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对于小组合作在初中地理开展的前期,不少师生是出于好奇的心态开始进行尝试和研究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尝试阶段的方法不成熟,使得小组合作在地理教学课堂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集中在了分组的科学性问题,教师的具体定位问题和学生如何高效合作的问题上。教师可以针对这三个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研究这些尚存问题,来优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学效果。但是教学过程中切忌心浮气躁,需要一定的耐心,细心和恒心才能对于现在的地理教学有所改观。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提升组员互补性
对于初中教学课堂的小组合作而言,如何分组对于地理教学的效果最佳?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把全班最好的学生分成一个组,就可以让学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推进教学进度,锤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就受到了教师的否定。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潜力和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也就那么几个,若是全部集中在一起,事实上是罔顾大局的做法。而教师应当在分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互补性,让学习能力互补性最强的组合进行小组分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组的学习效率。
例如,《大洲和大洋》这一节课文,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教师按照课文顺序讲解知识点,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且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进而主观增强知识点的学习记忆难度。尤其是不少学生一听到“七大洲”和“四大洋”,一听数量就有些吓人,根本不会相信自己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而教师通过科学化分组,让每一个小组内容都有一个学习能力选对较强的学生,带领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同时又一些比较细心的学生记录可能比较重要的细节,例如亚洲在的位置和海陆分布特点等,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准确定位教师的职责,强化教师服务型
对于小组合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改变教师的任务,有原来的“保姆式”教学,变为以学生学习探索为主,教师引导,组织为辅的新兴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服务性的凸显,教师需要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科学指导,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
例如,在《地图的阅读》一节中,需要学生通过和学习本节内容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式,辨识地图中比例尺的使用,方向的辨识以及常见的图例,对于学生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大有裨益。对于这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教师应当通过问题提要的方式为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学习相应的知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掌握这一部分内容的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提升学生共融性
初中地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实用性,但是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也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自己的各种局限性。这就需要学生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通过“集众智”的方式,把所有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的所用生活经验和认知进行一个汇总,加深对于本节内容高的认知,降低组员对于本节内容的理解难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合作过程当中的共融性。
例如,在《海陆的变迁》一节中,需要学生日通过学习来对于海陆变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且能够列举实例来进行证明。对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而构造进行一定的理解,最后还需要了解世界上存在的主要山系,地震带和火山。但是不少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所知道的信息比较有限,学生个人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便可以把小组成员对于某一知识点(例如“沧海桑田”)的认知集中一下意见,然后根据课本提供的信息,理解学习起来相对会轻松不少。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学是一项综合型与实践性并存的学习科目,小组合作对于学生学习初中地理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自身的合作意识。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职能的转化和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对于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教师在教学中重视。
参考文献:
[1]陈郗.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171.
[2]颜允红.让初中地理课堂充满活力——浅谈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5):93-94.
论文作者:张文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论文; 知识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