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22
摘要:本文论述了节约型社会的内容、旧城镇升级方法的探讨,继而论述其关联性及在旧城镇中的节约型体现,总结两者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保护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为了对老城镇进行改造、保护历史文化城镇的独特风貌并利用节约型理念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开展旧城镇升级工作。
关键词:保护;节约型社会;融合
引言
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名词至今已有十年。而今年三月举行的十八大上也已提出我国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我国人均资源较少,这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方针政策仍需一如既往的贯彻执行,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与此同时,在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形下,各大城市急需解决的即是老城区基础设施的提升、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新型产业园区或开发新区的扩张。其中向新区的扩张从1920年恩温提出卫星城理论开始便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可这仅从生产经济、交通、人口等方面出发。而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个关键点是旧城所蕴含的文化。因为它是城市历史演变历程的验证,是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
在此情形下,把节约型城市倡导的一系列政策贯彻到旧城镇升级的理论和实例中,这种提议尚不多见。我们应深入考虑两者的关联性,在旧城镇升级中实现节约和环保的“双赢”局面。
一、节约型社会及旧城镇当前现状
1.1节约型社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依靠高能耗资源、粗放式的经营发展模式,导致国内资源短缺的现象日益暴露,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退化、恶化严重。生态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现如今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单单是指个人对于乱丢废弃物、爱护花草树木等小细节的要求;更是指单位、企业等从环境污染源头抓起,对“三废”的治理与把控。
1.2旧城镇发展的现状
旧城镇的建设存在其历史环境的特殊性和城镇建设的普遍性。近年来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地价持续上涨,导致居住区出现各种私搭乱建的现象,使得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模样逐渐退却,几乎濒临根绝。因此,对于老城区的翻新改造及文化保护迫在眉睫。为此,国家从2009年起提出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工作指导意见,直到现在不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划编著工作通知、优惠政策等。国家的这些举措不仅是为了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提高百姓的住房质量,也是为了提升城市整体生活品质。
二、关于旧城镇升级方法的探讨
现阶段旧城镇升级的手段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对于当地居住建筑的动迁及还迁,另一个是对老城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两者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2.1对当地居住区的动迁及还迁
由于旧城镇的中心地带基本上都是原有棚户区围合而成的,当地老百姓已然对自己的出行、购物等一系列生活方式都很习惯,因此是否响应当地有关部门动迁及还迁的号召,其主动权在于当地百姓。但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让当地居民欣然接受,主要靠国家及当地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进行物质条件的吸引。此外还需规划、设计及建设方对当地百姓的量身打造。
2.2对于老城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
说服当地居民按政府指示进行动迁及还迁,还应该靠规划、设计及建设方对其新居住区从配套设施的硬件建设到智能化居家、出行等方方面面对其进行环境升级服务。然而升级势必需要规模性扩张,如按新人口规模进行的医疗、教育、商业、公园等设施势必要比之前老城区的规模扩大很多。这对于中心地带的老城街,尤其具有古文化特色的老街区是一种充斥。如何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仍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
首先,当代人对其存在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漠。长期以来,“去旧建新,大拆大建”的观点早已侵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例如2010年起天津陆续将有环境污染的大型工业厂区统一搬迁到临港工业区集中安置,这是保护环境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然而作为有悠久历史、堪称工业遗产的天津碱厂,是我国工业化早期的开拓者创造并遗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财富,它记录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过程,记录了几代人为我国工业崛起所付出的艰辛。也许年轻一代的我们不懂得当年搬迁时当地政府领导人及天津碱厂的赖厂长是如何忍痛割爱的适应大环境,他们的坚持才有了部分遗留旧物的存在。我相信,他们代表的老一代工业人,不仅仅是想要为自己留下一份怀念,更是想要为后世留下一份传承。这不是一张照片或一个历史展览管就能诠释出真情实感的。
其次,规划设计水平较低。对于古城镇,先人们是通过潜心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将当地人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完美的融入到对建筑的诠释当中。也正因他们的匠心独运才使得这些作品一直传承至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如今的青年人,很少能够做到对设计如此考究,尽管延续了原有建筑的一些传统符号,却对传统民居的尺度把控欠妥当,最终的作品并不尽如人意。也许是现在的生活工作节奏过快,设计无法像当年贝聿铭一样做1:1比例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模型进行考究,而是像吃快餐一样的想将项目一蹴而就。还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保护和发展的研究不够充分,存在诸多盲点。老城区发展至今,那些是绝对需要保护的?对于保护与发展之间如何再利用又是如何考虑的?这需要单项的针对性的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圆明园,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以遗址为主题,有原址上的重建、修复,也有被列强洗劫、焚烧后的遗址原样保留。这就是呈现给世人的规划设计理念:凝固历史与盛满蓬勃升级的园林气氛相结合。
