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论文_张明珠

中医及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论文_张明珠

焦作荣康骨伤医院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又称“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后关节半脱症”。中医学称为“椎骨错缝”。易发生在腰椎关节和腰骶关节。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中医学认为因闪挫,负重旋体,转侧不适损伤腰脊,致使骨节错移和络结筋肌损伤。本病多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脊柱小关节错位,滑膜嵌顿,从而破坏了脊柱受力平衡和脊柱运动的协调性,同时各种损伤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可引起疼痛并反射性地导致肌肉痉挛,进而造成关节解剖位置的改变。发生绞锁或扭转,出现脊柱活动受限。我院于2013年起至今运用腰椎关节手法整复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患者主诉多于弯腰转身、身体接触对抗、负重闪腰,或突然改变体位时突感腰痛,同时腰部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尚有部分患者病史不明,于休息后次日出现腰痛症状。检查患者腰部呈僵直强迫位,屈伸活动受限,触诊腰肌条索状僵硬,患椎棘突,椎间隙有压痛,可有后凸、侧凸畸形,或无偏斜畸形,患椎旁有深压痛,Ⅹ线片检查腰椎一般无明显改变,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治疗方法:①腰椎斜板法:患者侧卧位,位于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将内踝置于下腿膝内侧上方,术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肘部抵按住患者上侧肩前部,另一肘部抵住臀部,在腰部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时,然后两手协同作相反方向的扳动用力,使旋转幅度再扩大5°-10°,听到“咯嗒”的响声为复位成功。②按压复位法:患者俯卧,医生立于床的一侧,用手掌在患部(后凸之棘突)用力快速向下按压,此时可听到弹响声即为复位成功。然后在患部敷上自制中药活血通络、消炎、止痛膏,一般两贴即可,少部分患者一次复位后疼痛虽有缓解,但腰部旋转或屈伸时仍感轻微受限,嘱休息1-2天后再行腰椎整复,而后外敷膏药。如此治疗最多2-3次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脊柱活动正常,治愈率可达98%。

本方法治疗的操作特点是:①按臀部肘关节的前臂原为与身体纵轴评行,改为前臂与腰椎呈垂直位,横置于骶部。利用上下腰段旋转的角度调整其应力点,即板腰5骶1时,将其患者肩部向后推的幅度小一些,臀部则向前下按压的幅度大一些,使其腰椎旋转的应力点锁定在腰5骶1位置,板腰1-2椎时则反之。②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肘部发力推板。以腰5骶1关节损伤为例,侧板发力时,抵肩肘部固定不动,术者抵臀之肩臂下沉,将力传递至前臂,将骨盆下压,旋转作用力沿腰椎传递,由于旋转传导距离短,作用力强,整复成功率高。若腰椎1病变则反之。按骶骨之肘臂不动,抵肩之肘发力后推,腰中部病变则两臂同时发力。

腰椎整复手法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的作用,腰部旋转影响最大的是后关节突,腰椎整复是利用力学的杠杆原理,通过使腰段脊柱发生扭转,改变上下关节突之间的距离,使小关节及关节囊受到扭转牵拉而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脊柱整复手法使错位的关节得到调整,恢复脊柱受力的平衡和脊柱运动的协调性,解除滑膜嵌顿,缓解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消除因疼痛反射引起的腰肌紧张痉挛,对有小关节紊乱及滑膜嵌顿者,侧板手法可从病因上解除病痛。

本病的主要病因在于脊柱关节紊乱及滑膜嵌顿,治病治标更要治本。因此治疗应首先解除椎骨错缝及滑膜嵌顿,一般情况下,先让患者静卧一会儿,让腰部放松后再行板,按手法治之,病因去除后,则患者腰部症状自然显著减轻或恢复正常。

通过临床治疗实践中,腰椎斜板法、按压复位法,方法简便,操作省力,定位准确。而且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及滑膜嵌顿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再外敷上特制中药膏,一次治愈成功率高。临床应用时可根据病人、病情选用适宜的手法进行整复治疗,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论文作者:张明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中医及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论文_张明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