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梁玉翠
【摘要】如何使课堂教学产生高效,就是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学,为了实现高效优质的初中英语教学这个目标,在新课改新理念指导下,针对新教材的特点,要灵活掌握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的授课时间大大减少,但是教学要求比以往英语教学却有很大的提高。课堂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通过学而起作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初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探索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具体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
1 作精彩的新课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导入是新课的开幕曲,能否在课堂开始的短短几分钟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入“我要学”的良好学习状态,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要重视新课导入,巧设悬念,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很多,如名言警句、奇闻趣事、幽默笑话、时事新闻等等。
2 利用现代的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扩展知识外延,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兴趣。网络在英语教学中是获取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工具,是创设情景的工具,是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的通讯工具,是知识建构和创作的实践工具。网络教学就是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交际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通过下载时事新闻,时新的听说读写材料来作为课堂的辅助教学材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把资料发给大家,通过看视频、读材料、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了异域名人,并且学到地道的英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网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突出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共同建构和协助合作的学习过程,达到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成果的一种全新高效教学。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网络资源教学的优势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一些教学内容均可利用网络资源,如进一步了解电脑、下载科技短片,可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增加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引入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教师应改变过去领着学生分析课文的传统模式,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小组一般由4 人(优等生1 人,中等生2 人,差生1 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老师需大量讲解也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学生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相互建立了自信心和强烈的兴趣。讨论后让小组派代表讲解讨论结果,老师做适当的补充和说明,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薄弱点、遗漏点,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们“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们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4 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几条原则4.1 无批评原则。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不批评学生而是多鼓励,鼓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这样才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2 调动学生的课堂激情。鼓励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大声地朗读,对英语充满激情,同时让学生充满对英语的激情,鼓励每一个学生大声地说出来,这样不仅培养的是学生的英语口语,而且学生的生活态度也会随之改变,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动力。
4.3 教师要时刻进行教学中反思,促进自我完善发展。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立足课堂超越课堂。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及时恰到好处地进行能动反思,一定会使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一种知识的享受。教学反思应打破教学预先固定模式、套路的方式,方能充分能动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首先是抓契机点的反思,学生在教学中是能动者,主动者,所以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情境、偶发事件处理都需要教师进行灵活的反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反思,教师必须在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时进行必要的反思。再次是结课前的反思,包括学生的教者双向反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自己的成功之处、失败处,今后的改进点等等,从而使师生共同发展。
总之,效益是课堂的永恒追求,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
论文作者:梁玉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与管理》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效率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高效论文; 《教育与管理》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