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价格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_价格机制论文

用价格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_价格机制论文

利用价格机制 调整产业结构——对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结构调整论文,机制论文,理论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93(2002)04-0005-09

产业结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健康增长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央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工作的主线。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呢?理论界大多认为只要有了好的政策并不断加大这些政策的力度,就能顺利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我不认为上述论点具有合理性,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力量不是政策,而是价格。本文的分析将表明,价格的变动将诱导或迫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不断调整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只有充分利用价格机制,才能有效地实现中央提出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健康增长的目标,且不需要政府付出太大的成本。

一、对产业结构和结构调整的重新解释

为了说明本文的论点,我们应当重新理解产业结构和结构调整的涵义。过去我们在分析经济结构时依据产品的用途把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划分为三大类产业。第一类产业为种植和养殖业,它主要为人们提供食品或食品原料和部分衣物原料。第二类产业为制造业,它主要为人们提供除食品和部分衣物原料之外的其他用品和生产这些用品所需要的设备、工具及其他投入品。第三类产业是为人们生活或生产提供服务的产业。这种分类虽然对有些研究,如现有产品和资源的分布状况有价值,但不能明确体现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本文目标是分析产业结构变动或调整的趋势,传统的三大产业的分类显得很不适应。第一产业虽可以看成是稳定的产业,但第二产业就不同了。当前,在中国制造业属于扩张的产业,而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则已成为稳定的产业,不属于扩张产业。在美国服务业已成为扩张的产业,在中国服务业还够不上扩张性产业。同时在传统的三大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的内部都有衰退的行业、稳定的行业和扩张的行业。因而本文的分析不采用传统的产业分类方法。

所谓产业结构,就是由生产资源的投入结构所决定的产品的生产结构。一国的产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中生产的所有产品(包括服务)的种类及其数量关系。产品结构取决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资源在各种产品生产中投入的数量。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是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最终是由需求引导的。若某类产品需求不再增长,那么厂商就不会再增加这类产品的生产,其产出量将保持稳定,投入于该行业的生产资源也不会再增加。若某类产品需求萎缩,厂商就会减少或退出生产,该行业的资源投入和产出量亦会相应减少,甚至会停止生产。如果某类产品需求扩张,投入到该行业的生产资源就会增加,其产品的产出量将以相应的幅度增加。因此,从变动的趋势上来看,生产第一类产品的行业将保持稳定,生产第二类产品的行业产业将逐步衰退,第三类产品的生产行业将迅速扩大和发展。如果从产业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势出发,我们可以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需求不再扩大的产品、需求萎缩的产品和需求扩张的产品。

结构调整,就是要稳定第一类产业,即需求不再扩大的行业的要素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压缩或淘汰需求萎缩行业的资源投入量和产品生产量,增加需求扩张行业的资源投入量,扩大这类产品的产出量。

结构调整,实际上是指资源的重新配置,就是要根据各种产品的供求关系,来调整各个行业的资源投入数量和产品的生产(即供给)数量。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都会灵敏地反映在价格上。供给或需求的变动会引起价格变动,而价格的变动必然使生产资源的投入数量发生变动,进而导致产品产出量的变动。价格机制既能压缩需求稳定的行业的过剩产出能力和产出量;也会迫使需求萎缩行业中的生产资源退出,从而淘汰这类产品;同时还会迅速扩大需求扩张行业的资源投入量和实际产出量。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价格机制有效地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

二、利用价格机制压缩必需品行业的过剩产出和产能,实现这类行业的供需均衡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食品、纺织品、服装、一般日用品及煤炭、钢铁、普通机械等等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必需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这些产业的迅速扩张,使其产出量和供给量大幅增长。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上述必需品行业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短缺的状况,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此时,这些行业的结构是合理的,有效率的。但是,90年代初期的进一步扩张使必需品的供给与需求失去了平衡,导致了90年代后期严重过剩,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因而压缩必需品行业的过剩产出和产能,就成为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场和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且不需要政府付出太大成本。

