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政策优化的混合扫描分析
□李永生
(渭南师范学院 东盟博仁财经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 要] 近几年,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央到地方也已出台多项政策用来治理农村的各项事业。政策的引导使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对农村治理政策内容的调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治理政策的优化是理性和渐进的现实演绎,说明我国现存的惠及农民和农村事业的政策既有优势也有缺陷。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治理工作要积极调整方向,补充和完善政策内容,从理性和渐进两种决策模式结合的混合扫描模式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治理政策的完善和优化,才能全面反映农村治理的理性和渐进改革,实现农村治理局面的创新。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治理;混合扫描模式;政策优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农村治理政策在调整和演进中得以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之一,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和落实相关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农村发展思想和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级,对拓展和深化农村治理领域和范围提供了支撑条件。总体来看,近几年出台的农村治理政策主要涉及公共服务供给、城乡统筹发展、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并针对治理形式、种类和范围做出具体规定,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的执行是国家意志在农村的延伸和实现,要根据农村客观环境的变化予以调整,还要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充分说明农村治理政策具有根据农村发展进行理性思考和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渐进发展的特点,这基本符合混合扫描模式的分析要求。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政策依据,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改进和优化我国农村治理政策,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混合扫描模式的理论阐释及其优势
混合扫描模式(mixed-scanning model)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艾泽奥尼教授在其社会学著作《混合扫描理论:决策的第三种方法》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在艾泽奥尼教授看来,混合扫描模式是在批判传统理性模式和林德布洛姆渐进模式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构建新的研究途径来解决现实的政策问题。他认为理性模式和渐进模式在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缺陷,只有结合二者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政策的引导功能,解决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批判和结合的过程中,才出现了混合扫描模式这种政策分析的新视角。混合扫描模式的优势,可以从摒弃理性模式和渐进模式的缺陷中充分体现出来[1](p283)。
(一)理性分析模式的缺陷
政策的理性分析模式(rational model)要求决策者根据全面、完整和综合的信息资料,对政策所涉及的具体领域进行合理分析,主要针对社会运行各个领域存在的既定问题,从目标确定、价值选择和要点等方面尽可能罗列无穷的备选方案,再对每一个备选方案可能的预期后果进行充分认识和把握,最后根据相应的标准选择最有效、最科学、最有助于实现目标的方案,来解决相关领域的矛盾和问题。理性分析模式将决策者假设为理性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各类决策问题时,能够确立合理的目标、了解所面临的形势,也具有明确的偏好和兴趣,不必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限制,并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补偿价值[2]。
当然,在理性假设下,决策者的行为和面临的环境等都容易确定,但由于目标和价值选择的变动和冲突,理性分析模式下的决策者面临的问题并非都是既定的,也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而决策者本身由于能力、知识和视野有限,所处环境和时间成本等不确定因素的限制,决策者也必然会感到情况的复杂,需要其进一步澄清目标,查明问题的原因,否则难以达到政策制定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说明理性分析模式是有一定缺陷的。
(二)渐进分析模式的不足
政策的渐进分析模式(incrementalist model)要求决策者根据过去掌握的经验,不断变迁才能实现政策内容的前后一致,强调以现有政策为基本的行动方案,结合现实情况对新旧方案从内容、形式和本质上进行修改和增减,在保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出台新政策。渐进分析模式关注政策的细节内容,政策目标较为清晰,决策者对每一个方案的可能后果都会做出评价,但却只考虑大多数方案中的特定内容,决策者需要经常对政策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分析和考察每个决策方案的优缺点,再结合新形势、新问题拟定和评价下一阶段的问题,不断循环往复从而确保政策的前后一致[2](p52-53)。
4.通过生活富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的效果要通过农民生活状况来体现和评价,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党和国家出台政策将农村社会稳定、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也纳入其中。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农民达到了富裕水平,才能说明我国已进入了小康社会,城乡居民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文化生活和政治权益的差距需要才能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础上不断缩小,为此,党和政府围绕提高农民富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扩大农民福利范围、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以此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另外,我国也积极实施农村社会保险政策,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保障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作为改善农民生活、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益补充。
前文我们也提到,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对语言产生了巨大冲击,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单纯地从两域映射来认知语义肯定是不足的,故将概念整合与隐喻结合才能为人体词意义的构建提供更全面阐释。
殿中富察氏正喝药,莲心伺候在旁,接过富察氏喝完的药碗,又递过清水伺候她漱口。方漱了口,素心便奉上蜜饯,道:“这是新腌制的甜酸杏子,主子尝一个,去去嘴里的苦味儿。”
(三)混合扫描分析模式的优点
宝石的产地同时也决定了宝石的价值,在彩色宝石的鉴定证书里特意标明产地一栏,可见产地对于宝石的重要。蓝宝石的产地在中国昌乐、泰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老挝、柬埔寨,其中最稀有的产地应属于克什米尔地区。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个主要的蓝宝石产地。
