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河道 生态 修复
引言:
河道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承载着水资源运输、储存功能,当前社会为了快速的实现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给整个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河道深受其害。人类过度的开发已经给河道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河道进行治理,实现河道的生态修复。结合平度市河道治理现状,谈一下河道生态修复。
1平度市河道基本情况
平度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胶莱河以东,大、小沽河以西。市境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域内沟河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53条,形成大沽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三大水系。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15条,流域面积30-100平方公里河道15条;大沽河、小沽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为界河;白沙河、现河、秦皇河、泽河流经城区,其中:流经城区段河道的规划建设工作由市规划、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这些河流承担着我市行洪排涝、蓄水供水、生态景观和灌溉等功能。
2河道存在的问题
河道主要是指河水流经的路线,其中还包含了河床、河堤、护坡、水体等,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河道能够很好地实现防洪排涝以及抗旱的功能,同时河道又能够作为一个提供给人们休憩、玩耍的场所。平度市的河道属于季节性河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气候变化,自然缺水问题尤为突出,而现状河道又因无需开发,排污导致水质恶化,水生态损害越来越严峻,甚至个别区域地下水水质已发生恶化。沿河周边村庄存在在河道内乱植乱建现象;加上土地权属没理顺、农村经济利益分配混乱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水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河道水系综合整治,对恶化水生态进行修复。
3做好水生态修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做好河道污染防治工作
平度市河道的主要污染源。一是污水污染,农村及部分城镇工业企业因缺少污水管网配套,工业污水直排河道或通过雨水管排入河道。二是畜牧业、农业污染。有的畜禽养殖场建在水系中上游的河道旁,个别还建在饮用水水源地旁,污水直接排入河中,粪便堆在河边或直接倒在槽池中,遇到降雨,被冲入河道,污染水体。此外,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会污染水体。三是固废污染。部分农村、城乡结合部及部分企业,由于环保意识较差,多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堆置于河道边、桥墩旁或直接倾到于河道中,造成河道水体污染。
控制切断河道污染源的主要措施。一要加大污染源头排查力度,找准污染源头,对污染源头进行精准治理,要封堵沿河排污口,切断污染源,彻底清除河道、沟渠内的各类垃圾杂物,以最短时间达到清理效果。二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理,恢复水系活力与污染源控制相互关联,相辅相成,要将增强水系动力、生命力、水的系统完整性放在首位,要有开展专项治理的决心及持之以恒的管理措施,要加大对工业、生活污水排放的监管,坚决取缔岸上污染源。三要把政府、民间、社会公众的力量综合起来形成专项治理的合力,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不断探索治理新模式,加强污染防治、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其自觉履行河库环境保护等法定义务。
3.2修复河道生态
河道生态修复应采用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还可以结合景观改善河道及其周边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的修复措施、技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要有充分的生态用水
平度市的河道属于季节性行洪河道,一般年份也就在汛期可形成径流,为保证河道的生态用水,必须在河道上建一批拦蓄水工程,根据多年的河道治理经验,在河道上以建设橡胶坝的方式进行拦蓄水的效果最佳。在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时可因地制宜,在河道隔一定的距离就建一座拦蓄水水工建筑物,将河道水拦蓄起来,为河道生态修复提供水源。实践证明,在蓄水达到一定时间,一些水生植物就是自然生长,形成一片湿地后,一些动物、飞鸟就会相继来此处安居,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平衡群落,使水生态得到修复。
(二)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
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水的富营养化严重,在对河道进行修复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选择种植一些浮床植物,对河道水体进行修复,利用河道内的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进行水质的净化。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而植物本身具有吸收氮、磷的作用。修复是要考虑河道水体污染来源不同,进行分段或分区实施,并依据当地物种因地制宜进行植物的区间配置。在河道水质的恢复过程中,要注意补种或收割,以维持一定的配置比例和适度的生物量,避免存在植物季节性的腐烂,还原有机物,使氮磷重返河道,从而实现长效净化水质、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结构的目的。
(三)要做好河道护坡的生态修复
在河道生态中,河岸护坡是河道生态的基本组成部分,河道护坡应考虑洪水冲刷安全、生态景观、经济合理实用等方面的要求。护岸能够承受洪水、侵蚀、波浪、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同时要考虑到景观要求,使景观显得自然生动,达到河川景观的宜人效果。
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结合河道所处地形及水流状况,对河道护坡进行修复。
对于河道流量较大,对河岸冲刷较大的河段可采用生态混凝土护坡,该护岸形式具有一定的抗水流冲刷能力;孔洞部分适合植物生长、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可形成和谐的水中、岸坡、水上交流共生系统,较好地实现护岸的生态化。
对于水量较小,水流较为缓慢,污染相对严重的的小型河道,可以采用自然(种植)草木护坡,采用根系发达的原生草木来保护河堤稳定及生态。河坡是水域向陆域的自然过渡带,草坪和灌木与土壤的结合,改善了温度、湿度,提供了食物;在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变了护坡硬、直、光的形象,给人们以绿色、柔和、多彩的享受。
(四)构建立体的河道生态群落
水边栽植物,水边是水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尽可能构建挺水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在种植方法上,可以直接栽在河边的滩地上、斜坡上,也可栽河道内的生态浮岛上。
水里放养鱼虾,在放养鱼虾时,要注意食草性、食杂性、食肉性之间的搭配。鱼虾在的水里自由洄游,在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使河道、湖泊显得生机蓬勃。
水底爬螺蚌,螺蚌等贝壳类动物和大量的底栖动物,在水底形成了另一个世界。通过构建立体的生态群落,可使得河道生态达到一个自然平衡状态,显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4结束语
修复河道生态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组织能力,辅以人工措施,恢复受损的水体生态系统至健康稳定的状况,并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进行河道生态系统恢复,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符合科学,更要讲究实效。在具体到某一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时,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做好规划,选定合适的河道生态修复方式,打造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环境。
论文作者: 王治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平度市论文; 护坡论文; 水体论文; 污染源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