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实施论文_成斌

绥宁县中医院 湖南邵阳 422600

【摘 要】目的 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手术之后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接诊的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康复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康复措施之后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康复措施之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在其手术之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加快骨折愈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康复速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膝关节周围骨折会导致病人周围软组织受损,伤害到病人关节面,通过手术治疗之后,康复时间比较长,同时愈合效果不理想,会产生关节功能障碍等,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之后为病人提供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病人康复速度,促进临床治疗效果,避免骨硬化继续生长,有效防止产生创伤性关节炎。文献资料表明,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病人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病人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病人接受早期主动训练,可以使其膝关节功能获得改善,加快机体营养吸收[1]。本文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接诊的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康复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康复措施之后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接诊的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2016.1-2018.1),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康复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病人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39.7±5.7岁,其中属于股骨踝间骨折病人20例,属于股骨踝上骨折病人20例,属于髌骨骨折病人8例,属于胫骨平台性骨折病人2例;研究组病人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39.5±5.6岁,其中属于股骨踝间骨折病人19例,属于股骨踝上骨折病人20例,属于髌骨骨折病人8例,属于胫骨平台性骨折病人3例。

1.2方法

常规康复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仔细并且认真倾听病人对于疼痛的感受,告知病人怎样克服疼痛,依照病人的实际职业、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提高病人的治疗信心;详细观察病人敷料包扎情况,主要包括包扎松紧度以及渗液情况,确保敷料处于干燥,及时更换敷料;手术之后,在进行引流管放置期间,需要避免引流管产生脱出、折叠以及扭曲等。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为病人介绍早期康复锻炼对于关节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和必要性,告知病人过度制动所产生的并发症和及早开展下肢关节活动的优势,骨折端需要保持足够坚固内固定,缓解病人的内心顾虑,提高病人治疗疾病的依从性;依照病人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保持循序渐进的活动原则,当病人慢慢适应并且疼痛感不剧烈之后,提高活动幅度、活动频率以及活动时间,除去开展康复练习,护理人员需要指导病人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严格观察病人患肢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肿痛加剧以及切口愈合不佳状态,倘若出现异常,需要马上停止活动,为病人进行相应的检查;手术之后第一周,保持膝关节功能位,将病人患肢垫高,保持高于心脏平面10cm,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第一天同一时间间歇交替大腿部以及小腿部肌肉屈伸活动,保持有节律的放松与收缩,每次收缩维持5秒钟,提高静脉血以及淋巴液回流,保持不产生肌肉疲劳为佳,针对创面红、痛、肿并且热等局部炎症反应显著病人,创面暴露部位采取激光施行床边照射治疗。

手术之后第一天到第一周之内开展长收缩练习,对关节进行保护,不遭受异常应力作用,同时不会导致肌肉损伤的相关炎症反应,一般采取收缩股四头肌以及腘绳肌训练,股四头肌等长向心收缩,病人大腿保持前侧肌群收缩,髌骨向上提拉,每次8秒,每组5次,每天训练5组,腘绳肌等长收缩,病人足见保持下压,足跟向上提,大腿慢慢抬起绷紧,每次8秒钟,每组5次,每天训练5组。

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训练之前采取热敷15分钟,对周围组织进行软化,训练之后提供冷敷,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手术之后第七天,慢慢在理疗师辅助之下进行屈膝,双手握住膝上10cm部位,慢慢向上抬起,足跟顺着床慢慢向后滑动,手术之后2周可以达到屈膝90度,之后保持90度直到第三周,手术之后第七天开始,上下左右4个方向推动膑骨,活动之后为病人提供冰敷5分钟,每天1次。

手术之后第三周直到病人开展主动直腿抬高以及股四头肌抗肌力训练,使病人已经获得的训练效果得到巩固,健侧卧位练习患肢前后摆动,病人坐在床边,小腿保持悬空,受到肢体重力作用开展伸膝对抗引力运动。

手术之后第六周施行患肢力量训练,保持早期肌力训练基础之上,提高膝关节阻抗肌力训练,患肢通过部分负重慢慢过渡到完全负重,同时开展相应生活和职业能力锻炼[2]。

1.3评价标准

手术之后3个月开展膝关节功能评定,采取Harris评分施行康复评定:病人不存在肌肉萎缩表现,膝关节伸屈范围处于130度到140度,能够参加工作和生产劳动,代表优;病人不存在显著肌肉萎缩现象,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膝关节伸屈处于70度到120度,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代表良;病人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显著改善,关节主动伸屈低于60度,代表差[3]。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所得的各项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施行数据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期间,t 值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卡方采取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P 值加以判定,其标准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如果 所得P 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康复措施之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膝关节属于人体中最复杂病人最大的关节,属于下肢最关键的行走以及负重关节,膝关节周围骨折大部分属于软组织受损严重,特别是胫骨平台以及股骨踝部粉碎性骨折,会对关节面产生累及,无法获得坚强固定,需要长期制动,一般会引发骨折畸形愈合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膝关节僵硬[4]。根据现代理论认为,关节内骨折手术之后为病人提供早期活动,骨折端出现相应应力,可以加快骨折端骨痂形成与钙化速度,对于破损关节面加以充填,早期功能康复所引发的应力能够避免骨痂硬化持续生长,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出现风险[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康复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康复措施之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康复措施之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之后病人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加快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能力恢复速度,促进病人生活质量,同时可行性比较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晶.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4(26):255-256.

[2]王少娟.对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 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3):123-124.

[3]任红梅,从庆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 标准管理,2015,6(19):177-178.

[4]胡燕娜,谭颖微.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 关节僵硬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7):75-76.

[5]孙令芝.早期康复护 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 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96-97.

论文作者:成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实施论文_成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