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论文_高祥彬

初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论文_高祥彬

(四川省南部县小元乡小学 南部 637300)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能与他人充分地进行交流,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形式可以使音乐教育功效得到最大的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改善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发现问题等能力。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呢?这里,我结合多年初中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组建科学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初中音乐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太适应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时我进行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在同学间进行有效的分工,共同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有效合作学习的要点及笔者学校班容量较大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每班综合表现前一半的学生与后一半的学生搭配座位,4人(前后桌)一组,每组1优+2中+1困,民主推荐产生小组长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四人轮流做检查作业的组长,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二、选用科学有效的合作教学方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作教学的方式有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也有生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是日常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地参与知识探究活动,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例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钢琴伴奏,并邀请班上会拉小提琴的同学演奏小提琴, 其它同学则负责伴唱, 这样就使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音乐之美,共同创造音乐之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同的情感体验,在互动中获得尊重和欣赏。在学生互动合作教学时,要靠教师科学的组织和分配来完成。在教师方面,科学的教学方式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教学方式,在教学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念故乡》一课时,我就将学生分组,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有些学生负责配乐,有些学生负责朗诵, 在各组准备的时候我适时的在各组进行针对性的巡回指导,使学生合作表演的主题十分明确,从而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

三、设计科学有效合作学习活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合作学习活动。

1、表演性活动内容设计。七年级学生具有模仿性强、爱表现、爱展示的特点,当他们理解和熟悉一首歌曲后,可以尝试选择歌曲内容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展开想象并用肢体语言、人体乐器、打击乐器等进行合作表演,重点放在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上,以便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活动课《我爱绿军装》,要求分小组尝试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描述“军营的一天”。这是一项探索音响与探索音乐的创造性活动。例如,起床号声、出操的哨子声、口号声、脚步声、赛歌声、拔河等文体活动的声音等等。教师鼓励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并设计简单的音乐情境和生活情节。如学生设计场景:清晨,起床号吹响,有力而短促的号声,划破了甜美的梦。士兵一跃而起,穿上军衣,戴上帽子,系好皮带,迅速冲向楼下(脚步声)。教官:整理军容(口令)。准备晨练。“1、1、1、2、1……”随着响亮的口令声,士兵们出发了。“一 二 三 四、一二三 四 ”(口号声)……”同学们精彩的分组表演、展示就是合作学习中巧妙地运用生生间的互动,导与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而教师前一课时布置好搜集所需音像效果的作业,也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实效。

2、创作性活动内容。创造性活动是通过指导、启发、引导,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增强创作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相关内容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协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发散式和多角度思维。例如,《交响入门》第三课时,完成对西洋管弦乐队中各乐器组主要乐器的认识,以及音色的感受之后,欣赏《小巫师》感受音乐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我引导学生以四人小组的方式为《小巫师》创编人物对白。如片段一:旁白:没多久,所有的小碎屑都渐渐苏醒过来。扫帚开始拎水。扫帚:啦啦啦!……我们是拎水的小扫把……(两遍)旁白:谁越积越多。小巫师:天啊,这可怎么办呀? 旁白:小巫师陷入了惊慌,这时大师回来了。大巫师:你……怎么回事?旁白:水势戛然而止,小巫师走到师傅跟前,大巫师:看你干的好事。小巫师:师父,我错了,我不该偷……我下回再也不敢了。大巫师:你还想有下回啊?小巫师:哦,师父给您帽子,我干活去了,嘿嘿!大巫师:你还不快点!学生通过创编、表演的过程锻炼了合作与协调能力。教师通过“先学——展示——拓展——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实效。

3、实践性活动内容。流行音乐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紧跟着时代潮流,歌词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表现欢乐、苦闷、喜悦、悲伤等情绪的歌曲,能引起初中生情感的共鸣。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使学习更富有成效,结合 “永不言败”一课的教学,我针对“真心英雄”这一课题设计合作活动。歌曲鼓励人们要不畏挫折,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团结友爱共同战胜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如,教师设计二声部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做到小组目标、责任到人、同伴互赖。在小组评价环节,强调用小组成绩代替个人成绩,强化同伴互赖的意识,在音乐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愿望、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进行激励评价,强化小组学习有效性

在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以小组评价为主,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数量,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但教师应适当关注小组成员,对于小组中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表扬,对一些平时不主动参与的同学偶尔的好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激励他们将偶尔变成经常。

总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参与度。所以教师凭借教育智慧才能有效地在初中音乐课中运用合作教学方式,极大地推进课堂效益的提高,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初中音乐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论文作者:高祥彬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  ;  ;  ;  ;  ;  ;  ;  

初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论文_高祥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