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传统、现代与未来的匠心之作——张立文先生《和合学概论》读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匠心论文,之作论文,概论论文,读后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本世纪的最后两年。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许多哲学家已经开始对中国哲学的未来及其走向进行了思考。中国近代以来的哲学史大都重复中国的或西方的某一哲学倾向,在解决现代化社会如何由现实达于理想的问题上尚未获得成功,这种缺乏创新的哲学要想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重新崛起显然不能提供充足的精神支持,因而创造一种新的中国哲学精神就成为当代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立文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当代社会进行了宏观的审视,对中华传统中的“和合”概念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转换和提升,使之成为既能够满足民族精神需要的又属于自己时代和民族的新形态哲学体系——和合学。它对于我国走向21世纪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我国当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生各种关系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和合”是用来阐明事物的联系与组合的一对范畴。在先秦仅用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秦汉以后,和合思想进一步提高到了与天的关系上来了,从人际和合到天人之际的和合,构成了中华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整体系统”的观念。
面对21世纪的到来,世界文化多元格局的形成,各种异质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必然会导致冲突。张先生将此归纳为五大冲突,如何化解这些冲突,迫使许多学者进行思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以下简称《和合学》)以探索中西文化的现代化出路,张先生称之为“转生”,这个转生不是简单的转生,而是“融突”和合的转生。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完成了和合观由统传向现代的转换,并使古老的和合概念得以完善和提升。从《和合学》中我们不难看出,与传统和合观相比,其中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独具特色的融突论
和合是回应和化解天与人、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人与心灵以及东西南北中不同文化冲突的最佳方式,而这个最佳方式又是建立在他的和合学的基本理论支柱——融突论之上的。张先生认为和合就是融突。他说:“所谓‘和’就是既冲突又融合,无冲突就无所谓融合,无融合亦无所谓冲突。”又说:“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诸多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并认为,和合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大至日月星辰,小至草木蝼蚁都是融突和合,一切冲突存在都是和合存在,这就是和合学的研究对象。由此引出了融突和合论的基本原理,即和合五义:第一义差异与和生,即生命生生之所本;第二义存相与式能,即变化日新之所本;第三义冲突与融合,即大化流行之所本;第四义汰劣与择优,即对称整合之所本;第五义烦恼与和乐,即中和审美之所本。这五义蕴涵了融突论,即差异——存相——冲突——汰劣——烦恼=突;和生——式能——融合——择优——和乐=融。在这里,和合不是简单的和同、和道、合和、天和、太和、声和等等,它是融突和合,是以往和合概念的提炼与升华。因而它也就更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和合”概念的丰富内涵。其次,事物通过融突和合,从而产生变化为新事物,因此说融突和合也是一个变异的过程。他说:“和合的‘融突论’在某个意义上说亦是‘变化论’。‘突’就是冲突对体变易,‘融’是变化之化到了一定限度,便进入变即顿变阶段,是新生命,、新事物的诞生,便是‘融’。”可见,融突和合是一种充满了辩证思想的和合论。
纵观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各文明之间的冲突,而融突和合的理论正是化解这五大冲突的有效途经,也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最佳文化方式的选择。可见,张先生的融突和合论,还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现实关怀,它将古老的“和合”概念赋予了最新的时代意义。
二、创新的和合结构方式
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的整体结构方式,始创于《老子》和《周易》。《老子》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整体结构。《周易·系辞下传》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云。云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张先生抓住了传统和合学中“天、人、地”“三材之道”把它转换为“地人天”的“新三材之道”,并从《泰》卦入手,颠倒乾坤,认为这样才能“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因此“泰”是一种交通和畅的最佳状态。由此构建了他的和合学的结构体系——地(生存世界)、人(意义世界)、天(可能世界)的新三材之道或和合三界的理论。
他以地为生存世界,人为意义世界、天为可能世界,认为地(生存世界)是人(意义世界)和天(可能世界)的基础,无此基础,人(意义世界)和天(可能世界)的大厦就无从而起。“九层之合,始于垒土”,所以说地(生存世界)是和合学的下层结构。人既是“地”(生存世界)及一切活动的主体又是“天”(可能世界)的建筑师。这里他说:“西方哲学只说到‘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人化自然’这样一个水平。北宋理学者张载明确地表述为:‘为天地立心’,比较‘尺度’、‘立法’说深刻……所以,天、地、人,人为中央沟通天地。”又说:“人在定位天地中定位自身,在为天地立心中立己之心,也在创造天地的价值和意义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坚持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而且坚持人只有在宇宙天地的统一和谐中才能获得价值。
“天”(可能世界)本质上是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的思维能动性的表现,是人将地(生存世界)中的丑、坏、恶,坎陷等进行了扬弃,从而升华为美、好、善、完满的有生命的、理想的、美的和合世界。
可见,由天、地、人和合结构向地、人、天的和合结构的转变,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和合三界的理论也就构成了和合“新人学”的理论基础。
三、匠心独具的“三五”学说
