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须知论文_李玉蓉

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须知论文_李玉蓉

四川省邛崃市临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狂犬病属于一种因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为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发病,该病的死亡率接近为百分之百。最近几年,我国宠物饲养人群不断增多,进而导致被犬只和其他啮齿动物抓伤、咬伤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因此需要对接种狂犬疫苗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正确应对,从而使疫苗接种可以顺利进行,提升疫苗接种的质量。

1.狂犬病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大多发生在犬、猫、狼等肉食哺乳动物中,人兽共患,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被病兽咬伤感染导致的。在临床中表现有(特异性)恐水、咽肌痉挛、怕风、进行性瘫痪等症状。该疾病又被称为恐水症,该疾病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相互之间通过撕咬进行病毒传播。现阶段,我国狂犬病大部分都是犬传播,通常情况下在3-6日以内,患者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因此需要加强预防手段。

2.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

2.1注射12-24h之内,注射局部有可能会发生轻微反映,如瘙痒、发红、轻度硬结、疼痛、肿胀,这些不良反应可以在24-48h之内自行消退,在消退以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2.2部分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以后,体温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并伴随恶寒、眩晕、头痛、乏力、胸闷、周身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d。

2.3个别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以后,有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胃肠道症状,通常发生在接种当天,很少有患者持续这些症状2-3d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偶尔部分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会发生皮疹,如果存在神经性皮下水肿、速发型过敏反应、荨麻疹等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3.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护理

3.1局部反应护理。针对注射部位发生局部疼痛、红肿、硬结的患者,(首先应保证接种完后24小时接种部位不要沾水,出现局部红肿时可以用75%的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处理,24小时过后用干净的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每天3到5次,每次5到10分钟。小孩应勤剪指甲,避免抓挠引起感染)可以利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2次/天,每次30min。硫酸镁具有去肿消炎的作用,通过该方法可以消退相应症状。

3.2全身反应护理。全身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全身不适、头晕、乏力、发热、呕吐、恶心、食欲减退、全身瘙痒、皮疹。针对体温低于38.5度的发热患者,可以利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如冰敷、乙醇擦浴等等。针对温度超过38.5度的发热患者,需要嘱咐患者多喝水(对症使用退烧药),如果是儿童患者,需要指引家属利用降温手段以后,给患儿进行擦汗,对湿衣服进行更换。针对头晕头痛的患者,需要告知其注意休息,对思想负担进行解除,进而缓解症状。针对食欲减退、呕吐、恶心的患者,指引其食用清淡食物,多食用富含高能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针对瘙痒、皮疹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治疗,并做好皮肤护理,进行修剪指甲,发生瘙痒时不要用手进行抓挠,以防出现继发感染,可以利用棉签对皮肤进行轻轻擦拭,使瘙痒感得到缓解,切忌不要用热水和肥皂进行洗澡,不要进行暴晒。

3.3心理护理。在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的心理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焦虑、怀疑、紧张、恐惧等,部分患者因此拒绝对疫苗进行继续接种,无法完成全程接种,对免疫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需要把被动物致伤以后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的意义和目的讲解给患者,使患者意识到狂犬疫苗的安全性、重要性,并把接种狂犬疫苗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告知患者,使患者意识到出现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个体体质相关,并且还和残留毒素、疫苗中附加物相关,建议患者多饮水,保证排泄通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概率。告知患者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可以治愈,进而对患者的疑虑、担忧进行消除,提升患者的自信心。此外,把不良反应的症状讲述给患者,并指引患者进行自我监护,使患者可以正确认识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可以配合接种疫苗。

论文作者:李玉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须知论文_李玉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