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景观营造方法的探讨与实践论文_马云峰

高速公路景观营造方法的探讨与实践论文_马云峰

陕西西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2

摘要:通过对高速公路景观进行营造,可以使高速公路的整体美化程度得到提升,并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受。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景观的概念及其景观营造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景观营造方法,以期为高速公路的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营造方法

引言:当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交流。高速公路景观作为高速公路建设当中的关键组成内容,一方面,通过对高速公路景观进行营造能够美化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知体验,使出行更加轻松愉悦。

一、高速公路景观的概念

高速公路景观是高速公路本身形成的景观,包括其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是高速公路与其周围景观的统称,是一种功能性、实用性与观赏性、艺术性结合、人与自然交流的综合景观体系。

1、视觉意义上的景观

景观的概念及对景观研究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认识的不断发展。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了对景观评价的研究。景观评价从客观上讲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的评价,从主观上讲景观评价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的认识,及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

2、生态意义上的景观

景观生态学的思想的产生使景观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75年文尼克(U.K.Vink)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明确指出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些控制系统,通过土地利用及管理活动,这些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将完全的或部分的受人类的控制,景观生态学是把大地属性作为目标和变量进行研究的科学,其中包括通过对主要变量的研究以实现对它的控制。通过以景观生态学为桥梁,把关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各门具体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现景观利用的最优化。伴随着当代景观学的进步发展,生态学思想与其他学科以及原有景观概念相互融合,并且占有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并且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活动中占有了越来越重的角色。所以,随着学科发展及学科所面临问题的不断复杂化、系统化,应将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中的有用的理论成果融入其中,使现代景观在面对诸如高速公路景观问题方面要在更广阔的领域内进行研究与发展。

二、高速公路景观营造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所指的是在高速公路景观营造中,应当以交通安全为前提,景观营造不能影响到交通正常运行,只有保证了确保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景观营造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2、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

依据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原则合理地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营造中要对现有植物进行保护,尽可能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改造,合理利用场地当中的植物、地貌等生态资源,合理布置生态景观,在优化高速公路景观的同时,也可以展现出该区域的生态特点。

3、景观技术的可实施性原则

运用合理的边坡防护、绿化方法使高速公路景观建设效益得到提高,同时也要采用新进的技术措施来修复原有环境,推动高速公路景观发展。

4、经济性原则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所需资金较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经济问题,遵循经济型原则。积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工作经验,并充分结合当地景观情况,尽可能的用最少的投资创造最大的景观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速公路景观营造方法

1、景观植物的搭配

(1)间隔式搭配

间隔式搭配是以绿色植被为主,在绿色植被当中设置一些观赏性的花草树木。为了使植物更加具有美观性,可以采用人工修饰的方式,使植物的外形更加丰富,这样景观植物的流线型效果会更加良好,高速公路景观整体的美观性也能得到提高。

(2)跳跃式搭配

跳跃式搭配依旧是以绿色植被为主,跟间隔式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间隔种植其他植被,然而跳跃式搭配与间隔式搭配最大的区别就是,跳跃式主要是多株植被进行交替种植(两株或两株以上),使高速公路上的绿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绿藜式搭配

这种搭配,最大的特点就是整齐划一,在一定的距离以内全部都是同一种绿化植被。绿藜式搭配的植被更换种植的距离一般在10千米左右,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减轻驾驶人员的视疲劳。

2、营造多样空间

在景观设计学上,景观空间是景观设计师探求的主体。空间依据不同的需求分类不同,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开敞空间和密闭空间,垂直空间和狭长空间等等。高速公路各种各样的景观空间是互相穿插、连接和过渡的。高速公路的景观空间以动态空间为主,而服务区、收费站等静态空间往往就能成为景观空间中主要兴奋点,因而高速公路上静态空间的精心营造可以带来舒缓、轻松的情感。而在沿线动态空间的组织中,开敞空间和密闭空间的交替出现能消除司乘人员的视觉疲劳。两侧高陡坡形成的垂直空间和公路线性的狭长空间会给人强烈的对比,并亲身体会垂直空间带来的紧张亲切感受和狭长空间带来的渺茫虚无的感受。

3、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作用是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和改善景观。由于中央分隔带土层薄、立地条件差,防眩树种主要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的毛叶丁香及蚊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毛叶丁香及蚊母控制高度为1.6m为宜,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以种植四季常青且利于维护的麦冬为主,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

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既能够符合行车安全的要求,又可以起到防眩、诱导的效果,为了打造良好的中央分隔带景观效果,使行车的单调枯燥感得到改善,应当结合动态视觉特征合理布置中央分隔带,在保证其正常功能发挥的基础上,适当设置一些花色叶色植物作为防眩树种,并分段设置,使中央分隔带的色彩有所变化,减少单一树种所形成的单调感,能够增强对驾乘人员在视觉上的提示及美化效果。

4、融入当地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都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在景观营造当中,需要结合现有技术标准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将地区特色融入到景观营造当中,发挥优势,凸显个性。

5、边坡景观营造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属新土剖面或岩层剖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含水率低,植物生长困难曰路堤边坡是泥土堆积碾压而成,虽无表土层、石块多,但质地较为疏松,常有种子和残根萌发生长。高边坡景观绿化可采用圬工骨架并在骨架内撒播小灌木种籽或草籽,生物结合工程防护。为防止病虫害蔓延,每隔3-4km,可适当变换树种。低边坡景观绿化可采用植草或撒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护坡道、碎落台等的景观绿化,可种植一些抗逆性好的树种,与边坡一起,形成一个生态小环境,以提高边坡的防护绿化效果。

6、服务区景观营造

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区域,为途径人员提供餐饮、加油等服务,在这一区域应当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能够让司乘人员放松心情,静下心来观赏花草植物,在服务区景观营造中,需要将服务功能、道路功能与景观环境相融合,并且要突出景观特色,使司乘人员的身心都能有良好的体验。

结语:在现代化社会中,高速公路的建设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在追求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高速公路的景观营造问题。在高速公路景观营造当中,应当以审美主体的视觉体验出发,明确景观营造原则,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进行景观营造,有效的结合多种元素,给司乘人员以更好的视觉体验,打造良好的景观意境,赋予高速公路以个性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席志宏.平原地区公路及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营造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18)

[2]徐锡成.对高速公路的景观规划的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03)

[3]曹良芬,李映彤.关于高速公路景观的审美感知探讨[J].现代园艺.2012(23)

论文作者:马云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景观营造方法的探讨与实践论文_马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