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工人的人身安全、单位投资效益以及单位形象。建设单位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主要参与者,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责任。本文从建设单位的立场出发,对施工全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整体化的综合分析,对其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细节把握、风险预防,最终整合出最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
关键词:建设单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也就是建设单位借由理论和经验,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检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基础施工安全管理部门作为建设单位的重点部门,因此,该部门成员必须要熟悉并严格管控施工进程,不断增加工程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增加工程的安全效益。
1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与管理中的职责
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建设单位的安全施工职责的明确定义,但是有文件指出了建设单位的相关职责。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工程安全防范工作,完善施工准备,做好现场勘察,在进行施工前准备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加强与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联系,确保做到提前向勘察施工现场以及设计施工图纸的人员提供准确而完整的数据资料。包括图纸会审和设计会审等,并以工程安全问题为重点加强会审。要严格审查参建单位的资质,并签订安全施工协议。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循基本的建设流程,必须按规定办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注册证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还承担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职责,通过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效益。
2强化建设单位的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2.1仔细核查施工单位的相关安全资质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承包单位有时需要转包所承包工程中的特殊工种,因此,在目前我国进行施工建设时,临时增加分包队伍与临时工的次数不断上升,给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增加难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安全管理的标准。为了降低承包单位在进行工程分包或是增加包工队伍、临时工时出现“以包代管”的风险性,发包人不仅要核查相关人员的证件证书以及最近三年的安全施工记录,还要通过动态方式核查各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安全意识,施工部门的防护设施以及安全工具的配备情况等 ;审查具有两级机构以上的承包方管理机构需要提前进行安全人员的配备,再对管理制度进行静态评估。在施工期间也需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不定期的动态复检。如果发现二次检验不合格等情况,即可要求限期整改,如果整改之后仍然达不到要求,就可以提出终止合同,并要求按合同条款补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损失。
2.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安全管理工作才可以顺利展开,以不断增加建筑工程安全系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设单位要设立施工的安全标准,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把安全放在首位,并提前对风险进行预防,提高施工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其次要坚决落实安全责任制,这是为了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任务,并将安全生产职责划分下发给各项目的相关人员,并落实奖惩机制,如施工人员符合安全标准并能够积极主动承担任务即可得到奖励,反之,受到惩罚;还要对风险进行预防且预备应急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控,并及时处理安全问题。必须保证工人签订安全协议,承包方中标后,建设单位必须和承包方签订安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彼此的责任、义务,以便避免发生不良事件时两方所出的费用出现纠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严格审查承包方的开工条件
核查承包方参与施工的技术、措施以及施工现场的相关专职安全人员的任务落实情况;查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身份证以及相关资质;检查施工设计等是否符合审批标准;核查相关工作人员是否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基础的安全培训等;核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工器具、防护设施等安全设备的配备情况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环境等,要确保承包方满足工程安全施工条件之后,才能开工建设。
2.4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差较大,而且随工程调整而流动性也极大。部分技术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除了要增加承包方的安全培训,建设单位负责人也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的不同对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定制化的科学化安全培训。要加强对施工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含专项的安全技术审核制度。建设单位要全面把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统一协调安全管理工作,要联合施工企业做好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的检查,严格进行班前班后检查,并完善安全培训工作体系,包括安全生产教育的定期培训系统和新工人上岗前的专业安全培训系统等,从根源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5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力度
建设单位可以建立微信工作群,把相关的参与各环节监管的管理人员以及进行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加入群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随时发布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的违规违章行为以及施工现场的脏、乱、差等状况的图片和小视频,监督相关管理层级和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施工现场工程质量、避免出现风险问题。施工单位需要着重关注施工方的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静态以及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不应只存在某施工环节,而是存在于施工的全过程,此外,还需要对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行为考察。如出现违章的安全行为,必须勒令限期修改,如修改后仍不符合标准可要求停工或撤换。且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损失都必须由承包方承担。以不影响工期为标准,根据施工人员的工作日程安排安全行为汇报,再把各环节员工施工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以及奖惩行为向上汇报,使建设单位的领导部门、管理部门明确各阶段的安全施工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决策方案,并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做出的风险行为提出警告,使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安全信息的交流、反馈与教育。
2.6加强对工程安全防护及安全监控管理费用的控制
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可以把工程的安全防护和相应的费用列入招标文件中。在现实施工时,施工企业必须按标准完成招标文件中对于安全防护措施的要求,建设单位满意后再发放安全防护及安全监控管理费用。如直接发放此费用,不能提高施工单位对于安全措施的重视程度,也不能确保该费用的专项使用,容易引发上述出现的“以包代管”等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联合监理单位时刻对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可以暂缓支付该部分的费用,待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再行支付。
3结语
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对施工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的工作,安全管理是对全体工作人员、整个施工流程进行的全面管理,必须增加安全事故管理人员的巡回检查力度,发现风险因素及时解决,提前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建设单位同时还要监督各承包方加强自检、互检、专检的责任力度,不断提高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建设单位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不止要对技术有要求,还需重视经验和应变能力。在建设单位管理过程中,不但需要使用指挥权以及管理层面的优势,还必须协调好各方关系。在管理时,不能单纯依靠人员的管理,还要坚持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新方法、使用新技术,不断完善安全管控模式。
参考文献:
[1]熊海军.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5)
[2]燕毅峰.刍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OL].河南建材,2018(06)
[3]朱文锋,徐韶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18(22)
论文作者:陈洁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建设单位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承包方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