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421000)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肺癌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选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90例作为肺部炎症组,并随机抽取其他90例健康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人群进行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比分析三组人群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CEA、CA125、NSE、CYFRA21-1明显高于肺部炎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够提高肺癌的检出敏感率,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195-02
肺癌是一种支气管原发性肿瘤,临床上也称之为支气管肺癌。患者的发病部位在肺部的支气管以及肺泡部分[1]。肺癌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诊断手段有限,导致其早期确诊率较低。而患者一旦确诊,基本上已经到达中晚期,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降低了患者生存几率[2]。因此,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存几率的提高,首要的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目前临床上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多是依靠影像学检查,依赖血清学方法极少。因此,通过联合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分析患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是有实用意义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为癌症组,选取非肿瘤性肺部疾病90例患者作为炎症对照组,并从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其他90例健康人群(经查体检结果确认无肺部疾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癌症组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35~89岁,平均年龄(62.38±11.79)岁。炎症对照组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34~87岁,平均年龄(60.25±10.86)岁,正常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5.23±10.8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人群均空腹抽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放入-20℃的冰箱内储存。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进行CEA、CA125、NSE、CYFRA21-1的检测,检测过程均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并随机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1.3 判定标准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的计算参照李群英[3]的计算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EA以5.0ng/ml为标准,≥5.0ng/ml为阳性;NSE以13.0ng/ml为标准,≥13.0ng/ml为阳性;CYFRA21-1以3.3ng/ml为标准,≥3.3ng/ml为阳性;CA125以35U/ml为标准,≥35U/ml为阳性。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查中,存在一项及以上的指标呈阳性,则视为肿瘤患者。
2.结果
联合检测癌症组患者血清中的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明显高于炎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肺癌组中一项检测阳性率均不太理想,其中CEA的阳性49例,为54.44%,CA125指标的阳性48例,为53.33%,NSE阳性55例,为56.11%,CYFRA21-1为56例,为58.22%。联合检测CEA和CA125两项的结果为65.11%,联合检测CEA和NSE两项的结果为68.32%,联合检测CEA和CYFRA21-1两项的结果为71.81%,联合检测CA125和CYFRA21-1两项的结果为71.03%,联合检测CA125和NSE两项的结果为72.85%,联合检测CYFRA21-1和NSE两项的结果为73.85%,阳性率不太理想。联合检测CEA、CA125和CYFRA21-1三项的结果为79.11%,联合检测CEA、CA125和NSE三项的结果为83.51%,联合检测CEA、CYFRA21-1和NSE三项的结果为87.45%,联合检测CYFRA21-1、CA125和NSE三项的结果为88.98%,阳性率有了进一步提高。联合检测上述四项肿瘤标志物的结果为95.51%,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几种肿瘤标志物指标联合检测更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3.讨论
肺癌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的死亡率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恶性肿瘤[3]。肺癌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低,患者往往在癌症症状较为明显时才被确诊[4]。患者确诊时大多已经进入中晚期,无法通过单纯的手术治疗,或同时采用放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使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5]。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肺癌早期,即肺癌Ⅰ期的患者的确诊率仅为癌症确诊患者总数的8%左右,从而导致患者错过有效治疗时机,患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肺癌诊断或提示性诊断,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我们研究发现,以联合检测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四项指标对癌症患者的检查敏感度最高,提示患者患肺癌的可能性大,通过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测及肺部的细胞学检查,帮助患者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从而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芳芳,王厚照,刘青.联合检测七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686-1687.
[2] 冯香梅,王国庆,陈瑛,王蓉,谷雅君,刘运德.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06):331-334.
[3] 李娜,李国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6):2171-2173.
[4] 陈锋,李为民,王冬梅,高蜀生,包勇,陈文彬,刘丹.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9(05):832-835.
[5] 曾聪,全国莉,王春莲.联合检测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2,33(06):808-810.
论文作者:尹万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血清论文; 肿瘤论文; 标志物论文; 肺部论文; 阳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