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辨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社会形态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2)02-0128-06
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五形态还是三形态的问题,近年来人们的争论颇为激烈 ,不少人明确地反对五形态理论,认为它既无马克思本人的文本依据,也与历史发展的 客观进程不相适应,因而认为所谓的“五形态社会理论”是一个伪科学的命题。不少人 认为,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才是既符合马克思本意、又与历史发展进程相吻合的科学 理论。与此同时,不少人还将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等同于社会发展的单线论。对此,笔 者认为不能妄下结论,而要在认真研读马克思原著,弄懂马克思思想真意的基础上才能 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五形态理论:科学还是谬误?
(一)五形态社会理论的文本根据
有人认为所谓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五形 态演进说是斯大林对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错误理解的结果,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明确提 出过五形态理论。这与事实不相符合。实际上,五形态理论在马克思那里有充分的文本 依据。马克思以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始 终坚持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回溯历史,依据社会分工,把他面对的资本主 义社会以前人类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依次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 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1](P68-70)加上当时存在的资本主 义所有制,以及将取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共是五种所有制形式。这是 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雏形。
接着,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比较明确地 提出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种社会形态。他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 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 业资本家的社会”。[1](P141-14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到了古罗马的贵族 和奴隶,中世纪的封建主和农奴,并明确提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是“从封建社会的 灭亡中产生出来的”。[1](P272-273)在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作用进行辨证分析的基 础上,马克思将它与“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对比,指出了资产阶级社会将被共产主义 社会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就是说,《宣言》明确提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
与《宣言》基本同时所写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以“生产关系的总和”作 为划分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志,对社会形态做了新的论述:“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 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 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 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 的一个特殊阶段。”[1](P345)1859年写作并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 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发,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社会形态演进问题也得到了明确 的说明。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对有史以来的社会形态进行 了科学总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 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而由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它必然 会被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取代。[2](P32-33)这里,马克思将社会形态的划分建 立在科学历史观的基础上,因而达到了比较科学的程度。这里,五种社会形态的表述十 分明确,不容置疑。
此后,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认识不断深化,比如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识在19世纪70 年代末期和80年代达到了新的水平。但他仍没放弃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是进一步完 善了它。马克思曾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代表整个原始社会阶段,后 来他认识到:“把所有的原始公社混为一谈是错误的;正像地质的形成一样,在这些历 史的形成中,有一系列原生的、次生的、再次生的等等类型”。[3](P432)在他看来, 原生的社会形态在发展中,会出现多种社会所有制结构,其中包括他原先提到的亚细亚 所有制、古典古代的所有制、日尔曼的所有制,以及斯拉夫所有制等等。而俄国当时所 存在的农村公社则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所以它同时也是向次生的形态过渡 的阶段,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阶段;而次生的社 会形态,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则“包括建立在奴隶制上和农奴制上的一系列社会” ;[3](P450)再次生的形态无疑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而再生形态也就是扬弃了一切次生 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了。原生形态(就是整个的原始社会)、次生形态(包括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生形态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达到 的最高水平,这一研究并未否认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而是使它更精确、更科学了。至此 ,可以说马克思已经科学地提出了社会形态的演进理论。
以上考察表明,马克思是始终坚持五形态理论的,五形态理论有充分的文本根据。当 然,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论述存在着一定的缺 陷和不足,但马克思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改和深化对它的表述。认为马克 思没有提出五形态理论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如何正确理解五形态社会理论?