三、关于旧城镇升级在节约型社会的体现
3.1旧城镇升级应融入节约型社会的理念
纵观历史城镇的发展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建设和谐社会所提出的节约型社会目标与其有如下契合点:(1)节约型社会反对对资源的过分开采和利用,以及对于价值观的节约型、再利用型的看法,这点正好符合历史文化城镇对于保护意思淡漠的另一种解释:保护好文化古迹、保护好城镇的历史风貌,本身就是对已有资源继续利用的节约型体现。(2)旧城镇升级中保护那些有价值的文化街区或建筑手段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无论是重新规划设计还是对原有建筑单体的改造都不应忽视环境问题,不能破坏原有城市肌理。在着手工作之前,需对当地现状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不仅包括常规气候、日照等数据的收集,更包括对当地物质储备、民俗、地域文化等相关信息的调研。然后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对原有设计理念进行详细解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才能将旧城镇升级与国家提倡的创造节约型社会完美融合。
3.2旧城镇升级如何实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第一,在旧城镇制定升级改造的方针政策上,需要时刻保持以节约型社会为指导理念。这需要国家及当地政府部门宏观把控,建设单位严格贯彻和执行相关规定。例如天津生态城,作为滨海新区周边的新型居住区,为吸纳更多的建设方及购房者,也为了更好的与节约型社会要求相融合,当地政府部门要求整个区域的建筑均按绿建二星进行设计。从节能的角度出发,从场地选择、建筑材料选择、设备生产及制定、施工现场运送到最后的使用运营等全方位高标准严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第二,从规划角度实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旧城镇人满为患的拥挤现状下,依照国家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相关规定,规划建设最难实现的莫过于中心城区消防疏散问题。老城街路面窄,机动车停放及行驶不便捷。以北京为例,虽然通过几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手段,但与执行的规划要求相比还是相距较大。据有关专家估算,按照目前城区的疏散速度,需要40年才能把100多万人都疏散出去。虽然疏散问题是其面临的重大课题,但实际中实施的机动车分“牌照号”上路的举措检测出还是有效果的,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了疏散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环保减排亦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三,大力提倡使用新型建材,这需要建设投资方的全力支持。这是发展节约型社会的环节之一,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首先,传统材料的生产本身就会产生污染,需要从源头抓起,要想更新换代生产工艺全过程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十分困难,而新型建材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
第四,推广新能源,曾经我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大步前进,尤其是发展初期生产工艺不够完善到当今技术成熟却需求量过高,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损耗了国家的固有能源储备。为可持续发展,国家不断的另辟蹊径以保证国内的供给关系。这些新能源主要以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方式体现。这些新能源在不同领域的贡献也很具代表性。其中百姓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太阳能,通过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来给自来水加热,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对于独门独户的院落或别墅,屋顶设置亦或是外檐挂置均可。总之市场分量很重,技术也很成熟,是个人家庭使用环保节能产品的首选。但是这种凭借单品集能的形式,还是在节能过程中产生一定浪费。如果通过太阳能收集一整天的热能并没有投入使用,就会逐渐被流失掉;而若当天的阳光不够充足,就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需要通过电加热进行蓄能。因此,若考虑以小区集中的形式将其进行集中采收并分给各户使用,而富余下来的能量通过专业的存储设备进行存放,待阳光不够充足时再分配给用户。再如地能的使用,举个实际例子,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是绿建三星的节能建筑。它是一个原有建筑改造项目,主要通过增设地源热泵加蓄能,实现了过渡季节免费供冷,冬天供暖、夏季供冷的舒适办公环境。再配合其他节能设计手段,最终实现节能率同比国内一般公共建筑66%,属于国际化超低能耗建筑行列,是国际公认的最节能的建筑之一。
总之,这种新能源新材料新思想在节约社会中有正确且积极地价值取向,是历史文化的底蕴和价值创造更加纯净的简约型理念。
四、结论
倡导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国家制定方针、各地方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再到全民贯彻执行,对于已有环境、物质或文化等历史遗产的保护、更新、再利用。一直坚持不懈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利于中华民族生存和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梁思成.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晓黎,《历史性地段建筑形态的保存》,《建筑师》,1994
[4]汤茂林,金其铭,《文化景观研究 的历史和发展趋向》,《人文地理》,1998
[5]刘晓黎,《历史性地段建筑形态的保存》,《建筑师》,1994
[6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7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马士淳,肖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城镇论文; 三星论文; 节约型社会论文; 建筑论文; 历史论文; 国家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