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中“今后”义的表达及其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古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现在之后的时期”一般用“以后”;而“以来”乃“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间”;“以往”乃表示“从前、过去”;“以还”则作为书面语,表示“过去某个时期以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2)《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商务印书馆。)释义)。而古代文献中,关于“现在之后的时期”,则有多种表达方式,除了常见的“以后(已后)”而外,还有“以来”、“以去”、“以往”、“以还”(字又作“已来”、“已去”、“已往”、“已还”)等,常见的格式是“自(从)今以(已)后(来、去、往、还)”。如:
(1)於是下令国中曰:“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史记·南越列传》)
(2)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
(3)颜率见公仲,公仲不见。颜率谓公仲之谒者曰:“公仲必以率为阳也,故不见率也。……自今以来,率且正言之而已矣。”(《战国策·韩策一》)
(4)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5)援谓司马吕种曰:“建武之元,名为天下重开。自今以往,海内日当安耳。”(《后汉书·马援列传》)
(6)佛狸惊觉,下伪诏曰:“王者大业,纂承为重,储宫嗣绍,百王旧例。自今已往,事无巨细,必经太子,然后上闻。”(《南齐书·魏虏列传》)
(7)元恶既除,大小震慑,其余细类,扫地族矣。自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三郡晏然,无怵惕之惊。(《三国志·吴志·吴岱传》)
(8)又妃主所赐,不限高卑,自今以去,宜为节目。(《宋书·周朗传》)
(9)自今以还,其申敕诏条,切督州郡,凡令之出,以农为先。([北宋]宋庠《元宪集》卷二七“敕州郡劝农诏”
此类用法,虽出现时代略有先后,但从上古至近代,绵延数千年,不仅在古代史书、子书中触处可见,而且也多见于汉译佛典及道教典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来——往”、“来——去”为反义词,“往——还”亦为一对反义词,何以在“自(从)今以(已)来(去、往、还)”这类格式中表示了同一个意思?本文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就语义、语法、语用层面对这一现象的形成进行探讨,并对它们的演变及消亡原因作出解释。
下面,我们就这几种表达方式分别进行探讨。
一、“……以来(已来、来)”
“……以来(已来、来)”原用来追溯一个确量的时间段。完整的确量时间段,一般是由“起点标志(自、从、缘)+起点词+终点标志(至、及、迄)+终点词”来表示的,如:
(10)自乙至丁有大雨?丁亡大雨?(合30050)(注: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13册),中华书局。)
(1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
而“以来(已来)”的基本意义是表示从过去某时到说话时(或某个特定的时间)的一段时间范围。此义从古代一直使用到现代。因为古代“以”、“已”通用,故又可作“已来”。如:
(12)自文(晋文公)以来,世有衰德而暴灭宗周,以宣示其侈,诸侯之贰,不亦宜乎?(《左传·昭公九年》)
(13)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14)自五铢起已来,七十余年民坐盗铸钱被刑者众。(《汉书·贡禹传》)
(15)从建武以来,更相吞灭。(《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魏略》)
而起点标志(介词)有时可以隐而不现,如:
(16)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庄子·盗跖》)
(17)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史记·三代世表》)
(18)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史记·晋世家》)
(19)正月以来,天阴不雨。(《汉书·杨恽传》)
