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优质急诊护理论文_刘金晶

(湖南航天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探索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优质急诊护理方法。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2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急诊护理,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时间(38.65±5.42)、抢救成功率(100.00%)、并发症发生率(1.67%)、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对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0%)、对舒适度满意度(98.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具有死亡率高、发病急骤、预后差、病残率高等特点,干预不及时,可导致多脏器和多部位损伤,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还需加强护理干预 [1]。早期通过急诊护理能够通过预见性评价患者病情,发挥因果关系思维,遵守“优先处理致命伤,抢救优于治疗、诊断”的原则,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将护理风险降至最低 [2]。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护理方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120例在2016年5月22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人员,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入选标准:(1)患者病情均处于急危状态;(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

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46.85±3.62)岁;休克程度:26例为轻度,18例为中度,16例为重度;致伤原因:2例为爆炸伤,16例为刀刺伤,15例为坠落伤,27例为交通事故伤。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46.32±3.58)岁;休克程度:28例为轻度,17例为中度,15例为重度;致伤原因:1例为爆炸伤,15例为刀刺伤,14例为坠落伤,30例为交通事故伤。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对比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需迅速补充血容量,且加强患者瞳孔、意识、尿量、生命体征的监护和观察,在不影响呼吸循环基础上,还需做好手术前准备,给予止痛药干预 [3]。

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急救措施:在患者入院后,需在一分钟内评估患者病情,且通知值班医生,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急救工作,包括吸氧、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等,从而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症状,改善其缺氧状态,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可选择性给予插管治疗;对于存在脏器损伤或腹膜后出血患者,还需给予手术止血工作;对于疼痛感明显患者,需给予杜冷丁注射治疗,在用药期间,还需注意药物对呼吸抑制作用,以免加重损伤 [4]。

(2)病情护理:①加强患者动脉血气、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为了防止窒息现象发生,还需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且对于昏迷患者,需置入通气管,以免窒息和舌后坠等不良现象发生,在清理完口腔分泌物后,还需给予吸氧干预,保持高流量吸氧状态,浓度可控制在40%~50%之间,对于呼吸困难患者,还需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或气管切开治疗,进而提高肺静脉血氧浓度 [5];②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还需加强止血工作,对于出血多的患者,需给予手术止血,对于少量出血患者需进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以免流血过多,引起休克的发生,对于血气胸、肋骨骨折、内脏损伤患者,还需及时清理呼吸道,以免痰液、血块的误吸 [6];③为了保证输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负责输入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另一条负责输注常规药液,维持机体平衡 [7];④预见性护理:当患者尿量每小时<25ml时,还需预防肾功能不全现象,同时加强输入量、输出量的监护,对于大量体液丢失和外周循环量下降患者,还需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肝素药物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8]。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对舒适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由于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脏器受损、出血,属于急诊科常见急重症,若干预不及时,可导致血管进一步收缩,血容量不足,心排量降低,进而加重蛋白和体液丢失,增加血管通透性,促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还需加强急诊护理,其能够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护理服务,从而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降低日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同时通过急诊护理能够为患者抢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遵守着“保护脏器功能为辅,抢救生命为主”的治疗原则,能够降低临床病死率和病残率,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从而做到争分夺秒,改善机体血容量不足现象,维持机体平衡,进而增加患者和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利于医院的日后发展。

总而言之,急诊护理具有全面、系统、科学、针对性,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价值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马应梅.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及护理[J].现代养生B,2014,14(6):109-109.

[2]谭有莲.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2(1):176-177.

[3]赵文静,程人佳,张庆红等.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3(14):65-67.

[4]孙杰.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1):53-54.

[5]方云.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2):251-252.

[6]杜雅明,孙永芳.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87-89.

[7]徐静.护理干预用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6):3069,3072.

[8]卢欣华,梁鸿.18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及并发症处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257-258.

论文作者:刘金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优质急诊护理论文_刘金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