混合扫描分析模式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即从理性角度思考,选择更多的备选方案,寻找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又从渐进角度鼓励制定稳妥的行动方案,注重对细节因素的思考,保证了目标的一致性和认可性。混合扫描分析模式既强调理性的行动方向,又以渐进分析模式提供充分理论准备为依据,可以说,决策者力量、范围大小都要以理性和渐进两种分析模式的结合度为重要参考,才能发现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二、乡村振兴政策的混合扫描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农业发展、农村环境改善、设施完备、农民增收以及公共服务不断健全等,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仍然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与过去围绕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出台的系列政策有前后关联性,是过去“三农”政策的渐进发展,也是对“三农”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满足农民各项合理需求,从而探索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以提高乡村发展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促进新农业建设事业的深度发展,让广大农民更加平等地享受农村发展的福利,这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三农问题到新农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我国农村治理政策在调整和演进的过程中,既有渐进因素,也有理性成分,这是符合混合扫描模式的。
(一)乡村振兴政策的理性考量
党的十九大根据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今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内涵涉及农业生产、乡村环境治理、村民自治、农民生活水平、乡村文明等诸多方面,涵盖了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乡村振兴政策内容是对农村建设和全面发展规划的理性思考,强调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完善产业体系和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的更加繁荣,相对过去来说更加科学和全面。
秋冬季节不可过度洗手,也不要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手,应和体温接近,在37摄氏度左右为宜,最好使用流动水。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环境问题成为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的“村容整洁”已为“生态宜居”取代,强调在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减少农村污染,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政策提出“治理有效”,强调处理农村干部和村民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村民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健全农村治理体系,保证治理过程的完整有效,在此基础上使农民生活状态跃迁到发达水平,保证农民生活更加美满,乡村振兴政策还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生态建设和民主体系的变化不断调整乡风文明。
可以说,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治理政策将生活环境治理扩大化,不仅包括农村经济繁荣和生态建设,也包括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福利建设等方面,由单一的农村生产扩展到生活和生态的综合治理,这是基于农村社会变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light well with the appended armpit
1.通过产业兴旺推进农村的经济繁荣。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农产品、科技、机构和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种植的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和规模化,不断改良农产品生产的加工标准,实现农村产业的兴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实现农产品的规模经营效益,通过构建职业化农民队伍,实现农业生产质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目标;还能够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从而突出农业的生产地位,提升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农产品。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非是农产品的真正短缺,而是产品质量不高,价格竞争力低、可持续性差等方面,必须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鼓励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小规模农业生产,培育农民的自我主导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从理性角度出台了农业财政补贴标准、施肥和配方技术、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以工业化和城镇化拉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3](p80-85)。
2.通过生态宜居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乡村振兴的保证是通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具体包括村容整洁、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自然环境改善等方面。生态宜居要求以敬畏和顺应自然的态度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尽可能保留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保护农村生态系统,有效治理农村的环境污染,减少人为破坏,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农村的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将农业生产置于自然环境之下,降低能耗、安全生产,减少化肥和水利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农作物耕种的化肥污染和水利浪费,提高农村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除了保护农村土地和水利资源外,还要关注湖泊、草原、森林和空气质量等资源,真正还农村以绿水青山,拓展生活空间,增加生态服务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污染少、纯天然的农产品,还能使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4](p44-50)。
3.通过乡风文明塑造农村特色文化。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塑造农村特色文化,体现乡风文明建设,这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宜居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保障。乡村振兴政策强调构建农村先进文化,提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和诚信守约等传统优秀文化精髓,重视农村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体现乡风文明的与时俱进,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始终强调的重点。既要尊重和满足农民的个人利益,也要提倡维护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尊重经济发展理性规律基础上倡导生态建设,摒弃盲目建设和污染环境的恶劣行为。国家要发扬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鼓励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常态化,使之成为调节农民文化品位的主要内容,通过艺术下乡、不断挖掘最能体现乡村气息的文化艺术等手段,满足农民对现代文化的追求,在文化的渲染和带动下真正塑造反映农村题材和特色的乡土文化。
渐进分析模式对政策调整具有较大的影响,符合政策分析的程序和现实情况,认为政策制定者经常缺少资金、信息和时间,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某些能发挥特定作用的问题上,这些问题也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渐进分析模式显得过于保守和安于现状,往往忽视了社会领域的长期目标和激烈变革等因素。
农村社会治理政策是基于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理性思考制定的,由于农村发展存在诸多新问题,理性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要根据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等做出灵活调整,政策的执行也存在扭曲、替换、过时或利益冲突等问题,因此,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引入渐进决策模式,才会出现农村社会治理政策的演进和内容体系的扩大,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效果。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所涉及农村政策的调整和演变,正是混合扫描模式的现实体现和运用。
