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运动事件概念框架理论述评_语义分析论文

空间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框架论文,概念论文,理论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空间移动(spatial motion)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经验活动之一,所以对它的研究一向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家们从各种角度对空间移动事件的概念框架进行了描述。传统上,以Fillmore(1982,1985)为代表的大多数认知语言学家,包括Lakoff & Johnson(1999),把空间移动的图示描述为:源点—途径—目标(Source-Path-Goal)。Talmy则对以Fillmore为代表的描述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描述存在缺陷,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描述图示: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参照物(Figure-Motion-Path-Ground)(Talmy 1985,2000)。其他两个对移动事件概念框架描述比较有影响的语言学家包括Jackendoff和Langacker。Jackendoff(1983,1990,1996)在其概念语义学框架内从功能—论元(function-argument)组织的角度对移动事件作出了描述,Langacker(1987)在其认知语法框架内对移动事件进行了描述。国内虽有一些学者对Fillmore和Talmy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做过简要介绍(如罗杏焕2008),但还少有对于另外两种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的关注,本文将对上述四种移动事件概念框架进行评介和比较。

2 以Fillmore为代表的“源点—途径—目标”概念框架

Fillmore的“源点—途径—目标”(Source-Path-Goal)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的提出与其20世纪60年代末在“格语法”理论框架体系内进行的名词短语的语义角色的研究紧密相关(Fillmore 1968)。最初,Fillmore的研究目的是从探究论元语义角色的角度对动词的深层价位进行描述(Fillmore 1982)。动词论元的语义角色构成该动词的“格框架”(case frame),而源点、途径、目标是构成移动动词格框架的三个语义角色。

Fillmore对动词研究的认知转向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70年代开始,Fillmore认识到语义角色理论不能满足对动词进行详细语义描述的目的,进而提出:要理解动词(也包括其它词汇)的语义,必须首先了解动词所描述的经验的概念结构(Fillmore 1982)。他把动词所描述的经验的概念结构称为该动词的“语义框架”(semantic frame),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理论(Fillmore 1982:111-137)。在框架语义学里,对某个词的理解涉及该词所激活的知识经验的图示化框架。该词本身则仅突显框架的某一方面,突显的方面被称为该框架的“框架成分”(frame element)。一个框架通常可以激发一系列词汇的存在,而每个词汇则突显框架的不同方面。

在框架语义学理论中,移动事件是一个相对抽象、笼统的框架。移动事件框架描述某一实体(主体Theme)从某一地方(源点Source)开始,经过某一空间(途径Path),然后到达另一地方(目标Goal)。因此,源点、途径、目标及移动主体是构成移动事件框架的四个基本框架成分,如下面例句所示(框架成分用中括号表示)①:

主体(Theme):移动的实体

(1)As the young woman spoke,[he]rose,and advancing to the bed's head(Oliver Twist)

源点(Source):主体移动的始发地

(2)He rose[from the table];and advancing to the master(Oliver Twist)

途径(Path):主体移动所经过的地方

(3)Noah Claypole ran[along the streets]at his swiftest pace,and paused not once for breath,until he reached the workhouse-gate.(Oliver Twist)

目标(Goal):主体移动终止的地方

(4)Early on the seventh morning after he had left his native place,Oliver limped slowly into[the little town of Barnet].(Oliver Twist)

之后,Fillmore及其研究团队构建了框架网络体系(FrameNet)(Fillmore et al.1997-2002),在其框架网络体系内,一个总的框架和一系列具体框架构成一个“域”(domain)。总框架概括了构成该域的具体框架所共有的基本概念结构,并且把其基本概念结构映射到每一具体框架中。另一方面,具体框架也表现出某些从总框架所延伸出的具体语义突显属性。在Fillmore的框架网络体系中,移动事件框架是一个总框架,它包括12个具体框架:到达(Arriving)、离开(Departing)、致使移动(Cause-to-motion),共同移动(Co-theme)、伴随声响移动(Motion-Noise)、途径类型(Pathshape)、自主移动(Self-motion)等,每个具体框架突显移动事件的某一方面:如下列所示:

