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0333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急诊创伤中心就诊拥挤度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创伤中心工作室日报统计数据,观察流动患者24小时人员流动情况,分析其拥挤原因,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与对策。结果:急诊创伤中心工作日患者拥挤时间高峰为18:00-22:30,人员流动较少时间段为夜间0:00-6:00;周末患者拥挤时间高峰为6:30-12:00,工作日患者总人数,显著少于周末(P<0.05),且下雨天就诊患者总人数,显著多于周末(P<0.05)。拥挤原因主要集中于三点,分别是出入口、急诊过程及伤病种类。结论:各个医院应分清患者高峰期与低谷期的时间段,在拥挤时间段给予更好地医疗护理措施及安保措施,防止医院过度拥挤,耽误患者就诊。
【关键词】急诊创伤中心;拥挤度;原因调查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03-02
A top three emergency trauma center for treatment Congestion Caus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bjective:Investigation of a top three emergency trauma center for treatment crowding causes and discuss its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January 2015 - January 2016 Emergency Trauma Center studio daily statistics, the flow of patients to observe the movement of personnel 24 hour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overcrowding, and find reasonabl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emergency trauma center patients crowded weekday peak time is 18: 00-22: 30, less mobility period for nighttime 0: 00-6: 00; patients crowded weekend peak time is 6: 30-12: 00, the total number of days patient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weekend (P <0.05),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 visits rainy day,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weekend (P <0.05). Cause crowded focused on three points, namely, entrances and exits, emergency procedure and the type of injuries. Conclusion: each hospital sh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periods of peak and trough of the patients given better medical care measures and security measures to prevent hospital overcrowding, delays in patient treatment in a crowded period.
Key words emergency trauma center; crowding; Epidemiological Study; Solutions
近年来,由于看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大多数集中于急诊窗口,这就导致急诊创伤中心拥挤成为了越来越普遍的现象[1]。急诊创伤中心的拥挤,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组织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急诊创伤科室是一个集骨伤与神经外科于一体的科室,包括骨科、胸外科、口腔科、五官科、眼科,主要收治多发伤、急性损伤、颈椎骨折、综合创伤、老年骨伤等疾病。急诊创伤中心拥挤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如果不及时疏散人群,将会导致潜在的危险[2]。为了调查分析某三甲急诊创伤中心就诊拥挤度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创伤中心工作室日报统计数据,观察流动患者24小时人员流动情况,分析其拥挤原因,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与对策,现报道如下。
1.急诊科拥挤时间段分析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创伤中心工作室日报统计数据,观察流动患者24小时人员流动情况,得到工作日及周末急诊拥挤高峰及低谷时间段,随访时限1年,日访问量200,年访问量7.3万,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急诊创伤中心白天接待人数,显著多于夜晚,下雨天接待人数,显著多于晴天,且工作日患者总人数,显著多于周末(P<0.05)。究其原因,急诊创伤中心主要针对外伤患者,外伤发生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白天,因此白天就诊人数相对较多[3]。在工作日,患者选择下班时间段去医院看病;在周末,由于患者都放假,所以都会在这个时间段选择去医院就诊,就诊拥挤高峰期较工作日有所提早。下雨天是急诊创伤中心救治人数较为集中的时段,下雨天的事故相对晴天较多,因此造成的创伤也会相应增加,因此下雨天急诊创伤中心救治人数会多于晴天。同时,医院急诊创伤越复杂,滞留时间越长,医院拥堵率越高。
2.急诊科拥挤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等诸多原因,导致形成急诊创伤中心拥挤的因素越来越多。拥挤原因主要集中于三点,分别是出入口、急诊过程及伤病种类[4]。
2.1 出入口
在医院急诊入口会集中很多人群。这些人群,往往不是真正看病的,有患者亲戚,也有非急诊就诊者。他们往往站在急诊入口的地方,等着急诊就诊者。在入口处,主要有四类人群,非急诊就诊者、老年患者、急诊常客、病情复杂或危重患者[5]。老年患者由于年老多病,需要在急诊科进行多项检查,加之行动不便,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滞留;病情复杂者,往往也是会经过多项指标检查,这就会造成入口处的拥挤。
在出口处的患者,多数是因为床位不够导致的人员滞留[6]。由于急诊科床位紧张,加之急诊科人员较多,这就使得很多需要在急诊科住院的患者不得不呆在出口走廊,等着医生安排床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员滞留,加速了急诊创伤中心的拥挤。
2.2 急诊过程
急诊过程中,手续相对复杂,须挂号,看病,缴费,拿药,等等。因此各个环节的人员相对都较多,特别是由于挂号排队人数多,医生人数不够,因此人员滞留情况相对严重。
2.3 伤病种类
常见伤病主要分为内伤及外伤。根据病因不同,外伤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外力损伤:主要是指机械性暴力所引起的损伤,如撞击、跌打、压轧,常伴有淤血、肿痛、骨折、脱臼等症状;
烧烫伤:主要是由高温物体烧灼引起的伤痛,常伴有创面红肿、烧痛等症状;
虫兽伤:主要是由动物经撕咬、毒刺毒液蜇伤等;
电击伤:主要是指意外触电事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患者出现烧伤、血肿甚至不省人事,危害较大;
在创伤中心,窗口主要接待外伤患者。一方面,外伤在伤病患者中出现频率相对较多,另一方面,有的外伤往往会伴随出血、患者疼痛感加剧等情况,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疼痛感更明显,出血量增多,因此患者迫切希望快速进行救治,导致了人员堵在创伤中心窗口,造成了拥挤。
3.急诊科拥挤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拥挤现象,对拥挤现象进行对策分析。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首先,尽量控制急诊科人员流动流量。这就需要人们平时注意自身个人卫生,减少去急诊室的次数,同时,尽可能重新配置医疗资源,减少人员流量[7];其次,针对医院,最好改进医院急诊系统。把急诊科扩建得更大,或者增多急诊室医务工作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拥挤现象[8]。
4.小结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等诸多原因,导致形成急诊创伤中心拥挤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要及时商量对策,给医生以良好的治病环境,同时,也让患者能尽快就诊。
【参考文献】
[1]张玉勤,金晔,陈毓霞,杨志梅. 急诊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与护理干预[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27):3063-3065.
[2]陈妮,魏薇萍,朱晓燕,杜佩红. 急诊科拥挤成因、后果及缓解方案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38-1242.
[3]王瑞,李响,庄丽花. 急诊拥挤现象现状及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53-55.
[4]张廷源,寿松涛. 我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1):8-11.
[5]刘跃华,吴久鸿,张捷,戴纯,常李荣,岳明. 基于急诊科病情分级的医疗费用研究及建议[J]. 中国卫生经济,2015,34(11):69-72.
[6]赵晓光,于磊. 急诊现状及相关问题面面观[J]. 医学与哲学(B),2014,24(07):78-82.
[7]李灿萍,张彩娣,吴晓. 小儿急诊流量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策[J]. 护理与康复,2015,9(11):1019-1021.
[8] 崔宏冰,姬悠然,张宝胜,桂莉,席淑华. 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患者流量和拥挤程度的调查[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8):13-15.
论文作者:张文婷 魏薇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急诊论文; 拥挤论文; 创伤论文; 患者论文; 中心论文; 原因论文; 急诊科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