由于理性分析模式和渐进分析模式在实际生活中都存在局限性,政策分析专家和学者试图避免两种分析模式的弊端,寻求新的政策分析手段,而艾泽奥尼教授重点对这两种分析模式的优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扫描分析模式,从而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分析方案。
(二)乡村振兴政策的渐进调整
临床教学目标是从学生转向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是评价学生学习治疗的重要指标。妇产科学因实践性、专业性较强,女性患者对患病部位敏感性较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增加妇产科临床教学难度。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并且实现教学目的是现阶段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重点探究的内容[1]。目标管理从现代教育理论出发,分解教育目标,通过目标控制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兴的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在医院临床教学模式中使用广泛,规范医疗流程效果显著[2]。本次实验联合目标管理与临床路径,探究其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实验过程总结汇报如下。
师父小姐姐睁大她清澈的眼睛盯着星雨:“你想想春泥护花,花会长,我们的内力也会长。芙蓉并蒂,兰摧玉折,花语酥心……你多看看花,就自己明白了。”
对于以组织设备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制造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设备的能力特点来确定其最终的组织能力水平。在这种类型的制造能力水平中,人员作为辅助参与该组织过程。
1.“三农”政策的落实是渐进决策产生的基础。“三农”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涉及改善农业与农村发展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可以说,农业和农村改善是根本,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关键,城乡统筹发展是保证。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三农”政策的落实是农村决策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首先将广大农民纳入农村社会发展的轨道,着力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救助、农民城市流动和素质提高等问题;其次要注重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状况,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化,保证农村社会安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等;最后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工农业发展比例的失衡,政策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为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强调要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工业、第三产业与农业关系,将城乡统筹发展纳入农村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系。
近年来,“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瓶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政府积极出台政策调整、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将粮食产量、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纳入政策内容,深入解决“三农”问题。
2.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演进是渐进决策不断深化的保证。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随后,围绕新农村建设又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从内容看,这些政策都具有顺延性,体现了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渐进特点,符合农村治理渐进决策的过程。政策内容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紧密结合,强调在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
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政策是“三农”政策的延续,是结合新时期农村发展情况做出的调整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政策,对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民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强调农村物质建设的同时也强调了精神建设和生态建设,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融资渠道建设和农村旅游发展的思路,对农村事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具有导向意义[6](p10-12)。
3.乡村振兴政策的出台是渐进决策调整的升级。根据十九大精神,2018年2月4日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新农村建设政策基础上的又一次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要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的政策内容强调在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健全城乡融合体制,继续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实现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均衡配置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业农村优先保障的财政政策,加快农产品价格、水利和土地制度等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以保障农民利益为价值取向,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务。
近几年来,随着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华宁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培植实现新的突破、民生保障有了新的改善、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那个晚上我和王登佩一伙人打着电筒在红提园里忙到了大半夜,找出病因之后我又把喷洒药水的方子交给了老王,然后才给颖春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我已经到王家庄的红提园来了。颖春在电话中说,你到那里去撞鬼哟!我叫你去做的事你不做,那些农民杆子放个屁你就往他们那里钻,你以后不要回来了,跟那些农民杆子过生世算了。说完她就把电话挂断了。
十九大报告以“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三农”问题进行了新的部署安排,是对过去“三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必将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开创我国“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三)理性与渐进决策模式的比较
5.通过乡村治理提升农村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提升农村发展战略,需要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来实现。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已出台的政策始终以村民权益和国家利益相融的体系协调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清晰界定农民私有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关系,注重协调农民与合作社之间的利益分配,强调法律法规的普及来规范农民的行为。近几年的乡村治理政策关注农村的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禁止过渡开垦、养殖和放牧,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薄膜、不允许大面积焚烧秸秆等,构建农民生态补偿制度,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村民自治、法律治理和补偿治理三位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约束和规范农民个人、集体之间的关系,地方县乡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民及合作社组织的作用,密切农民与农村集体组织之间的关系,规范乡村治理格局[5](p1-7)。