(20)秦汉以来,风俗转薄。(《晋书·江统传》)
“以来(已来)”中的“来”本身是表趋向性运动的动词,与“往”相对,表示物体向说话者所处的位置运动。当这种运动由空间扩展到时间时,就可以表示时间从起点向说话时推移。
这种表示“从过去某时到说话时”的“以来(已来)”,先秦两汉时期,未见到省略式,而魏晋以后,则可径省为“来”,而起点标志亦可隐而不现。如:
(21)我从生来,小心畏慎,曾无毫厘犯王宪制。([三国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3-56)(注:本文所引佛典均为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22)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注引《魏武故事》)
(23)自怀妊来,心性改异,矜怜苦厄,如母爱子,志好布施,无有贪惜。([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4-405)
(24)废帝既诛群公,弥纵狂悖,常语左右曰:“我即大位来,遂未尝戒严,使人邑邑。”(《宋书·文九王传》)
(25)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以阙矣。”(《搜神记·千日酒》)
在以上的表达中,因为“以来(已来、来)”没有明确的终点标志及终点词,所以,相对于起点时间而言,这些“以来(已来、来)”大致都可以理解为“以后(后)”(虽然其终点是“到说话时”,但这一意义是隐含着的。在“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这类句子中“以来”与“以前”相对,更可看作“以来(来)”表“以后(后)”义的转变枢纽),由是遂取得了和“以后(后)”并行的地位。当时间的起点为现在时(说话时),“以来(已来、来)”遂表示从今往后的不确量时段。
特别是在起始点明确为“自今”的格式中,“以来(已来、来)”的“以后”义更加明显,因为在上古文献中“自今”就是“从今日起”的意思。在甲骨、金文中,已经出现这一表达形式,其他上古文献中也经常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所表示时段的起点与终点均明确,如:
(26)自今六日有至自刺?(合4089)(从今天起六日内会有人从刺地来吗?)
(27)自今至丁丑其雨?(合21052)(从今天起到丁丑日会下雨吗?)
(28)自今庚子至于甲辰帝令雨?(合990正)
(29)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书·盘庚上》)
第二种情况是所表示时段的起点明确而终点没有明确,如:
(30)自今丁未侑?(合9527)(从今天丁未日起举行侑祭好吗?)
(31)其自今日,孙孙子母(毋)敢望(忘)白休。(《县妃簋》)
(32)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隐公元年》)
(33)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左传·襄公八年》)
(34)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而此类句子中的“自今”,就相当于“从今以后”了(表示起点明确、终点不确定的时段)。因此“自今以来(已来)”是“自今”的繁化,而非“自今”是“自今以来(已来)”的省略(注:关于《左传·隐公元年》:“韩厥献丑父,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句中之“自今”,历来诸家众说纷纭,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注为:“直到目前为止。自今:从现在追溯到以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云:“自,犹在也。”认为“自今”即“当今”。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云:“自今二字于文不顺,自疑借为卒。卒,终也,谓迄今无有代君任患者。”只有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注为:“自今:‘自今以往’的省略,即从今以后的意思。”其实,《左传》此事《史记·齐世家》作:“晋郤克欲杀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见僇,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故“自今”当为“从今以后”之义。详见董志翘(1987)《释“自今”》,《学术研究》第3期。)。
“自今以来(已来)”表示“从今以后”者,先秦文献中多见,如:
(35)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6)公仲无行,率曰好义。自今以来,率且正言之而已矣。(《战国策·韩策一》)
(37)被瞻入晋军,文公将烹之。被瞻据镬而呼曰:“三军之士皆听瞻也,自今以来,无有忠于其君,忠于其君者将烹。”(《吕氏春秋·上德》)同一事,《国语·晋语四》作“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与瞻同”。
(38)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同上)
(39)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吕氏春秋·淫辞》)
(40)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吕氏春秋·具备》)
(41)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42)越王曰:“善!从今以来,传之后世以为教。”([汉]袁康《越绝书》卷四“计倪内经”)
而到汉代,“自今以(已)来”与“自今以(已)后”为异文者,数见不鲜。仅以《史记》、《汉书》为例,如:
(43)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史记·孝文本纪》)
(44)自今以后,有犯此者勿听治。(《汉书·文帝纪》)
(45)自今以来,去帝制黄屋左纛。(《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46)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史记·南越列传》)
虽然“自今以来(已来、来)”可以表示“自今以后(后)”的意思,但毕竟与以说话时为终点的“……以来(已来、来)”为同一形式,容易引起误解。本来有“自今以后”、“自今以往”可以使用,加之晋代以后,随着“去”产生了“往”义,“自今以去(已去、去)”的形式亦告产生,因为“来—往”“来—去”都是反义词,所以汉代以后,“自今以来(已来、来)”使用频率明显下降,据统计:
总计 自今已来 自今以来 从今已来 从今以来自今来从今来
《大正藏》 43 1 0 0 0 0
《四库全书》219 161990 2 2 0
且《四库全书》(注:本文检索运用了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的219例,大部分出现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虽然《四库全书》中有些书为后代所编,如《西汉会要》、《西汉诏令》、《通志》、《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但大多为类书,所引用例,均出自《史记》《汉书》及先秦文献),后代的文献中偶尔仿古也间或使用,如“既为人王,受佛付嘱,凡厥染衣,吾当惠济,建此伽蓝,式招羁旅。自今已来,诸穿耳僧,我此伽蓝不得止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战主国》)“对曰:‘罪障既重,智慧斯浅。自今已来,屏居守分,亦愿尊者勿诵神咒。”(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注:唐高僧玄奘的文风是较为典雅的,因此他的译经及著述,和六朝译经和一些佛教文献语言趣俗不大一样。我曾经说过:“前期汉译佛典不加文饰,多当时口语的语言特征,除为了争取群众、以利传播的目的而外,外国主译的汉语水平也应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隋唐时期,佛典的主译者都由精通佛教教义、亦通晓梵汉语言的中国僧人担任(如玄奘等),文风丕变,译文追求典雅古奥,虽质量(准确性、系统性)有了极大提高,数量也超过了前代,但社会影响却远不如前期。玄奘译经一千余卷,可社会上流行的仅极少数,绝大部分译出后即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除掉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原因,恐怕脱离当时口语,不能为最广大的下层信徒接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我们只要将同是著名行记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与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作一比较,也就十分明了:前者语言趋于典雅而脱离现实,后者语言趋于通俗而反映当时。”(董志翘(2000)《〈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第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此处两例亦可作为一个旁证。)但为数极少。