新世纪即将来临,世界已经进入多极化的多元冲突的时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冲突和挑战。中国除了面临着人类共同的五大冲突的挑战外,还面临着西方文化的现代化的挑战。如何回应人类所面临的多元冲突,寻求人类文化的出路?如何回应中国所面临的挑战?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用中国的和合学的系统观、整体观来弥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社会弊端,重新构建人类的终极生存模式,以解决人类生存与命运问题。
(一)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
张先生在其《和合学》中明确地提出了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的冲突(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冲突(民族、种族歧视,战争,贫富差距扩大,贩毒卖淫,恐怖组织等),人与人的冲突(道德沦丧,人际疏离等),心灵冲突(孤独、苦闷、失落等),文明的冲突(各文明之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所造成)。此五大冲突时时困扰着人类。”“和合学以它融突而和合的人文精神,为人类追求进步指出化解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之路”。和合对于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有巨大的魅力;对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有内驱力,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关键在如何化解?化解的路程是什么?张先生为此提出了“五大中心价值”和“五大精神要旨”。
(二)五大中心价值
如果用“融突”和合的观念来思考21世纪人类的命运,那将会超越说不清而又道不明的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的情结,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和合是较优的价值导向。依据上述和合三界的理论,我们可获得对21世纪五大中心价值的共识。
(1)和生原理:也就是共生, 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应该建立一种共生关系,人类若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生态,那就是污染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和生态。只有互相共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和保障。不但人与自然,而且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各文明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此。
(2)和处原理:人们欲自己生存,也要让自然、社会、他人、 他文明生存,因此,它们又都在一定的关系之中相处,人们相互共处,但由于其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的差异,也会发生冲突和竞争甚至战争,故应倡导人类和平共处,建立和处意识。
(3)和立原理: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 文明之间都应有自我独立的权利,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制度、模式强加于人,唯我独尊搞霸权主义。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的精神即以开放的、宽容的胸怀,接纳自然、社会、人生和他人的心灵及文明,走适合于自己实际发展道路和建立自己的制度。
(4)和达原理:尽管自然生态各有优劣之分,社会制度、 社会发展有先后贫富的不同,人我之间有肤色、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区别,文明的风格、特征、信仰也相距甚远,既然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应该有和达意识。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的这种达己达人的意识,才足以促进在当前多元文化,多元发展、多元模式各种错综复杂融突情境中协调、平衡、和谐,以达到共同发达。
(5)和爱原理:和生、和处、和立、 和达意识的基础与核心是共爱,人类要懂得爱,学会爱,虽然人类之爱不能宣令实现,但比仇恨要好,这也就是孔子的“泛爱众”和墨子所提倡的“兼相爱”的精神。
这五大中心价值,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原理和价值。
(三)五大精神要旨
作为人类21世纪文化行为和文化价值的五大原理,也即走向和合之路的五大中心价值,它是化解每一种冲突的原理,但如何化解此五大冲突,而需依照和合学的原理、价值、方法以及生生、变化、神妙、选择、和谐五大要旨的实践过程,作为化解五大冲突的路径。
(1)生生:“生生之谓易”,“易”的精髓就是生生, 生生是由“絪蕴”,“相交感”冲突融合而成,反之则是“独阳不生”,也就是说,阴阳、男女、天地、乾坤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真正获得其自身的性质、特征,并改变其两端,两极的形式,经过絪蕴、构精等冲突融合,才得以诞生新的和合体,以至于无限,这便是“生生”之意。
(2)变化:冲突融合是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 这种运动变化日新,就是式能发动不息,由于式能状态自然而然地运动变化日新,这样就使现实的冲突融合承担转变为新事物、新生命的和合体。
(3)神化:所谓神,不是神灵不是上帝, 而是“阴阳不测之谓神。”张载说:“两在故不测?就叫做“神”,朱熹认为神是阴阳变化之所以然,宇宙大恒大化、不待征于色、发于声、形于象,人莫知其所以然之妙,可称为神,或称为神妙。
(4)选择:汰劣与择优就是选择。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要在大化流行中被冲洗掉陈迹而裸露元真,这就是所谓“大浪淘沙”。冲突诸方的“絪蕴”、“交感”、“构精”等方式的融合过程,都贯穿着选择过程,并且在融合中,冲突诸方亦是一个严格的选择过程:冲突融合的和合体的诞生,标志着选择的成功。
(5)和谐:人的心灵受到种种因素的刺激、逼迫、 紧张的干扰和影响,就会产生种种孤独感、疏离感、恐惧感、痛苦感等,这种心灵和精神状态,不仅影响人的情绪、意志、观念和认知等方面的正常运作,而且影响着冲突融合的协调、和谐地运行,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无论对人的生活活动还是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有益的。
总之,按照和合学五大中心价值和五大要旨以及各具体的和合方面、层面的融突和合原理、原则,促使和合三界(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可能世界)的各个层面、方面的和合体的更真实、更完善、更优美,便可达到和合世界或和合境界,这就是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的和合之路。
张先生在其花甲之年完成的这部巨著,是以“赤子之心”或“婴儿之心”的真诚来写作的,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尝试,他的这些重要的原理和价值,将会在现代中国所面临的三大挑战(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的挑战、西方文化的挑战、现代化的挑战)中、使中国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走向21世纪,并预见将会被世界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