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中医医院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在用于儿科临床治疗时的护理方案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72例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给予患儿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2例患儿中有2例患儿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时间的喘憋情况,其余患儿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给予肺炎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抵触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顺利配合完成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肺炎;氧气雾化吸入;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47-02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收治的常见病和多发率,其占目前儿科住院比例的首位。患儿在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后,多表现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因此临床治疗多以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物直接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部位,具有用药量低、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1],深受儿科医生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青睐。但由于儿科收治患儿年龄较小,其对于雾化吸入治疗抵触心理较强,故极易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将对儿科应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儿科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其中男38例,女性34例,年龄为8月龄~12岁,平均年龄为6.38±2.84岁,病程我3d~18d,平均病程为8.47±2.84d。其中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例,肺炎患儿25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9例。所有患儿均经影像学检查或者临床病理学确诊。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临床抗炎、止咳、化痰治疗,每日配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采用氨溴索7.5mg或者布地奈德0.5mg或者沙丁胺醇2.5g,加入到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至5~8mL时,放入到雾化器的药杯中,然后连接氧气流量表,根据患儿耐受情况和病情适当调整雾量,给予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每日治疗1~2次,每次10~15min。
1.3 护理方法
1.3.1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前的护理 日常需保持病房室内空气的清新,环境舒适整洁,室温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雾化吸入治疗前,给予患儿加家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向患儿家长讲解吸入治疗的方法以及优点,使家长能够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多采用肯定和表扬的态度,鼓励患儿主动参与到治疗中,降低其抵触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应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及时给予患儿安抚和关怀,提高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在选择雾化器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配合程度为其选择适宜的雾化方法。对于年龄不足3岁的患儿,应以面罩式给药方法为主,超过3岁以上患儿,可以口含式为主。在治疗前,应做好设备的消毒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消毒处理。每次给药前,应按照医嘱配置雾化液,以确保雾化液的安全性。每次进行相关操作时,护理人员需做好手卫生,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日常需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当发现患儿呼吸到分泌物过多时,应在雾化治疗前将分泌物清理干净,协助患儿将痰液咳出或者吸出,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设备应用前充分检查各个部位连接是否妥当和良好,待有雾气排出后,再指导患儿开始治疗。
1.3.2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 雾化吸入治疗时,应指导患儿采取坐位、半坐位或者仰卧位等姿势,对于配合不佳的患儿,可指导家长将患儿抱起,抬高上半身进行治疗。对于危重患儿可将其头肩部略垫高30°左右,抬高上半身。在给予患儿治疗过程中,需保持喷雾器处于竖直向上的状态,以便于雾气的排出。开始治疗时,可低雾量吸入1min后,待患儿呼吸道逐渐适应后,再加入给雾量。在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变化情况[2],同时观察出雾情况,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呛咳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吸入治疗,观察分析导致患儿异常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待患儿症状缓解后,可继续进行吸入治疗。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在湿化瓶内加入温水来提高雾气的稳定,以免患儿吸入的气体温度过低导致其发生呼吸道痉挛,同时雾化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药液进入到眼内。对于治疗配合度较好的患儿,可根据医嘱在常规时间给予其雾化治疗,对于配合度较差的患儿,则可根据其意愿或者作息时间安排治疗,对于极为不配合的患儿,可采用水平后治疗的方式,以免影响治疗。
1.3.3雾化吸入治疗后的护理 待所有药液均全部被吸收后,再将设备移除,关掉开关,然后对患儿的面部及口腔进行全面的清洗,然后协助患儿做好整理工作。同时协助患儿家长为患儿制定科学的饮食食谱,指导家长随天气变化为患儿增减衣物。
2.结果
通过给予患儿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2例患儿中有2例患儿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时间的喘憋情况,经有效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患儿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3.讨论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是将氧疗与雾化给药相结合,以氧气作为药物雾化的推动例,将制备好的雾化药液以高速氧气输送到呼吸道内部[3],其目前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由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无创、无痛等优点,因此更加适宜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4]。在治疗过程中患儿仅需要平静的呼吸即可完成治疗,而给药时由于应用氧气作为动力,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气道痉挛和循环系统缺氧等情况,能够有效的避免患儿发生低氧血症。本次研究通过给予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及意义,进而提高家长的配合度,吸入治疗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患儿的体征和情绪变化情况,及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患儿进行相应干预,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4.结论
给予肺炎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抵触心理,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儿能够顺利配合完成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继红.护理干预在儿科呼吸道疾病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6):199-200.
[2]李瑞环.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4例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71-72.
[3]王文明,李雪梅,蔡晓华.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30-32
[4]朱素芳,杨国平.氧气雾化吸入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15.
论文作者:张佳萍,徐丽莉,张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患儿论文; 氧气论文; 儿科论文; 呼吸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况论文; 系统疾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