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论文_马庆阳,李俊杰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论文_马庆阳,李俊杰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00

摘要: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互之间的竞争问题不断加剧和提升,这成为了我国各个单位以及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在建筑项目开展中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也对人们的居住情况有很好的享受,当然设计工作还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和谐社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建筑师对环境以及人文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设计中很多工作无法更好的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下面文章对此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引言

首先,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协调好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与物质需求。第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避免造成破坏。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节约政策。满足本地城市规划要求,还必须和附近的环境保持一致。第三,环境与建筑需要综合选择各种安防措施。第四,配备便捷地无障碍设施,为相关群体提供方便。第五,在各级保护区域中实施的城市建设活动,要按照政府相关政策与法律行事。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尽可能地缩短建设工期,同时将各种配套设施建设好。公共建筑应当细分,包括娱乐、金融、教育、医疗等方面。且还应配备相应的景观绿化,确保建筑更加环保、舒适,另外还要兼顾当地条件,确保建筑物和附近环境不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

1城市建设的根本内涵和本质要求

城市建设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注重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坚持一切从简的原则。城市建筑应该充分考虑,防火、抗震、防雷等因素,确保城市安全。城市建设必须要有方便特殊群体出行的无障碍设施,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城市建设要加大对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的保护力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要呈多样化发展态势,城市建设必须完善各类的配套设施和公共建筑,按照集中分片的方式,合理划分医疗、教育、商业、娱乐等区域。城市建设要注重景观和绿化设计,从宜居的角度出发,给人以舒适的环境。通常来说,城市建设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公众利益不受损害,创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为此,城市设计必须体现人文理念,不仅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要符合环保、美观的标准要求,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不同之处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参与性、参与过程、规划目标方面,均有不同。

2.1规划过程不同

建筑设计的规划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客户的要求与满意度,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地理风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设计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城市规划的过程,需要从城市的长期发展需求出发,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优化城市各方面的资源配置。

2.2参与性不同

城市规划设计有“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过程,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居民公众参与过程。规划需要满足城市总体的发展导向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公众参与极为重要。而建筑设计则是由建筑设计师为主导,以满足委托方要求,符合城市风貌和使用功能为目标,一般很少有公众参与。

3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相关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3.1相关规范管理实施手段不够合理

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可知,城市规范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够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结合实际,一些城市的规划设计并不符合政策标准。针对这种现象,则需要相关企业按照要求,对城市规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如果没有经过部门审批就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是不会被政府所认可的。

3.2历史街区与文物古迹保护力度不够

众所周知,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和记忆,会记载每一代人的过往。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建筑企业开始对一些旧城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使得多数地方逐渐失去原来的味道。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就是相关政府部门对城市规划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保护历史建筑在促使城市和发展上所具有的价值。

4关于完善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措施

4.1注重加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通常需要外因介入,通常来说,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创造了条件。在建筑规划的时候,通常要考虑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达到协调一致,确保建筑物功能需求得到有效发挥。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巧妙地运用建筑周边的环境,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上下功夫,力求凸显地区和人文特色,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浙江乌镇和凤凰水乡,这些地方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自然环境特征,使建筑物呈现独有的文化特色,完美地展现出地域魅力。

4.2巩固建筑规划为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物进行规划和设计工作要对所在区域的发展和功能实际需求进行提升,对此发展情况加以预测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建筑物介入到城市规划中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保证了建筑物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更是能够将建筑设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预测和控制,形成最为优化的控制对策,提升了建筑物的空间规范和设计质量。建筑规划工作作业的保障和提升,还需要严格关注建筑规划的理念与规划水平的全面提升,将有关于建筑规划的知识了解清楚,最大限度的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统一性,形成质量、性能以及特色上的协调。例如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对下属五城区及安徽省巢湖市对市区所采取的统一规划建筑色彩的办法,通过建筑规划的指导作用实现,提供给了建筑物设计的思路和理念,也显现出了城市的规划魅力。

4.3充分考量建筑设计现实需要

实践证明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以及具体要求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就可以脱离建筑设计这一要素,相反必须充分考量建筑设计的现实需要,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来说,有关主体一方面要考虑到建筑设计受制于城市规划的特性,同时也需要融入城市规划的目的,最终在建筑设计的个性与城市规划的共性间寻求一个平衡。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思路的确定及目标的设置,必须牢牢把握建筑这一要素,充分采纳城市内部建筑设计的固有经验以及具体方法,有效整合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设计结构、功能编排以及空间构成,并以此为载体,充分彰显城市的规划理念与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城市化建设共性与个性的有效融合。

4.4二者间的创新协调统一发展

基于新的时代大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必须重视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发展,这也是广大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必要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从设计风格、设计功能以及内部构造等层面,实现同城市规划理念及具体目标的有效融合,彰显微观层面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与创新引导价值,避免将建筑设计局限于城市规划的既定框架之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中,积极引入并应用各种创新协调发展方法,助推相关要素的现代化、创新化建设,从而打破原有单一建设模式下的城市雷同趋向,充分彰显不同地区的发展活力与地域文化内涵,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要兼容发展,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对建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兼顾建筑设计以求更好的城市规划效果。由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都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两者存在某些矛盾和冲突,这就要以城市发展为原则,相互协调,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凯.试论新时期建筑设计的方法创新[J].普洱学院学报,2015(3).

[2]贺晓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上海:同济大学,2006.

论文作者:马庆阳,李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论文_马庆阳,李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