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特殊教育学校 渠县 635200)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给学生创造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环境的便利,直观演示的生动,互动教学的平台,网络资源的海洋,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很有必要。只想我们认真研究,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相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成为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沃土。
一、创设信息化情境,为创造思维奠基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好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引入数学问题中,为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条件,奠定创造思维形成的基础。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图形乐园》这节活动课时,创设了导游咪咪小姐带领大家乘车到图形乐园旅游的情境。伴随着轻松的音乐声,很快来到了接待园,接待园里活泼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娃娃出来了,他们热情地介绍了自己的特征。一会儿又来到了知识园,可爱的机器人和拖拉机随着不同的音乐声走了出来,老师让学生到电脑前自己操作点击不同的图形,并数一数有多少个。随着学生的点击,不同的图形闪烁不同的颜色,学生兴趣十足。随着音乐声,大家又来到了游艺园,通过游艺园的电视窗口,欣赏完许多直观美丽的生活实物后,图形娃娃接待员马上说:“亲爱的小朋友,你想用我们拼成什么?请马上试一试。”……一系列生动形象富有变化的画面,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拼摆出一幅幅具有创意的画面。
二、信息化直观演示,引导逻辑性思维
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表现力强的特点,设计进行“直观演示”的课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能介入学生的心智活动,应用丰富的电教语言,将抽象过程中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定理、重点、难点“形象化”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综合比较,探索发现事物的本质,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发展。例如教学行程问题:小东和小英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东每分钟走50米,小英每分钟走40米,他们3分钟后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课本中虽有插图和文字叙述的解题思路,但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运动中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难想象,特别对为什么要先求“速度和”难以理解,教师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动态图象,显示例题中相遇问题的情景及数量关系,并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有层次有顺序的思维阶梯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对相遇问题应用题涉及的有关数量知识及概念有一个较深刻、较全面而又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2、模拟操作实验,培养发散性思维
多媒体计算机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它可虚拟现实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拍即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的课件,通过学生自由地将各种媒体进行组合、扩充、整合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在前面《图形乐园》的拼组图形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设计了大小不同、放置方位不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20个,长方形15个,正方形15个,圆15个。要求学生选择上述图形,在下面空白处任意组合图形,看谁组合的画面想象丰富?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多次的拖曳、组合中经过筛选,在屏幕上拼出了一幅幅闪烁着智慧的图案。最后,每个学生还给自己拼出的精美图案取上了富有创意的名字,如:"笑笑鸟"、"智慧屋"、"太空人"、“快乐的家园“狐狸和乌龟赛跑”等等。在学生的自由拼组中,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充分表现出来。
3、人机互动教学,培养独创性思维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喜欢独立思考,能举一反三,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具有发散和一题多解的思维特点和习惯;不轻易问老师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答案,常常要问为什么;能够用新颖或异常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时喜欢标新立异。计算机具有丰富的交互界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交互特性,设计“个别化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电脑,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自主学习阶段中,课件界面可以把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分成了5个模块:“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跳一跳”、“玩一玩”,让学生通过点击鼠标自己决定进入哪一模块:可以先学习后练习,也可以先练习,遇到困难时再有针对性的学习。“做一做”“跳一跳”和“玩一玩”可以进行分类教学:能力强的学生完成三项;一般能力的完成两项;差一点的可以只完成一项。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生成不同的模块,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学习,培养了其独立自主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在“玩一玩”中,计算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条直线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怎样分?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独特?”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得在电脑前操作尝试着,想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一位学生还把已画出的图形在电脑上予以移动、组合……创造性地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只要通过长方形最中心的那个点画一条直线,都可以把长方形分成同样大小的两半。有无数种分法!
4、网络探究学习,培养探索性思维
思维的探索性是指思维不依赖于固定的思维程序、思维工具和思维途径,在多种可能性中探索、试验,并在多次反复与游移中,将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和现象加以考察,从而找出事物的差异性,进而去伪存真。利用信息技术的超文本性与网络性,教师可以建立模拟网站,将学习的素材、方式与方法等内容纳入其中,创设一种自主探索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取真理,从而培养思维的探索性。
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将大有可为。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信息化环境教学中的一切优势,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图形论文; 自己的论文; 长方形论文; 组合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