三、乡村振兴政策实施的理性思考及调整趋向
乡村振兴政策内容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事业,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直接的助推力就是在适应农村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对农村社会治理需求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项目,改善农村风貌,将各类保障性要素向农业倾斜,形成体制健全、机制顺畅的政策环境。为优化农村社会治理政策体系,就要从理性角度深入思考,根据决策渐进性的特点调整农村治理政策,在继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基础上贯彻和实施乡村振兴政策,从以下方面调整乡村振兴政策的方向。
(一)建立农业农村优先保障的财政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政策要把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缩小城乡差距,中央到地方的财政支出都向农业农村倾斜,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获得稳定的财力保障,使收入增长法治化、制度化。为此,要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优先保障的财政政策体系,将专款用于农村水利、电力、耕地等农业发展设施,道路、桥梁、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场馆等公益性设施,即土地收益直接用于乡村建设,政府拨款或筹资用于乡村振兴的公益性或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采取财政资金的奖励、补贴、降息、补偿和专项基金等,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支持更多的社会资金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农业农村发展项目,在政策中强调资金整合,明确规定资金使用的方向和重点,有效发挥资金的效用。
为了扭转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外流或挪用,吸引更多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在政策中健全激励约束并重机制,强化金融支农比重,商业性银行涉农贷款应实行低息、无息或贴息奖励的措施,放宽贷款条件和比例,明确各类社会企业根据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和重点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如土地收益、农业生产技术引进及升级、涉农企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大型农机具和设施应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扩大及农村公益性住房建设等,做到专款专用。财政政策体系要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重要的财力保障,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2)测量方法:电动汽车第二排一个人坐,第四到第七排座椅不坐人,第八到第十排坐满人。测量第二、第五、第九排不靠空调处乘客头部的气体流动速度和温度。开始实验前,空调压缩机保持着停机状态,后部和前部区域都有乘客就坐,启动压缩机。
(二)建立保障有力和功能互补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政策要将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政策保险体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等都需要构建农村保险政策体系,而农业发展要以农业保险政策作为重要保障,这是农业稳定发展的支柱。乡村振兴政策中的政策性保险在持续推进粮食、蔬菜、蛋类和肉类等农产品价格稳定供应和质量达标的基础上,扩大保险试点、建立深度保险机制,建立政府奖励补贴机制,鼓励农村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保险体系;商业性保险要确保农民和农业农村建设投资者获益,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商业保险,农业保险以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和利息降低等方式,建立渠道广泛、制度保障、农民增收的保险政策体系,为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类投资者都能走向富裕服务,农业保险政策体系要结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短期稳定机制,为投资者获得稳定收入提供支撑。
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尽可能体现公平保障的原则,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务工人员获得同工同酬的工资收入,将所有参与农村生产建设、符合条件的投资经营者都纳入保险政策体系的范畴,不断提高其住房、教育、医疗等保障水平。探索股份合作制、订单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补贴制度,服务于农民的增值收益,重要农产品按照市场化改革建立收入补贴制度,深化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制度,完善集体经营的股份制合作,建立农民对集体资产的继承、担保和抵押制度,按照市场化并轨原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农民的持续化收益,实现农村发展体制高效顺畅、主体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7](10-15)。
(三)建立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农村生态补偿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政策要按照市场化要求满足各经营主体的利益,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建立可持续的资源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农村能够长效发展的根本。生态补偿意味着要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化原则,将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联系起来,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破坏程度给予奖惩。农村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由政府根据市场改革的动态采取有效的补偿办法,调节农村生态系统,避免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观念,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决定产业开发的格局。
农村生态补偿政策与过去农村发展政策内容体系要保持一致,围绕农林牧副渔几个方面搭建体系内容,一是搭建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不能一味地开垦重复性耕地;二是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退耕还林工作,建立护林员管理保护制度;三是建立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和畜产品挂钩的联动制度,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四是采取禁止过渡开采矿产、地下水等资源,采取阶梯式价格动态机制,限制开采和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五是构建湖泊等重点水域的休渔禁捕制度,维护渔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在禁止和休业过程中,由政府本着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优化的原则确立有效的补偿标准,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以减少消耗、提高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针对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情况实施补贴,调动农民等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建设进入生态循环模式,还农村真正的绿水青山。
