对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术式逐渐告别了以往“深挖宽凿”的时代,置管引流在最大限度保护肛门节制功能的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护理流程,增强引流效果,可以实现彻底引流,缩短愈合时间,更加符合外科治疗的微创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2] 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00—201
[3] Hamadani A, Haigh PI, Liu IL, Abbas MA. Who is at risk for developing chronic anal fistula or recurrent anal sepsis after initial perianal abscess?[J]. Dis Colon Rectum,2009,52:217 –221.
[4] 李金清,陈绍宗.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8):690-694
论文作者:陈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8
标签:脓肿论文; 负压论文; 患者论文; 肛门论文; 高位论文; 管道论文; 超声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