消费者是以MU[,1]/P[,1]=MU[,2]/P[,2](注:MU[,1]——必需品的边际效用;MU[,2]——其他物品的边际效用;P[,1]——必需品的价格;P[,2]——其他物品的价格)这一公式,即每1元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办法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的[1](P679-681)。如果必需品市场和其他物品市场都达到了均衡,必然有MU[,1]/P[,1]=MU[,2]/P[,2],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目标。而在必需品行业失去均衡,供给过剩的情况下,要维持过剩的产出能力和供给量必然要求消费者增加对必需品的购买。根据效用递减规律,增加的必需品只能给消费者带来较低边际效用,导致MU[,1]降低。若必需品的价格P[,1]不变,则必然出现MU[,1]/P[,1]

但是,必需品价格P[,1]的降低必然导致该行业的亏损。根据生产者均衡原理,在竞争的条件下要使一个行业长期维持某一产出能力和产出量,必须满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等于最低平均成本,即P=MC=AC这一条件。若价格降低的同时边际成本MC和平均成本AC也相应降低,则P=MC=AC仍然成立。但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降低是以投入于该行业的要素的报酬降低为前提的。要降低成本必须降低要素的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当各种要素(资本、土地、劳动等)不论被投入到哪个行业都能得到大体相等的报酬时,要素的配置才能达到均衡,才不会出现要素的转移。但是,在必需品过剩的情况下,投入于该行业的要素的报酬如工资、利润(资本的报酬)、租金等已处于甚至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不可能再降低。因而成本没有进一步降低的余地。在MC和AC不可能再降低时,P的降低必然导致价格低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该行业处于亏损之中。惟一的选择是减少产出能力和产出数量。可见,必需品行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会自然而然地压缩过剩的产出和产能,使资源避免向需求量已不再增加的行业流入。

对于传统的必需品生产行业,上述的市场运行规律和价格趋势还有其他更深刻的意义。

其一,它只淘汰落后的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源使用效率。供给过剩时肯定要压缩多余的产能。但是,没有哪个企业会主动压缩自己的产能,更不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退出经营。因而压缩产能的过程不会是“和平”的。究竟谁应当退出?市场会作出最好的选择。在过剩时期为了争夺有限的销售量,企业之间必然展开价格竞争。低效率企业具有较高的成本,价格走低使其难以生存,自然会被淘汰出局。这时行业的产出将全部由高效率企业提供,资源使用效率必定大幅提高。

其二,它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如果有了高昂价格,企业肯定就有丰厚的利润。这时企业往往热衷于数量扩张,不会注重技术进步。而供给过剩时期的价格趋势则迫使企业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说,在市场经济中需求膨胀,价格上涨,往往导致低水平的数量扩张,而供给过剩时期的价格走低趋势则促使企业注重质量和效率。

其三,它促使必需品行业实现规模经营。如果一个行业维持高昂的价格,就必然诱使大量的低效产能进入,价格越高,低效率企业越多,行业的生产分散在为数众多的落后企业手中。而价格走低的趋势迫使落后企业退出,行业生产才能集中于少数高效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市场机制和价格趋势所必然导致的上述三种结果,是政府长期追求的目标。政府也曾以各种手段实现这些目标,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但是,按下葫芦瓢又起,有些方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市场和价格机制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且不需要政府付出太大成本。

三、利用价格机制淘汰劣质品,增加优质品,优化产品性能和质量结构

当前我国每一个行业几乎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性能质量低的产品大量过剩,而性能质量高的产品却严重不足,依赖进口。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地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和产出的增长。因此,增加性能质量高的产品的产出量,淘汰性能质量低的产品及其产能,实现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五”计划提出的结构调整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实现这一目标同样要依靠市场和价格机制。