(5)One day,Oliver and Noah had descended into the kitchen at the usual dinner-hour.(Oliver Twist)

在例(5)中,介词“into”蕴含了目标的存在,因此激活了移动概念域的“到达框架”。

在Fillmore的框架网络体系中,除了四个基本框架成分,移动事件框架另外还包括10个框架成分,分别是:区域(Area)、方式(Manner)、致使者(Agent/Cause),距离(Distance)、司机(Driver),货物+乘客(Cargo+Passenger),交通工具(Vehicle)、共移主体(Co-theme)、道路(Road)以及自主移动者(Self-mover)。限于篇幅,本文对其它框架成分不作详细说明,仅介绍与移动事件研究比较相关的“方式”框架成分。“方式”描述实体移动时所伴随的、与移动轨迹本身不直接相关的某些特征,如速度、稳定性、身姿体态、移动手段等。在Fillmore的框架网络体系中,“方式”由其它非动词词汇表达。例如:

(6)…gathering up her work,she[abruptly]quitted the apartment.(Jane Eyre)

用“源点—途径—目标”概念框架描述移动事件的语言学家还包括Lakoff & Johnson。Lakoff & Johnson 的“源点—途径—目标”移动事件概念框架包括下列成分(Lakoff & Johnson 1999:33):

移动主体A trajectory that moves

源点A source location(the starting point)

目标A goal,that is,an internal destination of the trajectory

途径A route from the source to the goal

移动轨迹The actual trajectory of motion

移动主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位置The position of the trajectory at a given time

特定时间移动的方向The direction of the trajectory at that time

移动主体的实际终点The actual final location of the trajectory,which may or may not be the intended destination

Lakoff & Johnson指出移动图示也可能包括如下概念延伸:移动工具、速度、障碍物、外力、其它移动实体,等等。但是,Lakoff & Johnson的研究主要关注“源点—途径—目标”图示作为一个基本源域向其它抽象领域进行映射的概念结构特点,而非关注移动事件的概念化本身。除了增加了几个新的成分之外,Lakoff & Johnson研究中的移动主体、源点、目标、途径等概念成分和Fillmore的移动事件框架成分基本一样。只是Lakoff & Johnson区分了“移动主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位置”和“途径”两个概念成分,这两个概念成分在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中合为一个概念成分“途径”。另外,Lakoff & Johnson比较注重把移动主体在某一特定事件的方向区分为一个独立成分,Fillmore的移动事件框架则没有区分这一概念成分。

仔细考察Fillmore框架语义学理论体系内的“源点—途径—目标”移动事件概念框架,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Fillmore框架语义学理论仅考察动词的框架成分,动词只是其研究出发点,其研究目标是描述动词周围的框架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在小句内的组织方式,而忽略了包容于动词本身的概念成分或动词本身所突显的概念成分。因此框架语义学对基于动词所表达的经验知识概念结构的描述并不充分。因为“移动”本身无疑是移动事件框架最重要和核心的概念成分,没有这一成分,一个框架则不能称其为移动框架。但是,移动本身却没有在框架语义学内作为一个独立成分得到描述。尽管“方式”、“移动工具”等在框架语义学内作为移动事件框架的独立概念成分得到描述,但当这些成分包容在动词语义内时则被忽略。例如:

(7)He stepped back from the keyhole.(Oliver Twist)

例(7)属于框架语义学内的“自主移动”(Self-motion)框架。显然,动词“step”包含了“移动本身”和“移动的方式”两个概念成分。但根据框架语义学理论,该小句描述的移动事件框架只有移动主体(he)和源点(back from the keyhole)两个突显的框架成分。