有人说,马克思的确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但是这个理论在解释上存在许多困 难,比如说有些国家就未经过至少某一种社会形态,马克思晚年也明确提到过俄国社会 的跨越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些问题,那么,五形态理论仍然站不住脚。如何看 待这些问题呢?笔者以为,这里的关键是要明白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演进的视角。马克 思考察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是“世界历史”的视角,他不是着眼于某一国家、某一民族 ,而是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组成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从而 将多数国家都经历过的发展阶段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任何理论与所反映的对象相比都 具有抽象性,它舍弃了对象的非本质、次要的东西,而抓住了对象的本质性的东西。马 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当然也不例外。在马克思看来,某些国家、民族在发展中所经历的 跨越现象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是完全可能的。他在谈到俄国农村社会有可能跨越资本 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时这样说,“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 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的一系列进化(从原始社会到它的目前状态)才取得的那些经 济成就,那么,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 疑问的。可是,俄国公社的情况同西方原始公社的情况完全不同。俄国是在全国广大范 围内把土地公社占有制保存下来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同时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 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3](P444 )在马克思看来,假如俄国是完全与世隔绝的国家的话,那么,它就会顺次经过一系列 的社会形态,当然不会跨越资本主义形态了。但是在国家、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 密切的“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下,通过西方国家革命的支持,以及西方国家先进生产力 和先进文化的支持,俄国就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 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3](P451)马克思强调,俄国公社的命运究竟如何, “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3](P45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需要注意把握两点:第 一,要以包括所有国家、民族在内的整个“世界历史”、整个人类社会作为考察的对象 ,才能揭示社会形态演变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是把包括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内的整 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作为考察的对象,五形态理论是立足于人类社会整体而提出的关 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针对每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提出的关于某国发展的特 殊规律。既然如此,在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时就要把立足点放在整体的人类社会 上,放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中,而不应用某个或某些国家特殊的发展道路来评判已经过抽 象的、作为整体的、一般性的理论。某个或某些国家特殊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形式并没有 排除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二、要充分重视“世界历史”的大环境对各国发展道路的 影响和制约作用。在各个国家、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世界历史”的环境下,每 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整个“历史环境”的强大影响,离开了国家、民族之间相 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世界历史”的大环境,每个国家都将顺次经过所有的社会形态, 所谓的跨越是不现实的。马克思坚信人类社会具有内在的普遍的发展规律(正是他科学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普遍规律),同时认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某些国家发 展道路的特殊性并不矛盾,相反地,普遍规律是通过特殊道路、特殊形式来表现自己的 。他认为,在世界历史趋势不断加深的现时代,“历史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每 个具体国家发展的道路也越来越体现出复杂性和戏剧性。但不能据此就否认社会发展规 律的普遍性。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
马克思对于社会形态的演变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述,除了以生产方式为标准提出 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外,还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理论。
(一)马克思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集中体现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在该 《手稿》中马克思从主体发展的角度,以及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演变的历史的角度对社 会形态的演变作过具体分析。
1.从主体(人)发展的角度所作的论述。马克思以他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立足点, 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中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追溯,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社会中 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 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 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 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 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 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4](P104)活生生的话语表明马克思的确提出了三 种社会形态理论。
2.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提出的三大形态理论。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从人(主体)的 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三形态社会理论,也从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前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共产主义生产方式三大形态理论。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全 面的分析,指出了它的致命弊端,以及必将被将来更高形态的生产方式,即共产主义生 产方式取代的必然性,而且分析了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前的所有制形式。前资本主义的生 产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亚细亚的、古代的和日尔曼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认为,前资 本主义社会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对财产占有的特点是公有财产的分量逐渐减少,私有财产 的分量日渐增强,而资本主义所有制就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里,由于马 克思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为立足点进行考察的,因此,他重点考察的不是这三种 所有制形式之间的不同以及相互继承发展的关系,而是重点考察它们各自与资本主义所 有制形式的关联,这是毫不奇怪的。在马克思那里,的确没有把前资本主义的三种所有 制形式看作是依次递进的形式。有人却据此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所概括的五种社会形态也不具有时间上的依次演进的关系就很牵强附会了,而他们进而 得出的所谓马克思没有提出五种形态理论,而只提出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和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也就站不住脚了。
