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110kV输电线路分布较为广泛,通常配备有防雷设备,具有一定的抗雷击能力,但是现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110kV输电线路一般处于山区内,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110kV输电线路的建设位置较高,线路设施不完善,这样的
电力系统建设情况很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导致110kV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等现象,从而出现大范围停电,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目前常见的110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运维管理,使110kV输电线路在雷电天气中也能够正常的运行。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运维管理
一、110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
1.1架空绝缘避雷线
作为对110kV输电线路采取的防雷措施中最常见的一种,架空绝缘避电线在我国绝大多数架设的110kV输电线路上均被采用。其具有两方面的优势特点。一方面,由于其能够直接架设在输电线路上,避雷线在出现雷击风险时能够实现有效对雷击进行拦截,防止其对正常的输电线路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避雷线引导雷电流向大地,有效避免输电线路因受到雷击而出现的输电中断的现象。我国的架空绝缘避雷线技术主要通过降低接地网的电阻、采用双型避雷线保护角两种措施实现最佳的防雷效果。采取复合型接地的物理方法以及对土壤导电率控制的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接地网的电阻,实现较好的引导及释放雷击效果。
1.2 安装避雷装置
我国110kV输电线路广泛分布在地形复杂、地势高的山区,加上线路塔架高度较高的现实情况,在雷雨天气下,输电线路受到雷击的风险会由于土壤电阻率改变的影响而大大增加。这对110kV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架设110kV输电线路的塔架时,根据塔架建设的高度采用相应的避雷装置,如在塔顶安装绝缘效果好的材料等。以此提高复杂地段输电线路的抗雷击水平,减少其雷击次数,保证110kV输电线路的正常供电。
1.3架设地线
作为输电线路上与大地相接的导线,架空地线可通过对输电线的屏蔽作用以及两者的耦合作用,达到良好的避雷和防跳闸的效果。尤其在接地电阻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增加架空电线与导线的耦合作用可大大降低绝缘子电压,实现降低雷击跳闸的概率,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的应用中,架空地线常常会架设在遭受雷击几率高的地区,以达到对雷电的有效分流及良好避雷效果的目的。
1.4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
闪络现象是指绝缘子附件空气击穿而出现绝缘子表面电压释放的现象。通常情况下,雷电击中后输电线路架设塔塔顶的承压水平会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电力配送中断的后果。由于雷电打击对线路的影响时间十分有限,闪络现象的出现能够使输电线路遭遇雷击后恢复架设塔塔顶的承压水平,自动重合闸装置能避免出现跳闸等输电线路故障,极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以及输电的可靠性。
二、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措施
2.1实施精益化管理措施
对于110kV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要结合工作要求和需求,做好相应的工作。在夏季雷电高发时节,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需要做好预防性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湛江市某区供电公司为例,组织运检部输电运维班按照输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要求,对辖区内输电线路进行接地网抽样开挖检查和接地电阻测量,进一步掌握线路运行基础数据,预防、消除因雷雨多发等天气状况带来的安全隐患,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运维检查,完成了管辖区域内的110kV输电线路接地电阻测试以及检查工作,为夏季雷雨季节线路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湛江地区地形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多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发生暴雨雷电或者其他灾害性气候。由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比较高,会使得输电线路遭受雷电袭击。基于此,要全面了解和掌握110kV输电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掌握接地装置运行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线路抗雷击的能力。在雨季来临前,组织运维工作人员,对接地网,采取抽样开挖检查以及接地电阻测量工作。
2.2做好特巡维护工作
对于110kV输电线路,采取运维管理措施,要做好雷雨发生时的特巡维护工作。当发现特大雷雨天气时,要及时组织运维管理人员,针对管辖范围内的输电线路,进行检查。若发现输电线路产生了雷击跳闸故障,则需要及时采取故障处理措施,提升其抗雷击的能力。对于运维管理部门来说,夏季高温时期,运维管理工作量较大,若突发雷电天气,引发110kV输电线路故障,要及时响应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处理。基于此,为了保证突发事件得以有效处理,需要提前制定夏季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方案。在制定时,要结合本地区雷电发生的特点,了解处于雷电高发区域的输电线路,做好预防措施,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2.3加大运维工作投入力度
目前,110kV输电线路架设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线路运维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加,为了全面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此,要加大运维工作投入力度,引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支撑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在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技术和设备包括红外测温装置和无人机技术等。从行业情况来说,部分供电公司引用了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运用无人机技术,替代运维工作人员,开展危险的运维检修工作,不仅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输电线路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对于供电公司来说,为了全面提高用电服务的质量,增加企业运营的效益,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提升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水平,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进而降低110kV输电线路故障停电率,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做好线路故障消除工作
运维检查工作的开展,目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问题处理,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比如,对于杆塔的检查,若发现损坏情况,要及时更换,提高其抗雷击的能力。对于容易发生雷击或者雷击影响较大的区域,要加强线路避雷器在此区域的应用,根据杆塔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杆塔降阻改造,降低接地电阻。
三、结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信息时代中,对技术的应用无疑是对工程建设的另一重保障,将BIM技术用于修建大坝泵站中,能够对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工程的建设兼具安全性和稳定性,使我国基础设施的建立更加完善,进而为我国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支持,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敬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1542-1543.
[2]廖剑锋.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6(25):1124-1125.
[3]冯旭.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3):214-215.
论文作者:陈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线路论文; 雷电论文; 避雷线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防雷论文; 电阻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