(四)建立适应农村有序发展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政策涉及的根本和核心要素是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农村社会治理政策的本质内容,对农村长治久安、农民生活保障以及农业长效发展来说,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开发水平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农村有序发展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就要让土地等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并得到合理流动,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用。政府应鼓励土地的所有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合作社、社会资本等以租赁、联营、入股、转让等形式,建设农村集体经营用地,除了传统的农业耕种外,在保证土地数量基本平衡、质量基本对等的前提下,探索和开发建设性用地、经营性用地、公益性用地等,重点发展乡村产业和文娱项目,实现土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激活农民对住房、生产建设和公共文化娱乐项目的土地使用权。
坚持按照土地所有权划分和占有明晰的基础上,探索和挖掘农民土地利用的有效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首先保证农业农村发展用地的比重,将其用于支持乡村产业的发展,再通过整理乡村宅基地,以节约整合转向建设用地,用于支持农村的新产业。政策的深入贯彻也要继续扩大农业用地的范围、比例和规模,合理配置建设用地,以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为基础,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整合利用的政策体系[8](p72-74)。
(五)建立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政策的关键要留住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构建有效的农村人才梯队。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始终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吸引、挖掘和留住人才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心,需要通过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才能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队伍状况,政策体系应包括政府支持、教育培训和规范管理三个方面,政府采取支持性态度,深化农业农村科研成果权益改革,鼓励农业科研人员通过兼职渠道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科技服务,调动农业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制度搭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通过制定政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懂经营、会管理、素质高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其贡献度和效果等开展职业农民的评价机制,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性,为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活动提供优越的环境和服务,建立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的良好环境[9](p24-26)。
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必须热爱农村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经营环节,懂得农业管理和研发技术,为了留住人才并发挥其能力,服务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就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根据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人才的紧缺性、服务的专业性以及方向性等建立对优秀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主实施考核评价导向,根据人才需求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设备保障、技术保障等,解决农村服务的后顾之忧,发挥其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长期优势。
(六)建立农民为主体良性互动关系的政策协调体系
乡村振兴政策要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协调农民与土地、农民与农村社区以及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经营制度,深化土地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正确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保障,可以说,该政策的内容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地“三权分置”后,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建立农民与土地良性互动关系方面的重要举措,要继续通过政策保持农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确保政策的理性过渡和渐进衔接,在此基础上实现耕地、林地、草原承包和经营权的分开,加速土地经营权流转速度。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必须保障农民的财产权,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封闭的农村社区走向开放,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大,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会在互动交流中得到磨合,客观上发育出多元化的村民自治组织,需要协调农民与社区的关系,城乡分治逐渐过渡到城乡共治,围绕城乡双向交流,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需要鼓励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并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和城市公共资源“下乡”,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构建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和谐关系[10](p32-36)。
总之,从政策的理性思考和渐进演变来看,农村治理政策必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分析,才能制定符合农村状况的政策体系,要遵循农村治理政策的渐进演变规律,在不偏离方向的前提下,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的目标一定能在全新战略高度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2017(12).
[4]李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J].求索,2017(12).
[5]钟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6]龙星良.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7]徐俊忠.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J].经济导刊,2017(12).
[8]张晓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J].人民论坛,2017(11).
[9]张天佐.关于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24).
[10]朱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19.04.01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19)04-0076-07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外宣资料翻译的策略研究”(18JK0265)。
作者简介: 李永生(1979—),男,内蒙古包头人,渭南师范学院东盟博仁财经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 梅瑞祥
标签:乡村振兴论文; 农村治理论文; 混合扫描模式论文; 政策优化论文; 渭南师范学院东盟博仁财经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