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进程,环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绿色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绿色食品,绿色公益,绿色施工等对能源的来源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影响下,我国能源开采的方法也与时俱进。但是目前很多采矿方法和工艺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地表塌陷,地表水层破坏甚至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所以为了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矿产带来的更高社会和环境效益,相关部门一定要大力推行低碳环保的绿色开采理念,本文针对传统采矿工程开采方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优势,做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采矿工程;绿色开采;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基于此,采矿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在实际的采矿作业中,由于采矿工艺和采矿技术还不够成熟,会给生态环境和地质带来一定的破坏和污染,不利于目前倡导的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采矿作业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保证采矿作业的高效率和安全性,就需要在进行采矿作业时应用绿色开采的手段。下面将重点对在采矿作业中应用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绿色开采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
1采矿工程中传统开采技术对于环境的影响
1.1采矿工程对水资源的破坏
在采矿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就是对水资源的污染破坏,一些采矿工程在开采过程中会对地下水层造成破坏,使得地下水位逐渐下降。这样的情况就是对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影响了水的质量,在开采过程中也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迫使周边的河流干枯断流等,也将会严重的影响周边居民的用水问题。
1.2破坏土壤结构
矿产开采破坏水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工程应用不当甚至还会破坏施工附近的地质结构,常见的如土壤荒漠化严重等。很多公司进行开采时都会产生大量的开采垃圾以及建筑垃圾,这些废弃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被随意的放置在陆地表面就会加重水土流失情况的出现。随着废弃物数量的逐渐增多,这些废弃物占据的面积也会越来越大,除了污染基本的生态环境以外还能够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率。很多施工队伍会将施工垃圾放任不管,即使采矿工作完成以后仍然任其自由风化,这样将会给周围地区的土壤结构带来永久性的损坏。
1.3破坏大气环境
进行开采工作时,由于相关设备的运行或者是其他操作,除了产生一系列的建筑垃圾以外,还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有害气体。常见的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这些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对生态环境十分不利的气体。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入空气中会发生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硫则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有害气体随意排放会对周围的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甚至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健康。
2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2.1优化巷道布置
矿产的开采一般都是在山体中或者地下,深长的矿井、巷道繁多,因矿产企业对矿产技术的改善和更新,巷道的布置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首先,从巷道的数量上,因为开采相关的设备进行了更新、功能多样化、体积简便化,可以做到少量巷道的多重重复使用;从巷道的最后的处理上,为了简化开采过程,也在逐渐推广用废毛料填充,开采和填充工序同步进行,还可提高开采过程的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矿井、巷道的优化,目的是达到高产高矿。对开采区的数据进行采集,根据开采设备的规格属性,尽量使开采设备集中,并不断的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采矿巷道分布经验,制定符合所开采矿区的巷道分布图,对最后巷道最后的填充料的做好严格的把控,做到能从当地取材绝不在矿区外填充。
2.2金属矿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在巨大差异的地质环境和不同形成过程造成了我国各个区域独一无二的区域地质,这种独特的地质环境导致形成大量的复合性矿床,单一成分的矿产少,共、伴生矿产多。因为金属矿石组成结构也比较复杂,除了一部分单一成分矿产外,都不同程度的共伴生其他有价金属矿物。金属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有3种:1)主金属载体矿物与其他共、伴生矿物具有嵌布粒度差别大、分离性能好的矿石,多数先通过选矿过程分别选出各自精矿,根据各种精矿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冶炼方法处理。如果矿物中伴生元素含量低、粒度细、分选性较差,它们只能随载体矿物的精矿富集,以后在精矿冶炼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分离与提取。2)矿石中主金属与共、伴生金属的含量都很低,而且共伴生金属的赋存状态分散,利用它们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在选矿冶炼工序之前进行选择性预处理,实现预先富集和分离金属的目的。3)利用艾萨炉、奥斯麦特炉等冶金反应器来冶炼,进行初步的组分分离,同时获得含某种组分高的挥发烟尘,富集了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熔体产品。
2.3保水开采技术
如果水资源一旦遭到破坏那么生态环境就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开采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只是对土地资源和空气资源的保护比较重视,一直会忽略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重视,导致对采矿区以及周边水资源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也严重的让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保水开采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开采技术,这种技术既可以有效的保证区域内的水资源不受到影响,也能保证周边的水资源不被破坏,从而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用水。保水开采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工作人员对区域以及周围环境进行相关的调查之后,对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再根据地质环境的情况做到全方面的了解后,制定出合理的开采方案,并且对开采后的地质和水层是否能造成影响进行综合评定按照评定结果来选择最适合开采的范围进行施工,但是如果实际开采范围内没有对水资源进行隔离处理,就必须把可能出现坍塌现象的洗面和含水层进行隔离。在设置的隔水层中通过设置水煤岩柱降低对地下水的影响,来确保整个开采过程中都不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保水开采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对水资源的破坏,也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完整。
2.4“无矿柱开采”技术
“无矿柱开采”技术主要原理是预先在上个开采区域输送巷下留出充填带,其作用是,进入下阶段开采时发挥作用,达到不预留矿柱的目的,实现无矿柱开采。该技术主要用于建构注浆型填充系统,应在铁矿井下设计和建设专用的车场与搅拌站,同时,还要在“专门回风巷”上面位置,科学设计出“注浆泵硐室”,目的是形成“搅拌-泵送-填充”这种连续式的作业模式,其中,充填带规格确定依据包括:①充填带的凝固时间;②矿压大小;③阶段面与工作面输送巷间长度。
结语
总之,绿色开采技术所秉承的是绿色环保理念,强调的是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其倡导的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采矿工程中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势在必行,其能够在原有的采矿基础上,有效减少对水质、土地、空气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增加开采工程的实效性和安全性,促进采矿行业的技术优化。在推动我国采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良东.金属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7(12):5-7.
[2]张鹏飞.浅析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6):123–123.
[3]武慧栋.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8(20):132.
论文作者:王彬彬1,郑斌2,吕琎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采矿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技术论文; 巷道论文; 作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金属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