人们购买消费品的目的是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但劣质品的效用很低,人们花在劣质品购买上的每1元支出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即MU/P必定大大低于同类用途的优质品。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拒绝对劣质品的购买。厂商对投入品的需求取决于该投入品给他带来的边际产品多少。劣质投入品的使用只能给厂商带来较少的边际产品,厂商必然会拒绝对这类产品的购买。消费者和厂商的选择自然会压缩以至淘汰性能质量低的劣质品产出量和产出能力。相反性能质量高的优质消费品或投入品将使购买它的消费者或厂商的每1元支出获得较多的边际效用或边际产品。消费者或厂商必然会增加对这类产品的购买,其需求量呈现自发扩张的趋势[2],企业的销售收入将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优质品的厂商会增加投入和产出。

另外,在产品性能质量提高时,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因而短期内具有较高的价格。同时,由于该行业仍处于过剩之中(在劣质品生产者还未退出或未完全退出时),生产性能质量高的产品的企业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劳动、原材料等投入品,因而成本较低。高价格相对于低成本可以使企业在短期中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会诱使生产优质品的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资本市场也会对这类企业的良好绩效作出敏感的反应。不需要政府命令,银行会主动增加对这类企业的贷款;不需要进行夸张性或虚假的包装,这类企业就能顺利进入证券市场融资,从而为生产优质品的企业扩大产出提供有效的资本支持。(这时企业不应留恋高价格,而应迅速降低价格。降低价格一方面会大幅度扩大优质品的需求和销售量,并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总量。另一方面能阻止其他企业大规模进入,巩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否则高价格和丰厚的利润必然引诱大批企业进入,造成优质品的供给过剩,带头企业将遇到激烈竞争,价格会跌至边际社会成本之下,企业从盈利变成亏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大幅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

四、利用价格机制扩大支柱产业的产出量

通常被人们称为“享用品”或“奢侈品”的产品往往就是第三类产品,即需求扩张的产品(注:部门内部贸易理论的创始人林德(Linder)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与转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或奢侈品移动。这种新的需求使该国生产者加紧改进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以扩大供给。技术进步、规模效益以及产出(即供给量)的迅速增加使这类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大幅下跌,而价格的降低又进一步扩大了需求和产出量,从而使这类产品成为该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扩大这类产品的产出能力和产出量。

当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效用评价很高时,他们花在该物品上的每1元支出将给自己带来比较高的边际效用。这种物品常被看成是享用品。享用品会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消费偏好,而最初的供求关系和高昂的价格却只能使极少数高收入者购买和拥有它。于是这类产品又被称为奢侈品,拥有它就成为富有或身份地位高贵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的洗衣机、电冰箱、彩电,90年代初期的空调、电脑、电话,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的汽车等,都曾被中国居民视为享用品或奢侈品)。这种社会心理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它的消费偏好。强烈的消费偏好使享用品或奢侈品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收入增加时,人们将把新增的或节余的收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用于他们强烈偏好的产品的购买,使这类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扩张的趋势。[2]然而,理论研究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收入的增长是长期的、缓慢的,因而,这类产业的迅速扩张不可能依赖收入的缓慢增长(注:在市场经济中居民的收入取决于产出。根据一般规律,产出的增长是长期的、缓慢的,而收入的增长比产出的增长还要慢。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是美国经济增长比较快的时期。然而即使在这一时期,即1902-1929年,美国的GDP从486亿美元增长到1031亿美元,27年中增长了1.2倍,年均递增3%。1905-1929年美国制造工业的平均周工资从14.5美元上升到25.3美元,24年中增长了0.75倍,年均递增2.5%。而1904-1929年美国的汽车登记数量从5.53万辆增加到了2646.92万辆,25年中增长了486.4倍。美国的汽车业的增长没有依赖和等待收入的缓慢增长。)。那么,这类产业的扩张究竟依靠什么呢?同样依靠价格机制。价格机制越健全,越有效,阻止价格竞争的障碍越小,这类产品扩张越迅速,结构调整的步伐越快。