二、“……以往(已往、往)”
“往”本为动词,乃“前往”之义。《说文·彳部》:“往,之也。从彳声。”《说文·之部》:“之,出也。象艸过中,枝茎益大,有所之。”按:“之”甲骨文作“”,以“一”代表地,以向前之“止”表示人离开起点去往他处,其本义为往,与“来”为反义词。许说形义均不确。“往”表示人或物体离开说话者所处的位置向他处运动,当这种运动由空间扩展到时间时,就可以表示时间以说话时为起点向后推移。“……以往(已往)”表示“……以后”,先秦已见。如:
(47)谓穆叔曰:“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48)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49)子谓君:“君之所行天下者甚谬。绁错主断于国,而挐薄辅之,自今以往者,公孙氏必不血食矣。”(《战国策·宋卫策》)
(50)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吕氏春秋·乐成下》)
汉魏以后,这种形式继续沿用,如:
(51)自今以往,求道皆当于何哉?(《太平经·天咎四人辱道诫》)
(52)建武之元,名为天下重开。自今以往,海内日当安耳。(《后汉书·马援列传》)
(53)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三国志·吴书·孙皎传》)
(54)江南风俗,自兹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同昭穆者,虽百世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颜氏家训·风操》)
(55)诏曰:“王者大业,纂承为重。储宫嗣绍,百王旧例。自今已往,事无巨细,必经太子然后上闻。”(《南齐书·魏虏列传》)
(56)白众僧言:“从今以往,众僧塔寺,听我扫洒。”([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忠孝篇》)
(57)虽挂一漏万,然从今以往,各出所核,岁月甚长,备物致用,采获省力,谅亦汲古者所乐游之苑囿也。([明]方以智《通雅·自序》)
在使用的过程中,“已往(以往)”之“已(以)”亦可省去,但此类用例六朝后方出现于汉译佛典,进入中土文献较晚,且出现频率甚低,如:
(58)我从今往,自然明了,炽然明识。不假余明,我自归依。([刘宋]昙摩蜜多译《佛说象腋经》17-785)
(59)我从今往,自立誓愿:若於此法门流行之处,有生信解爱乐受持读诵演说。於四面百由旬外。不於中过。([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11-568)
(60)汝从今往,堪授灌顶为阿闍梨。获斯印可,方合自手造曼荼罗。([唐]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18-604)
(61)孔子曰:“吾闻君取於臣,谓之取;与於臣,谓之赐;臣取於君,谓之假;与於君,谓之献。”季孙悟,遂命其宰:“自今往,君有取之,一切不得复言假也。”([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
(62)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成王之望康叔也。深故其为言也,不厌其重复。自今往,卫国不替废。”([宋]陈经《尚书详解》卷二九)
此类在“自(从)今以往(已往、往)”,表示不确定时间段的为常例,有时后面也可以出现具体时间段。如:
(63)管仲曰:“可以加政矣!”曰:“从今以往二年,適子不闻孝,不闻爱其弟,不闻敬老国良,三者无一焉,可诛也。”(《管子·大匡》)
(64)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我们通过《大正藏》(注:本文检索运用了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2005电子版。)、《四库全书》电子检索系统进行了穷尽性检索,“自(从)今以往(已往、往)”的用例数大致如下表:
总计 自今已往 自今以往 从今已往 从今以往自今往从今往
《大正藏》 204 3320105
40 0 6
《四库全书》693 70576
1033 4 0