框架语义学分析的另一个弊端是其描述方法的复杂性。框架语义学内框架的建立均以动词为核心,且主要以英语为基础。例如,英语有一类表达“移动伴随声响”的动词(例如The car roared out of the garage中的roar),因此建立了“伴随声响移动”框架,另外还有到达、离开、途径类型等框架。以这种方式建立框架很难穷尽一个领域可能具有的所有框架。因为移动动词的词汇化模式之丰富远非框架网络体系列举的这12种类型所能描述。我们不可能给每一种类型的移动动词都建立一个框架。另外,以英语词汇化特点为基础所建立的框架在跨语言应用中也会遇到麻烦。例如,汉语既没有表示“移动伴随声响”的动词,也没有表示途径类型的动词(例如英语The old man zigzagged towards the gate)。

“源点—途径—目标”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的第三个不足之处是对源点、途径、目标这三个框架成分的描述含混而不准确。试看下面几个来自FrameNet例子:

(8)The policeman moved[away from the door].

(9)The scouts hiked[through the desert].

(10)The bus approached[the corner].

在框架语义体系的描述中,上面例(8)中的短语away from the door,(9)中的through the desert和(10)中的the corner分别是源点、途径、目标。但是这三个短语其实包含了不同的语言成分,也包含了更为复杂的概念成分。例(10)的the corner是个名词短语,是对空间中某一位置的概念化;例(9)中的through the desert是个介词短语,在概念层激活的不仅有空间中的某一位置,还暗含某一实体与这一位置的相对动态关系;例(8)中的短语away from the door则更为复杂些,这一短语包括副词away和介词短语from the door,既表达了某一实体与某一空间位置的相对动态关系同时还突显了移动的方向。这些例子说明Fillmore的源点、途径、目标这三个框架成分其实在一个术语下分别包含了不只一个概念成分。这些框架成分本身并非基本成分而是复杂的概念成分。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这种复杂概念成分在不同小句中所包含的概念成分可能不同,源点(或者途径、目标)可能是一个空间位置,也可能是一个空间位置加上它与某一移动实体的空间关系,或者还可能包含方向成分,如例(8)、(9)所示。另外,Fillmore的源点、途径、目标框架成分在跨语言应用中也存在问题。例如在汉语中,空间—方向关系和空间位置是用不同的语言成分来表达:

(11)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平凡的世界》)

例(11)中,移动的空间—方向关系分别由介词“从”和趋向补语“出来”表达。把“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和“出来”共同看成表达“来源”的概念成分显然有问题的。

3 Talmy的“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参照物”概念框架

Talmy(1985,2000 Vol.Ⅱ:21-137)在其认知语义学研究体系内提出了“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参照物”(Figure-Motion-Path-Ground)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该框架包括四个主要的概念成分,分别是:移动主体(Figure)、参照物(Ground)、移动(Motion)和路径(Path)。移动主体和参照物是一对概念成分②:移动主体是相对于另一实体(即参照物)作出移动的实体;参照物是移动主体移动时所参照的实体。移动,指运动本身;路径,指物体移动时的路线或方向。除了这四个内在的主要概念成分外,移动事件还可能包含其它一些外在的次事件(Co-event)概念成分,例如方式(Manner)或原因(Cause)③。如下面例句所示:

(12)a.The pencil rolled off the table.

b.The pencil blew off the table.(Talmy 2000,Vol.Ⅱ:26)

在例(12)的两句中,pencil是移动主体,table是参照物,off表达移动路径,动词表达移动。除了表达移动本身外,(12a)中的rolled还表达“方式”,(12b)中的blew同时表达“原因”。

与Fillmore的“源点—途径—目标”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相比,Talmy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具有以下优点。首先,Talmy的体系对移动事件的认知描述更为全面。上文评述Fillmore体系时做过说明,Fillmore对移动事件的框架语义分析忽略了对动词本身所包含的概念成分的描述,因此不能全面描述移动事件的概念结构。而Talmy的体系则弥补了这种不足,能更全面地描述移动事件的概念成分,无论是体现在动词上的还是体现在其它小句成分上的。