起初,支柱产业的产出量很小,其供求关系使这类产品的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即P>AC>MC,产生了正数值的利润。在利润的诱惑下,厂商必然增加生产资源的投入量,以扩大这类产品的产出能力和产出量。价格与成本差距越大,利润越丰厚,对厂商的诱惑力越大,他们扩大资源投入的动机越强,该行业的产出能力和产出量扩张得越迅速。随着产出和供给量增加,该行业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持续走低。而价格降低必然迅速扩大其产品的需求和销售量。需求和销售量的增加又会诱使厂商扩大投资和产出量。投资和产出量的扩大又会使价格进一步降低……支柱产业将在上述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实现产出的迅速扩张[1](P316-324)。当P=MC=AC(或接近于这种状态)时,支柱产业实现了最优均衡,其产出量达到最大最优的规模[1](P807-808)。

五、支柱产业的价格趋势和产出扩张是不可阻挡的

由于支柱产业的扩张是在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或接近于这种状态)(注:P=MC=最低的AC是理想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最优均衡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经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空调以及当前的汽车等行业都曾有一百多家甚至更多的厂商进入,大体接近于完全竞争。虽然某些行业由于充分竞争,产业组织已发生变动,逐步走向寡头制,但是正像鲍莫尔所说的那样,只要允许自由进入,即使一个产业部门只有几个生产者,也足以使价格接近边际成本(参见拙作《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根本出路》,《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因此,充分竞争将使支柱产业接近于P=MC=AC状态的判断,符合中国支柱产业成长的实际。)中实现的,其结果必然导致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距缩小,利润率降低。因而,支柱产业产出扩张的过程常常遭到迷恋于高昂价格和暴利(高利润率)的先进入者(即较早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商)的抵制。(注:我们的厂商想扩大需求和产出,但却不愿降低价格,抱怨和阻止价格竞争。当高昂的价格和暴利引诱竞争者大批进入,价格竞争不可免时,又呼吁政府制止“重复建设”,阻挡竞争者的进入,以维持对这种产品的垄断。如果高昂的价格得以维持,我们将如何扩大需求?若需求不扩大,这类行业的产出量将如何增加呢?)但是,只要P>AC>MC,只要有丰厚的利润,竞争者的大批进入和这类产业的迅速扩张是不可能被阻挡的[3](P220)。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当前需求扩张的行业不属于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行业的厂商能有效地阻止竞争者的进入,但是中国当前扩张的行业或支柱产业,如空调等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电子信息、汽车等,大多不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从技术上看,行业的市场类型,即一个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或垄断性行业,是由该行业的生产函数或成本曲线的趋势决定的。若一个行业的厂商的MC和AC曲线持续向下倾斜,而不呈U形,那么该行业就属于自然垄断行业。而上述行业中除了有线电话外(即使有线电话也受到移动电话、网上通讯的竞争,而不具有完全控制市场的能力)其他产品的MC和AC曲线都呈U形,都不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因而最早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商不具备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的条件。

其二,中国最早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商不具有法定特权。如果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商是该产品的发明者或首创者,那么他将获得对该产品的法定特权,如专利权。在法定特权的保护下生产者具有垄断地位,拥有控制市场的力量,能有效地阻止竞争者的进入。但在中国最早生产上述产品的厂商,其制造技术都是从外国引进的,并不拥有工业产权,因而也不具有阻止其他企业进入的法定权利。