在“自(从)今以往(已往、往)”这一种格式的运用上,应该说《四库全书》与《大正藏》的频率相差不算太悬殊(因为《四库全书》篇幅字数是《大正藏》的10倍多)(注:据统计,文渊阁《四库全书》共79337卷,字数约9亿多,而《大正藏》正编55册,共8899卷,字数在7000万左右,故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字数是《大正藏》的12倍多,但《四库全书》中同文数出、因而重复的例子较多,比较时应考虑到这一因素。),如介词用“自”的“自今已往”、“自今以往”、“自今往”,《四库全书》的用例近《大正藏》的12倍,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介词用“从”的“从今已往”、“从今以往”、“从今往”,《大正藏》的用例则为《四库全书》3倍,这就非常值得注意(如果转换成绝对出现频率,那么《大正藏》的此类用例就是《四库全书》的30倍)。我认为:这是因为介词“自”产生较早(殷商甲文中就能表时间起始),因此比较古雅;而介词“从”的产生较晚(虽汉代以前就可表时间起始,但与“自”相比,出现频率不高,汉代以后才逐渐多见),因此比较通俗,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佛典语言的通俗性和明显的时代性。
三、“……以去(已去、去)”
《说文·凵部》:“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去”本为“离开”义,根据朱庆之的调查:“去’的‘往’义大约是晋代前后才真正产生的,证据是我们在东晋以后的佛典里才看到了‘去’带终点宾语的例子,而西晋以前却没有这种用例。”(注:见朱庆之(1992)《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第177页,台北文津出版社。但是这一说法,现在也遇到一些麻烦,据本人调查,在东汉译经中,已经出现“自(从)今以去(已去、去)”的形式,如:东汉支娄迦谶译《阿闍世王经》:“其说法时无所得,亦无所不得,亦无所持,亦无所舍。闻是时,从今以去无有玷污。”(15-404)《阿闍世王经》:“则言:‘从今已去,不敢复说是者罪人,是者福人。’”(15-626)支娄迦谶译《顿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佛言:‘从今已去,我为若心作护,有伎乐之音时,令闻六十四法声当所向。’”(15-363)而这两部经,经过当今学者考证认为是比较可靠的东汉译经(详蒋绍愚译[荷兰]许理和(1987)《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第225页,商务印书馆),这种“去”应当是“往”义的虚化。这说明要么“去”在东汉已产生“往”义,要么支娄迦谶的这两部译经的时代晚于东汉。对此,本人将另作研究。)如:
(65)是时有一异比丘,于竹园去罗阅祗国,适在中间,为蛇所啮。([东晋]竹昙无兰译《玄师陀所说神咒经》21-901)
(66)诸比丘夏初月,分是物去余处安居。([姚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23-57)
(67)汝若去东方国土,见佛世尊亲近礼拜,代我如是闻讯。([姚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23-181)
当然,“……以去(已去、去)”表示“……以后”之义,是在“去”产生“往”义之后。其形成过程一同“……以往(已往)”。因为“去”产生“往”义,最早见于佛典,因此“自(从)今以去(已去、去)”早期也多见于汉译佛典。如:
(68)我于近日,园林游戏,敕于某臣:“自今已去,有来求索,随意给与。”([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1-201)
(69)汝今自见罪,听汝悔过。于圣法中能悔过者,增长善根,自今已去,勿复更作。([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22-330)
(70)即鸣犍椎集众立制:汝等自今已去,不应入于聚落,不能一心徐行静默。([姚秦]鸠摩罗什译《诸法无行经》15-753)
(71)语梵摩达曰:“赦汝生命,归汝本国。自今以去,更莫叛逆。”([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4-693)
(72)尔时萨遮即便宣令己之徒众:“此五百摩纳,自今以去和合同住,互相谘问。”([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方广宝箧经》14-475)
(73)痴人远去,莫于此住,不复得与比丘众会。从今已去,非是比丘,闭门下钥。([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1-478)
(74)汝等王子,从今已去,若欲婚姻,不得余处取他外族。还于自家姓内而取。([隋]闍那堀多译《佛本行集经》3-675)