(二)对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解问题
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以他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点,分 别从主体发展的角度,以及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角度(二者实质上是统一的)考察了资本主 义以前的所有和占有形式的来龙去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所有和占有形式的历史渊源 ,他的着眼点和理论重心不是去揭示社会形态的演变规律。既然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 点,那么,就很容易理解马克思为什么把并无继承发展关系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和日尔 曼的所有制形式放在一起考察,分别考察它们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内在关联。因此,当 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三 大形态理论时,他们的确不是完全无的放矢。但正如我们的分析所表明的,在马克思的 理论探讨中,他的理论视角和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一种视角得出的结论去 否认另一种视角得出的结论。即不能用三形态理论去否认五形态理论。
如果从整体上去理解《经济学手稿》就会发现理解马克思的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理论目 的。马克思之所以考察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生产方式,就是为了从历史和理论的双重 维度上去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的相互关系问题,以便更透 彻地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其趋势;而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人的发 展的三种形态也是与此紧密相联的。如此理解,就不会用一种理论视角去反对另一种理 论视角。如果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总体上去理解的话,就会更清楚地发现马克思曾经从 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形态问题进行过论述:他既始终坚持从生产方式出发论述五种社会形 态理论,也从人的发展的角度、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理论, 同时也提出过社会演进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的观点。认真分析这些不同的 视角便会知道,有的提法只是偶尔提提而已(比如,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三种社会 形态理论),有的则是始终坚持的(像社会发展的五形态理论就是这样)。与人的发展的 三大形态理论不同,关于社会发展的五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的 ,它决不是“妙手偶得”的一时灵感,而是建立在通晓社会发展规律、科学了悟社会发 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上长期理性沉思的结果,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整体的科学把握。因此 ,决不能把马克思从其他视角做出的结论与它并列,更不能用从其他视角得出的有关结 论来贬低甚至否定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当然,五形态理论与三形态理论又是统一的, 而不是矛盾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三形态理论中的后两 种形态与五形态理论的后两种形态是一样的,而前资本主义社会则不过是原始社会、奴 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称。
三、五形态理论:单线论?
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和歪曲。有人指出,马克思的五形态 理论是典型的社会发展单线论,因为它认为任何国家的社会发展都将沿着五种社会形态 向前演进,从而抹杀了不同国家民族的具体特点以及发展中可能采取的不同道路和模式 。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者们就津津乐道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的话:“工业较发达的 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 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2](P100,P101)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些话呢?从这些话中能得出马克思是主张社会发展 的单线论者吗?事实显然并不如此简单。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表现形式特殊性的统一
实际上,马克思的上述话是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对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作的判 断,而不是对某一国家具体的发展道路所作的断言,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在他看来, 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导致了人类社会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 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轨迹前进。这里的“轨迹”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 :从承担的载体来讲,是整个的人类社会,而不是某一个,甚至某一些国家;从揭示的 内容看,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总体的趋势,而不是某个,甚至某些国家的具 体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就上面提到的这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 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是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 态产生的必然性,“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 实现的趋势。”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 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人就可以有所作为,能够运用规律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能够“缩短 和减轻分娩的痛苦。”[2](P100-101)就是说,建立在社会规律基础上的社会形态的演 变是普遍的、必然的,但是具体的国家借以开辟的发展道路则是不一样的,有可能缩短 ,也有可能延长。这里社会形态演变的总趋势并未排除具体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对 此,马克思在1877年所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就明确地谈到了这个问 题。信中,他坚决反对米海洛夫斯基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 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5](P341),实际上就涉及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 与每个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问题。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从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总趋势来说,是具有“铁的必然性的”,是一定要出现的 ,但是它在每一个国家的表现方式则是具有特殊性的,这取决于该国家所处的各种条件 ,特别是“历史环境”。而俄国当时所处的最大“历史环境”,就是“世界历史”趋势 不断加深的大环境。
(二)“世界历史”大环境与各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他认为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实实在在的过程,这种客观的世界历史运动是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 出现、机器大工业的产生、现代意义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是相伴而生的。“世界历史”的 出现不仅使得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变成世界性的,而且使得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 品也变成世界性的了。