在不具有垄断和控制市场能力的条件下,最早生产的厂商如果不迅速降低价格,大规模扩大销售和产出量,那么高昂的价格和丰厚的利润必然诱使竞争者的大批进入。(注:厉以宁教授指出,一概不准重复建设的观点是错误的。(参见《一概不准重复建设是错误的》,《经济研究资料》2001年第1期)他的这一论点颇有见地。因为,重复建设是一条经济规律,结构调整在一定意义上是借助这一规律实现的。即使在80年代的“计划为主”时期,我们也没有能够阻止住暴利行业的大规模进入,没有阻止住所谓的“重复建设”。不过在“计划为主”时期,进入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实现的。当某一地方或部门生产出暴利产品后,其他地方政府考虑到当地的利益,如上缴利税、居民收入、就业等,也要到中央政府去争取同样的项目,结果总是成功的。于是我们有了几十家电冰箱厂、洗衣机厂、电视机厂……而今天,进入则是通过市场选择实现的,我们又有了几十家空调、几十家手机、电脑生产厂,还有一百多家汽车厂,上千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说,只要有暴利,就必然有“重复建设”,这是一条规律。无论先进入者还是政府,都不可能改变这一规律。要避免“重复建设”,先进入者须放弃暴利(高利润率),尽快把产量增加到P=MC=AC水平。但先进入者往往不甘心这样做。)竞争者的大批进入使该行业的生产资源投入量大幅增加,从而迅速扩大这些行业的产出能力和产出量。当这类产品为大多数人拥有时,P>AC>MC的状况就会消失。这类产品就从高贵的奢侈品变为普通的消费品。于是这类产品的生产行业达到P=MC=最低的AC的状态,实现了最优均衡。在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中,生产者实现了利润(生产者剩余)最大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整个社会获得了最大福利。当这类行业的产出量处于P=MC=最低的AC时,上述循环,即该行业的产出扩张就会停止,进入稳定期。于是,这类行业就从利润丰厚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变为仅能获得平均利润(马克思语)的一般生产行业。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正是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实现的。

六、P=MC=AC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上述分析告诉我们,在价格机制的运行中,在P>AC>MC走向P=MC=最低的AC的过程中,支柱产业实现了产出的增长和产能的扩张。一些学者把这一过程称之为通货紧缩,并把它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大敌。这种看法根本不具有合理性,甚至有些荒谬。为了说明这点,我们必须弄清上述过程究竟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什么?

1.推动社会总产出的迅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第一类产业,即必需品生产行业只能保持稳定,不会有多大的增长(这类行业的产出增长通常都是由支柱产业扩张带动的)。第二类产业,即衰退行业的产出量只能减少,根本不可能增加。因此,任何时期的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都是由支柱产业实际产出量(而不是货币或名义产出量)增长拉动或决定的。因为,支柱产业的需求扩张必然引起这类产业实际产出量的大幅增长。产出和销售的增加又通过加速效应引致投资以加速数扩张。投资的扩张又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总需求和实际总产出的增长(而且是以乘数的规模增加)。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增加进一步带动社会总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以加速数自发扩张……中国经济将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一轮健康的高增长期。(我在另外两篇论文[4][5]中曾较为详细的论证过价格变动趋势与中国经济健康增长的关系,这里不再进行更多的具体分析。)

2.就业增加。扩大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中就业取决于实际产出。阿瑟·奥肯提出,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数量相关关系。产出下降时厂商需要的劳动投入减少,于是一部分人失去工作岗位。相反,实际产出的增加将使就业以相同的幅度增加。在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中,支柱产业的迅速扩张首先会使这类产业中的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另外,支柱产业的扩张还为稳定的产业(即一般资本品和其他投入品,如设备制造、建筑业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创造新的需求,使这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得到利用,避免失业进一步加剧,稳定这类产业的就业。

3.收入增长,差距缩小。国民收入(它等于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各种居民税前收入的总和)与实际总产出变动呈正相关的关系,并保持同一比例。如果实际总产出增长,那么居民的各种实际收入肯定会增长。在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中,支柱产业的迅速扩张使实际产出大幅增长。这必然使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各种居民的税前收入以及可支配收入以较大的幅度增长。

另外,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还会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供需不均衡是造成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的报酬或价格,如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于要素所能生产的边际产品价值,即:

要素的报酬=边际产品价值 (1)

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的价格×边际产品的数量 (2)

公式(2)中的第一个变量,即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数量取决于要素自身的素质,如劳动的技能或熟练程度、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等。而第二个变量,即边际产品的价格则取决于这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若某一行业供给过剩,它的产品的价格必然低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即PMC。供给不足必然使投入到这些行业中的资本、劳动、土地和其他资源的报酬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在支柱产业扩张的过程中,短缺和供给不足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P>AC>MC不断得到纠正。当这些行业的供需量最终达到均衡,P=MC=AC实现之后,投入到该行业的要素的报酬将处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各行业的平均收入趋于均等化。社会福利达到庇古所说的最优状态,实现了收入的最有效率的分配。

4.消费水平提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的物品或劳务的数量增加。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货币收入的提高,居民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就会相应增加。但是,如果消费的物品的种类不变,那么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物品和劳务的增加将使人们享受和满足程度下降。如果他们对现有物品的消费数量达到了最大满足的均衡,即P=MU,那么再增加这些物品的消费数量反而会使他的总效用减少。因此,单纯增加物品的数量在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的作用是有限的。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所消费的产品结构的变化。当现有产品消费上的需要已经满足之后,只有在获得了更为偏好的新的产品时,人们的满足程度和消费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当前,城镇居民对汽车、住宅,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具有强烈的偏好,只有在他们得到了这些物品时,消费水平才能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但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严重阻碍这些物品进入居民家庭。在支柱产业从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中,一方面,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这类产品的产出量迅速增长,价格大幅下降,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差距会很快缩小。于是,储蓄的期限大大缩短,居民购买他们的偏好的物品和实现消费升级的时间大大提前,消费水平在短期内大幅提高。

5.先进入者的暴利消失,但企业和整个支柱产业的利润总量将达到最大化。先进入者的暴利消失是支柱产业价格机制运行(即从P>AC>MC走向P=MC=AC)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后果。这一后果是价格竞争(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是通过价格竞争实现的)遭到非议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一些学者常以彩电和其他很多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使这些行业的利润率下降,或进入微利时代为例,告诫人们价格竞争是“恶性”、“无序”、“低层次”的竞争,其“不良后果”是导致行业利润率下降。厂商从自身利益出发,维持垄断反对其他厂商进入和价格竞争,尚在情理之中。但上述观点出自一些经济学者笔下就使人不可思议了。在P>AC>MC时,已进入支柱产业的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但资源配置处于无效率状态。消费者由于供给不足和价格过高不能得到他们强烈偏好和需要的物品,难以实现效用(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目标。其他厂商不能进入,他们的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源被迫闲置,或被使用在效率和收益率很低的行业。在P>AC>MC走向P=MC=AC的过程中,尽管先进入厂商的利润率降低,但它生产这种物品的总利润量却在增加。后进入者的资本从利润低的行业或无利润的闲置状态进入利润率比较高的支柱产业,将使其利润率明显提高,利润总量较大增长。先进入者和后进入者的利润总量的增加将使整个支柱产业的利润总量达到最大化。因此,少数先进入者的暴利(高利润率)的消失将导致整个支柱产业利润总量的最大化。

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这样说,价格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制度,无需中央的指导,不需人们相互对话或相互喜好,就能调动千百万人的活动,从而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6](P18-29)如果我们像有的学者那样根据供需双方的喜好(国内学者大多根据供给者,即厂商的喜好)评价价格变动趋势,并迎合落后且不思进取的厂商的狭隘的利益要求,采取措施制止重复建设,反对价格竞争,阻止通货紧缩,那势必抑制价格机制的有效运行,结构调整和实际产出增长就会遇到严重障碍。

收稿日期:2002-03-06

标签:;  ;  ;  ;  ;  ;  ;  ;  ;  ;  ;  

用价格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_价格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