(75)从今以去,欠时当遮口。不遮者,犯突吉罗。([刘宋]僧伽跋摩译《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23-583)
(76)彼则离于四种恶趣,从今以去,永不复受女人之身。([梁]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大乘宝云经》16-283)
不过,这种形式,很快就在比较口语化的中土文人作品及中土僧人撰作的佛教著作中(甚至道藏中)出现,但出现频率大大低于佛典。如:
(77)元恶既除,大小震慑,其余细类,扫地族矣。自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三郡晏然,无怵惕之惊。(《三国志·吴志·吴岱传》)
(78)又妃主所赐,不限高卑,自今以去,宜为节目。(《宋书·周朗传》)
(79)诏曰:“此乃前代承用,意有未同。合朔仰助太阳,宜备衮冕之服。自今已去,永可为准。”(《陈书·高祖纪下》)
(80)遂布席焚香,礼佛咒曰:“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於是仰药。不能时绝,更以帛缢之。(《隋书·越王侗传》)
(81)累祷名山,愿求度脱,校计功过,殆已相掩。但自今已去,勤修志诚,奉上元夫人之言,不宜复奢淫暴虐,使万兆劳残。([宋]张君房撰《云笈七籖》卷七九)
(82)即见老人化文殊像,语云曰:“汝自今已去,诵念经法,涉历耳目,无忘失也。”([宋]延一编《广清凉传》51-1111)
经调查,此类表达方式中,“自(从)今去”的形式几乎和“自(从)今以去(已去)”同时出现,后来的使用频率也不是太低。如:
(83)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晋]陶渊明《游斜川》)
(84)从今去,勿复尔。([梁]陶弘景撰《周氏冥通记》卷二)
(85)作如是言:“此我最后在家乘也,我从今去,更不复乘如是之乘。”([隋]闍那堀多译《佛本行集经》3-731)
(86)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意业,勿行不应行处,勿亲近恶友,勿作三恶趣业。”([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26-370)
(87)见一老公,须鬓皓白。手捉一杖。即连打偘云:“汝从今去,更敢轻慢法华经耶?”([唐]慧祥撰《弘赞法华传》51-32)
(88)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唐]王维《赠李颀》)
(89)归林久别寺,过越未离船。自说从今去,身应老海边。([唐]贾岛《送丹师归中》)
(90)毱多告曰:“汝自今去,於如来正法更不作娆害否?”([宋]道原撰《景德传灯录》51-207)
此类“自(从)今以去(已去、去)”,表示不确定时间段的为常例,有时,后面也可以出现具体时间段。如:
(91)道整既到中国,见沙门法则,众僧威仪,触事可观,乃追叹秦土边地,众僧戒律残缺。誓言:“自今已去至得佛,愿不生边地。”故遂停不归。([东晋]法显撰《佛国记·还巴连弗邑写律》)
(92)时王答言。我从今去至未终灭,当以衣服饮食医药卧具供养众僧。([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50-151)
(93)佛答言。此人从今去十二年中,命终必得往生兜率天上。([隋]吉藏撰《弥勒经游意》38-268)
(94)从今已去三十五年,此之童子,必得成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于无上最胜法轮时彼仙人。([隋]闍那堀多译《佛本行集经》3-697)
(95)师之寿命,自今已去更可十年,若凭余福转续,非所知也。([唐]慧立等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50-246)
(96)敢保从今以去至于生死岸头,弹指圆成八万门,一超直入如来地,分身遍界广度众生。([元]善遇编《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另外,我们发现:在一些场合,“自(从)今去”的后面还可以出现“后”,形成“自(从)今去(以、已)后”的表达方式。如:
(97)从今去已后,无有说法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2-179)
(98)愿从今去后,得住真如命。([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11-469)
但是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佛典的偈语中,可能是因为每句字数要相对,为凑足音节而叠床架屋,不过从另一侧面,也可以看出这种格式中的“去”还略带有动词“往”的意味。