其次,Talmy体系中的“参照物”成分概括了一些共性特征,包括了Fillmore的“源点、途径、目标”三个概念成分。而Fillmore的“源点、途径、目标”概念成分把“路径”概念成分纳入其中,例如“源点”中还包含了“from”这个路径概念,“目标”中还包含了“to”这个路径概念。所以,Fillmore的“源点、途径、目标”概念成分实则包含了两个共同的概念成分,即Talmy体系中的“参照物”和“路径”。

另外,在跨语言应用性上,Talmy的体系也要优于Fill-more体系。例如,某些语言的“源点、途径、目标”概念成分并不单独作为小句成分体现在语言表达中,而往往包容在动词中,对于这样的语言,Fillmore体系在分析其概念成分时就会遇到问题。

总之,Fillmore体系的最大弊端是对动词本身的忽略,而Talmy体系不仅弥补了这一不足,而且在对移动事件其它概念成分的描述上也更为概括。因此,Talmy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几乎成为全世界语言学领域移动事件研究的参考范本,其影响和价值可窥一斑。下文还将对另外两个比较有影响的语言学家——Jackendoff和Langacker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进行评述,以和Talmy的体系进行对比。

4 Jackendoff的“功能—论元”概念框架

Jackendoff(1983,1990)在其概念语义学框架内对移动事件的概念框架进行过描述,主要特点是把移动事件作为一个更加抽象和笼统的概念结构的例示,这一抽象概念结构的“功能—论元”表征即是移动事件的概念框架。这一抽象概念结构包括一系列抽象的范畴,如事物(Thing)、事件(Event)、状态(State)、行动(Action)、场所(Place)、以及路径(Path)等,这些范畴是基本的概念单位。Jackendoff用功能—论元组织阐释这些概念单位。基本的概念功能包括:移动(GO)、状态(STAY)、致使(LET、CAUSE)、源点(FROM)、目标(TO)、途径(VIA)等,其中功能GO包括移动事件。(13)是Jackendoff对功能GO概念结构的图示(Jack-endoff 1990:43):

(13)

(13)描述的移动事件功能带有两个论元:“事物”(Thing)和“路径”(Path)。路径可以实现为源点功能(FROM)、目标功能(TO)或者两者兼具。源点功能和目标功能分别都可以带有一个论元,可以是“事物(Thing)”或“路径(Path)”。用这一功能—论元结构来解释自然语言现象,例如英语移动事件表达The train went from NY to LA的概念结构可以分析为如(14)所示(Jackendoff 1996:108):

但是,Jackendoff的图示(13)并不只是用于描述空间移动事件的概念结构,这一概念图示具有“跨域应用性(cross-field parallelism)”,其基本成分如“功能Go”、“路径”等是“本体范畴(ontological categories)”,而非任何概念域所专属。除了可以用于空间移动事件外,此概念结构也可映射于其它语义领域,如物品所有权转移、性质归属等事件,例如下面(15)、(16)所示(Jackendoff 1990:25):

(15)The inheritance went to Philip.

(16)The light went from green to red.