马克思认为,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成为可能。 他说:“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2](P101)在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文 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物质文化成果,一个经济文化落 后国家就有可能尽快地赶上甚至超越其他国家。这就是马克思关于俄国作为落后国家有 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基础。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中马克思已经表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发展道路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后来给 查苏利奇的信里他详细地谈到了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他认为,俄国农村公 社内在地具有解体和新生两种可能性,而究竟走向哪一种可能性,“一切都取决于它所 处的历史环境”。[3](P435)俄国农村公社处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呢?马克思认为,它 所处的最大的历史环境就是世界历史的环境,这个环境一方面(从积极的意义上讲)给俄 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使它能够吸取资本主义时代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成果; 另一方面,俄国公社又处在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危机的时代,这使得俄国的跨越式发展又 具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一再强调,只有具备了多种条件,才有可能实现俄国公社的 跨越式发展。有人认为,马克思的预言失败了,因为俄国其后并没有实现跨越,而是走 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判断是不公正的,因为马克思的断言是说只有具备了诸 多条件才可能实现跨越,而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条件只有第一条即俄国是处在世界历 史的背景下这一条具备了,而其余的条件并不具备。因而俄国没有走上跨越式的道路并 没有证伪马克思的断言。在此笔者不想多费笔墨去讨论俄国跨越的具体条件问题,而只 是侧重于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去讨论个别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在此笔者只想强调,我 们不应该拘泥于马克思的某一句具体的话,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体现 出来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原则。
(三)“世界历史”环境下个别国家超常规发展的深层原因
在马克思看来,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单个国家的超常规的变革和发展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什么呢?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其中的内在奥秘,他指出,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但是,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 ,“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 生冲突。由广泛的国家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 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 来了)”。[1](P115-116)就是说,社会发展的跨越现象归根到底是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 一个国家内的社会基本矛盾与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世 界历史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不仅取决于本国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而且取决于本国的生产力与国际生产力、国际生产关系之间,本国的生产关系与国际 的生产力、国际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国家之间相互隔绝、相互封闭的时期,在一 个孤立的国家内部,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不会存在很 大的反差,因而很难出现跨越式的发展状况。然而,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下情况就不一 样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受到本国条件的制约,而且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无论 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亦或是上层建筑,都会受到他国的影响。在一个合适的国际 环境下,比如马克思设想的西欧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建立公有制之后,从而使 得国际上发达的生产力能够作为比较落后国家的(比如俄国的)生产力的延伸,而国际上 的生产关系,无论是先进还是落后,也同样是落后国家的生产关系的延伸。如此一来, 落后国家无论是在社会革命方面,还是在社会发展方面,都有可能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 发展。
跨越式发展的思想表明,马克思决不是社会发展的单线论者,而是承认在不同的历史 条件下,各个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这从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道路的论述中可以得到验证,他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的产生主 要有三条道路:“在现实的历史上,雇佣劳动是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的,或 者像在东方和斯拉夫各民族中那样是从公有制的崩溃中产生的,而在其最恰当的、划时 代的、囊括了劳动的全部社会存在的形式中,雇佣劳动是从行会制度、等级制度、劳役 和实物收入、作为农村副业的工业、仍为封建的小农业的等等的衰亡中产生的。”[4]( P14)论述已很明确,不必赘述了。
(四)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模式
实际上,马克思不仅承认各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而且还具体探讨了社会发展的 三种具体模式(或三种类型),即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他认为,如埃及、中 国、印度、希腊等古代文明圈的发展就是自然形态,这种形态的发展主要是由本民族、 本国家的内部因素和条件所决定的,外部因素所起作用极小甚至不起作用。这种类型, 与社会所处的封闭状态紧密相连,当各个民族、国家处于封闭状态时,每个民族国家都 要重复着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从总体上看,在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之前,自然形态 是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类型。派生形态是区域性交往的产物,它是指某种生产方式和社会 关系不是在某个民族国家那里自发生长的,而是从其他民族那里“转移来的”。马克思 曾指出,“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东西,总之,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国 际关系在这里的影响。”[4](P47)“导入英国的封建主义,按其形式来说,要比在法兰 西自然形成的封建主义较为完备。”[4](P489-490)超越形态则是社会发展的跳跃形式 ,即某些民族国家在社会发展中跨越了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直接进入高级形态,这 是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的产物。俄国的跨越就是一例,对此已谈论很多,在此不再详述 了。
总之,马克思是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创始人和始终坚持者;理解五形态理 论的关键是“世界历史”的视角;五形态理论并不等同于机械的社会发展的单线论,而 是既承认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又承认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辩证决定论。这一切表 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仍然是迄今最具生命力的社会历史理论。
收稿日期:2001-11-13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所有制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经济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