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育人路径分析
——以管理学为例
黄天蔚 罗曼予 侯贤蓉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之一。但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育人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出现偏差、教师理论素养高低不齐、“同向同行”的发展机制不完善、为思政改革助力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理论分析及实践经验总结,提出应当构建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平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构建高效合理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措施为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改革提供保证。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同向同行”
0 引言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为巩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伴随着各种思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必将对大学生思想信念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概念”要求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视角,从概念意义出发来看体现形式。六种及物性过程,序列、图形和成分三个级阶,实体、过程、性质等性状,从不同的角度对经验进行识解和描述,我们认为这些都可纳入概念意义的范畴。正是基于某个概念意义,我们思考用什么样的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需注意的是,同一情景或经验是概念之源,一致式和隐喻式体现的是同一基底概念,如3.3节所述,各自的意义虽相似,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把Halliday说的“相同的所指”改为“相似的所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成高等教育的改革,成为各高校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设立的,然而,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诸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思政课与其他专业的联系性不强等,如何“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将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
1 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主要依据
1.1 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专业教育主要针对的是专业学科课程。前者主要是育“德”,后者则主要是育“智”。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二者长期各自为政,相互脱离,导致“立德树人”的理念难以贯彻,课程育人功能、教师育人职责难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就是要克服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的现象。“同向”,即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行”,即朝着相同的方向一起行动,将理论付诸实践,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真正形成“协同效应”。只有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的育人职责,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觉悟与认知水平,让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青年。
1.2 符合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客观发展需求
《管理学》旨在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学会管理的并行思维与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无一不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无论管理中运用到何种思维,都需要遵守“德”的底线,只有管理学与思政教育真正结合起来,学生到社会中才能明辨“义和利”,管理中明辨“暴政”与“仁政”,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高校教育中,必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重教育实践的观念。其次还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及学生主体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普遍适用的,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实施综合模式教学。最后,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3 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要想“同向同行”,还应完善相应的监督激励体制与考核制度。合理的激励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管理教学效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就要将教师课堂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一同纳入考评体系。对于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应当给予鼓励和奖励。
2 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的路径构建
2.1 构建教师的对话交流平台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外在方面的推动,学校可以经常发放宣传读本,如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等宣传册;二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身负时代重任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2.2.3 完善监督激励体制与考核制度
督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构建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平台。建立一个权威的高校领导管理体制,即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书记要承担起“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责任,各个领导承担起相应的政治领导责任,确保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落到实处。
第一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时常督促检查,互相监督,才能保证促进队伍共同进步。第二是实行相同及相近专业教师互相监督听课制度。第三是实施相应的关联机制,保证教师队伍之间的协调合作。
2.2 构建高效合理的体制机制为思政改革提供保障
2.2.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相应制度
另外,管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对于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模范作用,同时也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协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衔接与纽带作用。
2.2.2 实施教师互督,队伍协同的制度
动力特性分析模型中,桥面板采用板单元模拟,其余杆件采用梁单元模拟,铺装和护栏等作为荷载模拟,全桥共划分节点数量361个,梁单元数量626个,板单元数量264个。
羽毛球特色学校构建是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通力合作,将学校办学理念、羽毛球教学资源与家庭、社区的教学资源相整合,促进学校羽毛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学校体育特色,促进学校品牌的建设。
随着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无疑给思政教学改革带来了最新的技术支撑。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关键的一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形势下,思政课教育时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热潮,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将产生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若利用得当,其对思政教学改革将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先让英格曼神甫去和安全区的领导们商讨如何把女学生们偷运出教堂的乏味枯燥的细节吧。也让少佐去上天入地地寻找他认为下午造访必不可缺的圣诞红吧。我还要回到教堂墓园,这是早上七点一刻左右,英格曼神甫刚刚出门。
2.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改革的实施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心理环境,优化思维过程,优化信息反馈。使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地传输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将教学内容内化为意识材料,促进思维活动,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所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促进思政教学改革十分有必要。
众所周知,公式是物理的灵魂。在物理学描述世界的过程中,公式是不可或缺的语言。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公式也是我们理解定理、规律的最佳路径。在学习中,对一个物理意义的阐述几乎都是围绕相关的公式而进行的。
2.3.1 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并投放到教育实践中
移动数据设备能够很好的满足大数据资源的运用,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任何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移动学习的交互性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流通,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流沟通能力。所以教育中应加大对移动数据设备的利用力度。例如管理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开通BBS互动平台,设立相关专栏,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借助于各种数据平台,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系统运用知识的能力。
2.3.2 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思政教学改革进行测评
在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使用大数据的评测功能。定期进行教学评测,有利于保证教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有利于学校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可以了解和评测教师在思政教学改革中的表现。通过大数据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师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政教学改革的任务上来,提升将专业课与思政课融为一体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唐春燕.高校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与路径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83.
[3] 燕连福,温海霞.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育人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7,(4):13-19.
[4] 项久雨,石海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效应生成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8,(4):66-71+86.
[5] 陈志强.高校思政课“同向同行”战略路径与效果预期[J].青年学报,2018,(3):52-56.
[6] 于学花.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育人的三重维度[J].文教资料,2018,(26):166-167+143.
[7] 粟孟林.论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的可行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65-67.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4.073
基金项目: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9年度经管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模式研究”(2019X091)。
作者简介: 黄天蔚(198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罗曼予(199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侯贤蓉(1997-),女,汉族,湖北恩施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标签: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专业课论文; “同向同行”论文;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