根据Jackendoff(1996:116),移动事件只是与物品所有权转移、性质归属以及其它语义领域平行的语义领域,每一语义领域的概念结构也都是更为抽象的概念结构(13)的例示。本文无意深入探讨功能—论元概念结构到底是否如Jackendoff所言是“抽象的、概括的、不专属于任何语义领域的”,仅讨论Jackendoff的功能—论元概念结构用于解释移动事件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Jackendoff的功能—论元概念结构除了强调功能Go的概括性特点而非移动事件专属结构之外,与Talmy的“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参照物”的概念框架其实是异曲同工的④。这从Jackendoff对英语Thetrain went from NY to LA这类句子描述的概念结构图示(14)可以看出。Jackendoff图示中的“Event Go”相当于Talmy移动事件概念框架图示中的“移动(Motion)”;Jackendoff图示中的“Thing”在Talmy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中标示为“Figure”;Jackendoff图示中的“Path”则和Talmy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中的“Path”基本一样。两个体系的唯一不同是:Jackendoff的图示突出了Path的次范畴(FROM和TO),并且把Talmy框架中的“参照物(Ground)”成分作为次范畴功能的论元,这是由Jackendoff把事件的概念关系表征为具有等级的功能—论元结构所决定。相比之下,Talmy的框架更为直接地描述了自然语言中移动事件表达的概念结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Talmy对移动事件概念结构的描述除了“移动本身”这个主事件外还包括“移动方式或原因(Manner/Cause)”这些次事件,而Jackendoff的体系并未包括对这些事件的描述。因此,其体系不能全面概括自然语言中移动事件表达的概念结构。

5 Langacker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Langacker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描述比较强调移动事件中涉及的时间关系,这是其移动事件概念框架描述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Langacker的描述没有采用传统的表达移动事件概念成分的术语,如源点、途径、目标、方向等,也没有关注移动的空间—方向等特征。“时间”虽然是移动事件的重要特征,但不是只有移动事件才具有的特征,其它类型的事件也会包含时间特征。从概念化主体的角度来看,移动事件更是移动实体在空间里的位置变化而非单位时间内的位置变化。相比之下,空间—方向特征才是移动事件更为典型和突出的特征。另外,Langacker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也未包括对移动本身的描述,因此有失全面。

6 结语

本文评述了四种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理论,包括以Fillmore为代表的“源点—途径—目标”概念框架、Talmy的“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参照物”概念框架、Jackendoff对移动事件的“功能—论元”阐释、以及Langacker对移动事件的“移动者在单位时间段内的一系列位置变化”的阐释。本文无意定性某种理论的优劣,不同的理论有其适用的范围。Fillmore的体系重在阐释动词周围的语义角色,Jackendoff的体系不仅仅是用来阐释移动事件的概念结构而意欲涵盖宏观事件的概念结构,Langacker对移动事件的描述调移动事件的动态识解过程,这与其认知语法体系中对词性的认知阐释(“顺序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还是“综合扫描summary scanning”)密不可分。而Talmy的移动事件概念框架则是针对移动事件的概念结构,虽然其中两个概念成分——Figure和Ground也可用于描述其它事件的概念结构。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移动事件的概念结构进行描述,但其根本思想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语言是人们识解和表达经验的工具,语言表达是按照一定的概念结构来组织的。因此,概念(或语义)才是语言分析的核心和基础,探索经验、事件的概念结构有助于解释表面上千差万别的语言现象。

注释:

①本文部分例句引自相关作者原著作中,文中已注明出处,其它例句为作者个人所收集,主要选自www.xiaoshuo.com网站所提供的现代中英文小说的电子版本,例句后仅注出作品名称,中文小说为:《平凡的世界》,英文小说为:Oliver Twist,Jane Eyre。

②Talmy的“Figure”和“Ground”这两个概念来自格式塔心理学,因此国内语言学文献一般译为“图形”和“背景”(罗杏焕2008;廖光蓉、杨明星2008)。本文作者在其一系列研究(李雪2008,2009a,2009b,2010,2011)中均译为“移动主体”和“参照物”,是考虑这种译名在描述移动事件概念框架时更为贴切。

③Tamly没有定义“方式(Manner)”和“原因(Cause)”两个概念成分。但从其例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概念与传统上的理解基本一致,“方式(Manner)”是物体移动的方式,“原因(Cause)”是致使物体移动的外力。

④Jackendoff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相似性,并且承认是受到了Tamly(1975,1985)一系列空间研究成果的影响(Jackendoff 1996:97)。

标签:;  ;  ;  ;  

空间运动事件概念框架理论述评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