总之,“……以去(已去、去)”在佛典中的出现频率大大超过中土文献,本人统计结果如下:
总计 自今已去 自今以去 从今已去 从今以去自今去从今去
《大正藏》 367 12016146
459 31
《四库全书》144 18 16238 6 73
《大正藏》篇幅字数不到《四库全书》的十分之一,而此类用例却是《四库全书》的3倍,而且《四库全书》中“自今已去”18例,其中有6例出自《大唐西域记》、《法苑珠林》;“从今已去”23例,其中有10例出自《广弘明集》、《法苑珠林》、《五灯会元》;“自今去”6例,其中有2例出自《五灯会元》、《佛祖历代载》等佛教著作,如果将其除去,那么《四库全书》总计才103例(而且大多出现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以去(已去、去)”表示“……以后(后)”,是一种口语化较强的表达方式。因为“去”从“离开”义产生出“往”义,就是口语化的结果,而这一变化肇始于佛典,所以“……以去(已去、去)”主要出现在佛教文献及中土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也是非常自然的。
四、“……以还(已还、还)”
《说文·辵部》:“还,复也,从辵睘声”,“返,还也,从辵反,反亦声。”可见“还”的本义为“返”,故《尔雅·释言》:“还、复,返也。”郭璞注:“皆回返也。”因此在“往——还”之义上与“往”构成反义词。这正与“来”一样,本身是表趋向性运动的动词,与“往”相对,表示物体向说话者所处的位置运动。当这种运动由空间扩展到时间时,就可以表示时间从起点向说话时的推移。因此“……以还(已还)”原用来追溯一个确量的时间段。完整的确量时间段,是用“起点标志(自、从)+起点词+以还(已还)+终点标志(至、及、迄)+终点词”来表示的。如:
(99)自轩辕以还,迄于三代,推元革统,厥事不一也。(《魏书·律历三》)
(100)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旧唐书·马周传》)
当“终点标志(至、及、迄)+终点词”不出现,仅出现“起点标志(自、从、降)+起点词+以还(已还)”时,则表示“从过去某时到说话时”的一个时间段,相当于“从……以来”“从……以后”。如:
(101)阎浮提人面上广下狭,弗于逮人面正圆,拘耶尼人面上狭下广,郁单曰人面正方,中阴众生面状如化自在天。自此以还,释迦牟尼名号已灭,妙觉如来出现于世。([姚秦]竺佛念译《中阴经》12-1059)
(102)自此以还,鳏贫疾老,详所申减,伐蛮之家,蠲租税之半。(《宋书·孝武帝纪》)
(103)孝嗣表立屯田……故井陌壃里,长毂盛于周朝,屯田广置,胜戈富于周室。降此以还,详略可见。(《南齐书·徐孝嗣传》)
(104)自晋宋以还,虽有时而至,论其风土,甚未能详,今略备西域诸国,编于次云。(《南史·夷貊列传·蛮》)
(105)烈云:“自毕轨被诛以还,寂无人物,近日刺史皆疆场之上,彼此而得,何足为言?”(《北史·羊敦传》)
(106)自迁邺以还,三县令政术,去病独为称首。(《北史·路去病传》)
(107)史臣曰:“戎狄之为患也久矣,自秦汉以还,载籍大备,可得而详也。”(《旧唐书·吐蕃下》)
(108)昔公孙鞅挟三策说秦王,淳于髡以隐语见齐君,从古以还,正言不易。(《旧唐书·陆贽传》)
有时“起点标志”亦可略去。如:
(109)观夫宋齐以还,袁门世蹈忠义,固知风霜之概、松筠其性乎?(《南齐书·袁湛传》)
(110)秦汉以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
(111)晋宋以还,尚书始置员外郎,分判曹事,国朝弥重其迁。(《大唐新语》卷十三“谐谑”)
(112)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坐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其风韵。(《唐国史补》卷下)
与“……以来”类似,在以上的表达中,因为“以还(已来)”没有明确的终点标志及终点词,所以,相对于起点时间而言,这些“以还”大致都可以理解为“以后”(虽然其终点是“到说话时”,但这一意义是隐含着的),由是遂取得了和“以后(后)”并行的地位。当时间的起点为现在时(说话时)“自今”,那么“以还(已还)”遂表示从今往后的不确量时段,不过,这种表示法,在文献中出现甚晚,而且出现频率极低。如:
(113)垦田罔实,汉有明诛。自今以还,其申敕诏条,切督州郡,凡令之出,以农为先。谨视土膏之宜,明宣稼政之目。谕以国家宝谷重食,尊本镇浮。([宋]宋庠《元宪集》卷二七“敕州郡劝农诏”)
(114)成功则天固知其数之已定,有辞于世将书于史以无羞。自今以还,倾听以待。([宋]晁公溯《嵩山集》卷二一“贺陈茶马被召启”)
(115)故忧患蹇剥,何处非致力之地。稍有一息悔吝,即为私意,即为为我,即非学问,即非志节。其为功名,亦即非功名矣!自今以还,尚相与勉之。([明]郑善夫《少谷集》卷十五“赠伯固二首”)
