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又双叒叕”
杨明毅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自从“又双叒叕”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其总会时不时的蹦出来刷存在感,而此种用法也日渐流行。然而,这四个字单字的读法、词性、意义、用法如何,尤其是“叒”、“叕”两个单字,却并不被每个人所知。因此,本文将就此做以探讨,并分析四字连用的含义、用法及流行原因。
关键词: “又双叒叕”;词性;含义;网络用语
一、“又”、“双”、“叒”、“叕”单字解析
(一)“又”字解析
“又”读音为yòu,是一个象形字,本义为“右手”。
(3)同德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区划结果表明:高易发区面积760.51 km2,占总面积的15.18%;中易发区面积3 784.41 km2,占总面积的75.52%;低易发区面积466.12 km2,占全区面积的9.3%。本次易发性分区结果可以作为同德县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依据,也可以指导该县防灾减灾工作,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
1.“又”作名词。“又”的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说文》“又,手也,象形。”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又”常被借为“右”、“祐”(佑)或“有”,由此可见“又”的本义应为“右手”。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如:取,叙,叔(《说文》“叔,拾也”)。
2.“又”作动词。“又”作动词,多用在古文中,《词诠》中记载“又”作动词时作“有”字用。如:“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诗·周颂·臣工》)
3.“又”作副词。“又”作副词,关联两个句法成分,或者在分句间关联两个分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在句中作状语。例如:“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春秋》)。“又”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成对使用。如:“他们一路上又说又笑”;“又打又闹”。
通过在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和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在古代汉语中,只有“又双”曾连用过,其他几个字无论是两字、三字均无连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仅除“又”、“双”、“叒”、“叕”四个连用外,其他情况均与上述在古代汉语中的情况一样。
“叒”读音为ruò,《说文》“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象形。”《康熙字典》“【又部字】【徐曰】叒亦木名。东方自然之神木。又【精蕰】叒,顺也,道相似也。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而后可相与辅翼也。桑字从此,象众手之形,非取其义。”
(二)“双”字解析
“叕”读 音 为zhuó,《说 文》“缀 联也。象形。陟劣切。”本义连缀,短处。如:“圣人之思修,愚人之思叕。”(《淮南子》)
4.“双”作动词。“双”词主要出现在古文中,有“跟从”和“匹敌”两义。如:“恶少爱众,天下双”(《文子·符言》);“至如信者,天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但“又”和“双”连用并不是作为一个词语使用,而是作为两个独立的句法成分用。通常“又”作为副词使用,“双”作为量词使用,或者与其它语素组合成一个词语。如:“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全唐诗》)。
3.“双”作量词。“双”作量词多与数词 组成量词短语共同充当句法成分。如:“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1.“双”作名词。“双”作名词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不能作补语。如:“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田光二亩、四亩、五亩都可称双,各从方俗。”(《唐书》)
(三)“叒”字解析
阿里认真地自言自语,如同平常跟母亲说话。阿东隐忍不住,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他把自己的头蒙在被子里,恐怕阿里听到他的呜咽。
(四)“叕”字解析
“双”读音为shuāng,是一个会意字,《说文》“双,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雔,两只鸟。本义为一对。
二、“又”、“双”、“叒”、“叕”四字连用解析
4.“又”作连词。“又”作连词,连接名词、动词、形容词、短语、分句,帮助表达某种逻辑关系。如:“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海水又桑田。”(唐·吕岩《忆江南》);“不唯添了‘而’字,又文势牵强”(宋·黎清德《朱子语类》)
式中:▽为拉普拉斯算子;上标“·”为对时间求导;p为超孔压;ns为孔隙率;ks为渗透系数;u为位移矢量;ε为应变张量;G为动剪切模量;μ为泊松比;γw为流体重度。Kf为流体压缩系数,表达式如下:
(一)“又双”连用解析
2.“双”作形容词。“双”作形容词常作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带宾语。如“亭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林觉民《与妻书》)。
YUAN Qian-fa, TANG Si-meng, CHEN Si-yu, YANG Ze-min
(二)“又双叒叕”连用解析
1.“又双叒叕”的含义与用法。又双叒叕是一个网络用语,通常读作“yòu,shuāng,ruò,zhuó”。表示强调之前经常出现的某一事物再次出现或经常发生的某一事件再次发生。其在句子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充当状语。如:“《人民日报》又双叒叕点赞巴中脱贫攻坚工作啦!”
2.“又双叒叕”流行的原因。作者谈倩在《“又双叒叕”体探微》中定义“又双叒叕”体是通过汉字的重叠,表达强调意义的汉字视觉修辞结构。这四个汉字拆开就是10个“又”字,通过10个“又”字的视觉冲击加强“又”字的意义,同时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情感得到畅快淋漓的抒发。如,有网友曾评论某条微博:“这条微博要火炎焱燚了。朝日昌晶君终于改口吅品㗊说自家事了。六年七相,这真是一方水沝淼土圭垚养一方人从众啊!”。这里面的“火炎焱燚”、“日昌晶”等都是从视觉修辞角度对“又双叒叕”的模仿。
2.3.3 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1年,新发房颤有抗凝治疗适应证:(1)对稳定型冠心病合并房颤,单用维生素K拮抗剂优于阿司匹林,无必要加用抗血小板药治疗;(2)可选用NOAC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10]。
另外此现象还与当代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从众、求异心理有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不仅足不出户就能得知天下事,而且由于网络信息的时效性,人们可以迅速获得最新消息。因此,以朝日新闻在其中文网微博发布“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为例,在其发布之后的两个小时内就被转载9000余次,同时,“又双叒叕”不断被使用、被复制创新出现了“火炎焱燚”等叠字组合的用法。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7).
[2]崔应贤,刘钦荣.现代汉语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网址:http://www.cncorpus.org/
[4]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网址:http://www.cncorpus.org/login.aspx
[5]詹卫东,郭锐,谌贻荣.2003,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规模:7亿字;时间:公元前11世纪-当代),网址: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6]谈倩.“又双叒叕”体探微—兼谈汉字视觉修辞的新拓展[J].现代语文,2017(11).
标签:“又双叒叕”论文; 词性论文; 含义论文; 网络用语论文;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