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论文_李宏宇,张靖岩,梁媛媛,刘钺,王海东

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论文_李宏宇,张靖岩,梁媛媛,刘钺,王海东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45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和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5d、术后3个月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术前各观察指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量及直肠肛门移植反应阳性率均为最低水平,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会有所下降,但术后3个月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肛肠动力学;老年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111-02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引入外科后迅速掀起了微创手术的理念狂潮,该技术逐渐由胃癌、结肠癌向直肠癌根治术推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相关并发症及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1],而腹腔镜术疼痛小,恢复快,使其越来越受追捧。肛肠动力学是直肠相关手术术后直肠功能的重要评价方法。本研究观察了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旨在评价术后直肠恢复规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45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6.3±4.5)岁,Dukes分期:A期10例,B期14例,C期21例。病灶距离肛缘4.8~10.2cm,其中行Dixon手术29例,Miles术16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3d行肠道准备,术前1d灌肠。手术采用全身麻醉联合气管插管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上1cm作一观察孔,建气腹。主、副操作孔设于左、右髂前上棘内侧。游离并清除肠系膜及周围结缔组织,清扫淋巴结,根部夹断肠系膜下动脉和肠系膜下静脉。5cm以上结肠癌患者采用Dixon手术,距齿状线5cm以内者采用Miles手术。术后常规营养支持,口服抗生素治疗。

1.3 检查方法及观察指标

肛肠测压仪为美国Synectics Medical公司生产。患者取侧卧位,嘱患者放松,于肛门6cm处置入探头,2min后测得肛管静息压。嘱患者收缩肛门,则测得肛门最大收缩压。嘱咐患者提示排便感和疼痛感觉,气囊持续灌气,测得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放气静待10min,于患者放松状态下向气囊注入气体30ml,测得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5d、术后3个月的肛肠动力学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结果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不同时期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直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不同时期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取α=0.05。

2.结果

本研究45例患者术前肛管静息压(44.6±7.6)mmHg,肛门最大收缩压(135.2±26.6)mmHg,直肠最大耐受容量(197.5±43.3)ml,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95.6%(43/45);术后15d肛管静息压(25.7±16.6)mmHg,肛门最大收缩压(104.5±21.5)mmHg,直肠最大耐受容量(132.6±32.3)ml,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28.9%(13/45);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42.8±9.3)mmHg,肛门最大收缩压(130.6±25.3)mmHg,直肠最大耐受容量(188.4±30.4)ml,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93.3%(42/45)。

术前各观察指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量及直肠肛门移植反应阳性率均为最低水平,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均有差异(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肛门静息压会逐渐恢复,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这可能是结肠末端环肌部分代偿了内括约肌功能或参与内括约肌的恢复[2]。肛门最大收缩压是正常排便功能重要指标[3],该指标不同患者差异较大。术后3个月虽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能说明该指标已经恢复正常,进一步研究应结合患者排便的自觉症状进行判定。刘绍群等[4]人观察了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为(44.89±3.87)mmHg、(133.98±11.87)mmHg,与本研究十分接近,但该研究结果表明术后4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为(35.73±3.69)mmHg、(120.87±10.26)mmHg与本研究术后3个月测得数据差异明显,这可能与手术操作技巧及围手术期干预有关。最大耐受容量则可反映肛门功能维持能力[5],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是指通过快速向气囊注气后外括约肌反射性收缩,之后肛门内括约肌反射性松弛[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个指标术后也均随着时间逐渐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会有所下降,但术后3个月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徐小雯,李旭,傅传刚,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肿瘤切除完整性及长期疗效的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8):772-775.

[2]余思,邓建中,彭翔,等.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肠动力学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8):928-932.

[3]杨文明,赵军,张素文,等.手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Ⅲ度肛裂疗效及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4): 3855-3856.

[4]刘绍群,曹奕鸥.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治疗的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和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8):2741-2744.

[5]朱佳成,彭翔,余思等.直肠癌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术后的肛肠动力学与肛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7):762-763.

[6]丁曙睛.肛肠动力学检查在盆腔脏器脱垂病情评估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J].中国医刊,2014,49(4):6-7.

论文作者:李宏宇,张靖岩,梁媛媛,刘钺,王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论文_李宏宇,张靖岩,梁媛媛,刘钺,王海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