另外,“……以还”在古代文献中,还常常用在名词、代词或数量词后,表示“低于某一点”,相当于“……以下”的意思,因为在人们的认知中,“前——后”往往与“上——下”是相通的,如地位“在某人之下”也就是“在某人之后”的意思。如:
(116)吞气断谷,可得百日以还,亦不堪久,此是其术至浅可知也。(《抱朴子·道意》)(“百日以还”指“百日以下”,谓不到百日)
(117)荆、雍二州,西局、蛮府吏及军人年十二以还、六十以上,及扶养孤幼、单丁大艰,悉仰遣之。(《宋书·武帝纪中》)(“十二以还”谓十二岁以下)
(118)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穆之既好宾客,未尝独餐。每至食时,客止十人以还者,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宋书·刘穆之传》)(“十人以还”谓十人以下)
(119)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宋书·恩倖传》)(“自此以还”谓自二品以下)
(120)今且听市至千钱以还者用钱,余皆用绢布及米。(《宋书·周朗传》)
(121)建元四年正月,诏立国学,置学生百五十人。其有位乐入者五十人。生年十五以上,二十以还,取王公已下至三将、著作郎、廷尉正、太子舍人、领护诸府司马谘议经除敕者、诸州别驾治中等、见居官及罢散者子孙。悉取家去都二千里为限。太祖崩乃止。(《南齐书·礼志上》)
有时还用于品评人物上,表示“……人以下”。
(122)大轻诸医人,自徐之才、崔叔鸾以还,俱为其所轻。(《北史·王显传》)
(123)杨遵彦等欲擅朝权,威福自己。自王公以还,皆重足屏气,共相唇齿,以成乱阶。(《北史·杨愔传》)
(124)颍川庾龢,名重一时,少所推服。常称伯及王坦之,曰:“思理伦和,我敬韩康伯;志力强正,吾愧王文度。自此以还,吾皆百之矣。”(《晋书·韩伯传》)
不过据本人调查,“……以还”的以上用法,未见于先秦文献,当属中古以后才出现的新兴语法现象。另外,此类形式在历代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也不太高。
余论
总体而言,在表达“今后”义的诸种形式中,“自(从)今以后(已后、后)”是自古至今一直通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
总计 自今已后 自今以后 从今已后 从今以后自今后从今后
《大正藏》 424 15672127
3911 19
《四库全书》2002488
919614842462
“自(从)今以来(已来、来)”这种形式,产生于先秦,两汉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自(从)今以往(已往、往)”出现于先秦,直至现代书面化的语言中还在运用,而且在历代文献中,出现频率仅次于“自(从)今以后(已后、后)”,但是由于“以往(已往)”也可以表示过去的时间,在现代汉语中仍如此(这与“以来”有些类似),所以现代口语中已经基本不用。
“自(从)今以去(已去、去)”这种形式,产生于晋代前后,而且佛教文献中出现频率甚高,后来也逐渐出现于中土文献,但出现频率明显低于佛典。
“……以还”这类形式,是中古出现的新语法形式,在古代文献中主要表示从某一起点到说话时(或某一特定时点)这样一个时间段,或者表示“低于某一点”,相当于“……以下”的意思。表示“今后”义的“自今以还”,也许是“自今以来(以来、来)”的一种类推,出现时代甚晚(宋代),且用例甚少,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其他还有“……以降”、“……以始”等,本文暂不涉及)。
现将五种形式(每种不再细分小类)在《四库全书》及《大正藏》中出现的总数列表如下:
自今以后 自今以往 自今以去 自今以来 自今以还
2416 897
511
2233
至此,不禁使我想到:语言中的词义,往往与说话者的面向关系甚大。有人云:开口就是“以前”、“以后”者,说话时是面向历史的;开口就是“过去”、“未来”者,说话时是面向将来的。同理,“往”既可表示“已往”(如“往年”、“往日”、“往事”),也可以表示“以后”(如“从今以往”);“来”既可以表示已经过去的时间(如“自古以来”),也可以表示“将来”、“未来”、“以后”(如:来日、来年、自今以来),这其实也是由说话人的面向决定的。
另如“去”与“往”类似,由于说话者面向不同,便既可以表示“过去”(如:“去年”、“去秋”。在古代文献中,还时常用于年、月、日前,表示所记述的为过去的时间。如梁任防《奏弹刘整》:“进责寅奇范奴苟奴,列:‘娘去二月九日夜,失车栏、夹杖、龙牵,疑是整婢采音所偷。’”),也可以表示“以后”(如“自今以去”)。而“还”和“来”类似,由于说话者面向不同,亦既可以表示已经过去的时间段(如“自秦汉以还”),也可以表示“以后”(如“自今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