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实证研究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27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634(2004)08-1019-03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科技进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然而,科技进步需要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特别是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的扩张,所需要的科技投入会更大。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资金做支撑,才能完成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的建立和扩张,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经济更快发展。经济增长是科技投入的物质保证,科技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于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种互动关系,利用得好,则形成经济增长……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更高质量的增长……科技投入的增加……新的科技进步……,循环往复的良性互动;利用得不好,则可能形成经济增长乏力……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持续不前……经济衰退……科技落后……的恶性互动。
1 科技投入数量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对科技投入重视程度的提高,科技投入的数量大幅度提高。科技活动人员总数逐年递增,从1991年228.64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322.18万人,增加了93.54万人,年平均增长3.17%;研究与试验约当全时人数也从1991年的67.05万人年,增加到2000年的103.5万人年,12年间增长了54.36%,年平均增长4.03%;科技经费投入量由1991年的427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938亿元,年均增长19.16%,已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9.36%增长速度。
但从相对指标上看,每万名经济活动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却一直保持在35~45人之间,没有明显的增加,国家科技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呈下降趋势。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80年的5.3%下降到2002年的3.7%;占GDP的比重也由1.4%下降至0.86%。
从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看,科技投入量还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1987~1997年平均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为0.66%、日本为2.8%、美国为2.63%、韩国为2.82%、新加坡为1.13%、古巴为0.84%、印度为0.73%。我国不仅低于美国、日本等高收入国家,也低于韩国、新加坡等中高收入国家,而且低于收入水平与我国相近甚至低于我国的古巴和印度。
2 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相关分析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呢?为此我们利用1991年以来我国科技投入总量与经济总量的有关数据资料,测算了各项科技投入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表1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矩阵
科技活
科技活
动经费 国家 国内
动人员
筹集总 科技 生产 财政
总数 额拨款 总值 支出
科技活动人员总数 1.00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 0.93 1.00
国家科技拨款 0.94 0.94
1.00
国内生产总值 0.96 0.89
0.96
1.00
财政支出 0.94 0.96
0.99
0.96 1.00
注:相关系数矩阵为对角矩阵,上半部分省略。
资料来源:据《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
(1)各项科技投入从数量上密切相关,科技投入力度加大。
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与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与国家科技拨款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科技人力投入与经费投入密切相关。随着科技活动人员的增加,各项科技经费也相应增加。进一步计算发现平均每一科技活动人员占用的科技活动经费和国家科技拨款逐年增加,分别由1991年人均占用18675元和7028元,增加到2002年的91191元和25334元,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5.51%和12.36%。这有力地说明了近年来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与国家科技拨款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1991~2000年,国家科技拨款约占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三分之一,国家科技拨款是科技经费的重要来源。
(2)科技投入与经济总量密切相关,经济总量决定科技投入总量。
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科技经费筹集总额、国家科技拨款三项科技投入总量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89和0.96;与财政支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6和0.99,说明科技投入与经济总量密切相关,经济总量的大小决定了科技投入,特别是科技经费投入的总量。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更多的经费用于发展科学技术;没有经济发展,空谈发展科学技术,只能是纸上谈兵。
3 经济增长对我国科技投入影响模型的建立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影响,我们在二者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地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各项科技投入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3和0.94之间,因此以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为因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建立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模型。
从科技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图(见图1)。可以看出:科技经费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图形为一曲线,与幂函数曲线、指数曲线或二项式曲线有相似之处。
图1 科技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图
为了准确地描述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影响,分别采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二项式函数等多种模型进行拟合,并比较各种拟合模型的拟合优度(见表2),结果发现指数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因此选用指数模型进行分析。
表2 各种模型的拟合优度
模型类别 线性模型 指数模型 幂函数模型 二项式模型
拟合优度
0.78230.9363 0.8972
0.8906
设y为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亿元);x为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则拟合的指数模型为: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万亿元,即x=x+d,将其代入(1)式得:
即: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万亿元时,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增长率为-100%。
根据不同的经济增长量d测算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增长率,同时以我国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4790亿元)基数,测算d所对应的经济增长率(以2002年为基期,见表3)。
表3 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对应的经济增长率和科技经费增长率
经济增长量(亿元)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
经济增长率(%)(2002年为基期) 4.775.736.687.638.59 9.54
科技经费增长率(%)10.41
12.61
14.87
17.16
19.5121.90
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000亿元,即GDP比2002年增长4.77%,可使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提高10.41%,约增加300亿元(2002年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为2938亿元);科技经费的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二者的差距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而加大。这样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我国科技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从而形成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增长的良性互动。
4 对策建议
“对科学和技术的投资是20世纪美国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中国也将有类似的成功机会”。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科技顾问约翰·吉本斯博士于2002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战略论坛上所作的题为《科学技术政策及措施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贡献》的演讲中发表了上述观点。科技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科技投入不足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现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科技投入。
(1)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适度提高科技投入比重。
我国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加大利技投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只有各个环节的投入相互协调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用于科技的投入多了,用于其他方面的投入就必然要减少,如果科技投入的比例过高,同样会破坏经济系统发展的稳定性。经济总量的大小,决定了科技投入的多少,加大科技投入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是我国的10倍,在现有经济基础上,我国的科技投入不可能高于美国。
(2)建立政府、企业等多元的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投入是一种生产性投入,应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由政府、企业、民间机构等构成的多元的投入主体。对于公益性的科技活动,应以政府为主进行投资;而对于非公益性的科技活动,则应以企业和民间投资为主要投资主体。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不足30%,近一半的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开发活动。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中40%以上是由政府出资,这必然加剧政府资金的不足。
(3)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
在科技投入有限的前提下,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是缓解科技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我国原本有限的科技经费中的绝大部分被用于传统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直接购买国外的成套设备,用于自主性开发的很少。应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使科技经费真正用到实处。
(4)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的改革。
科研院、所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然而并不是对科研院、所的所有投资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为充分利用有限的科技经费,发挥科研院、所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机制对现有科研院、所进行改革。对于公益性科研院、所,应以承担项目和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取得科研经费,取代长期以来的按人头财政拨款的投入机制;对于非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则应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