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与先秦学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_托尔斯泰论文

托尔斯泰与先秦学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_托尔斯泰论文

托尔斯泰与先秦诸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托尔斯泰论文,诸子论文,先秦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从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教育思想与我国先秦诸子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入手,探讨出中国先秦教育思想家们对托尔斯泰教育思想的伟大影响和作用以及在教育思想领域中所蕴含的规律性的东西。

关键词 先秦;道德观念;文明制度;信念;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托尔斯泰与先秦诸子先后相距两千多年,前者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大文学家、教育家,后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尽管他们在历史上相距久远,但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确有某些相似之处。

先秦诸子所处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折时期,而托尔斯泰所处的时期正值十九世纪俄国农奴制行将崩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发的时期。他们都曾经受过社会急剧变革的动荡与煎熬,因此,在他们的思想中存在着某些相似的因素,即对行将灭亡的腐朽的旧的社会制度、对传统习惯、道德观念和一般所谓的文明制度的怀疑和否定,这是他们的思想具有某些相似之处的出发点。托尔斯泰和先秦诸子都企图在社会的变革时期,以教育的手段消除现实社会中的动乱与纷争,以求得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本文试图从各自的教育思想入手,分析比较托尔斯泰和先秦诸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及其关系,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主要是指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些教育家;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是指先秦诸子教育思想对托尔斯泰教育思想的影响。

托尔斯泰阅读先秦教育家们的著作是从1877年开始的。他在阅读和研究老子的著作后,对老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写过大量的译注。他学习和研究老子的著作,直至晚年。此外,他还阅读和研究过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其他一些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学说,在许多文章、日记、书信中,托尔斯泰尽情地表达了对中国古代圣哲的敬仰,他专心研究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著作,正如他在1881年在致友人切尔特科夫的信中所说:“我在悉心钻研中国圣哲,我非常想把这些书所给予我的教育转达给您和所有的人。”①“我被中国圣贤极大地吸引住了,……这些书给了我合乎道德的教益。”他认为:孔子和孟子对他的影响是“大的”,而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的”。托尔斯泰对中国,对这东方文明古国及其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对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慕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对中国人民的气质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永远怀着深厚的敬意。”②他对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家孔了、孟子的学说尤感兴趣,特别是对老子的《道德经》有过专门的研究,他曾把他们的学说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给俄国读者,并予以解释,编在总题为“中国的圣贤”一文中。全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中国人的特性:吃得少,做得多,最和善,能忍耐,爱劳动。进而又介绍了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性?信念何在?第二、三部分介绍了孔子及老子的《道德经》,正象他自己所说,翻译老子,不能象我想的翻译得那样好。1893年9至10月他同波波夫一起根据德文译本翻译老子的《道德经》。1895年校订了在俄国研究神学的日本人小西氏翻译的《道德经》。1910年他又出版了自己编选的《中国贤人老子语录》,就在这本书里,他写了《论老子学说的真髓》一文。托尔斯泰非常欣赏老子的“道”和“无为”的思想。1884年托尔斯泰写了《孔子的著作》,对于墨子和孟子,托尔斯泰也进行过研究,在他的日记里,记载着他的心得体会。

托尔斯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接受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这是因为当时俄国社会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自然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所代替,农民失去了土地,虽然厂矿兴建起来,而人民却依然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社会的上层则更加腐化堕落,对此,托尔斯泰在《硫森》一文中写道:“上层贵族们的戴宝石戒子和半截手套的手,只是为了整领子、切牛肉、斟斟酒才动动而已”,而大多数民众却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他们的生活不是享受,更多的是贫困和痛苦。为此,他于1860年先后两次去西欧考察,希图以西方的科学文明拯救民众出苦海。通过考察他亲眼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罪恶,认清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他的希望很快便破灭了。这使得托尔斯泰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他怀着急切的心情探索着人生,他在《硫森》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我在人类知识之森中,在数学和实验科学的光照之间,在思辨科学的昏暗之中彷徨徘徊……结果我深信,出路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知识越明确,对我就越无用,更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把目标转向了东方。托尔斯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研读和接受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的。

托尔斯泰的这种处境和认识与老子所处的时期有其相似之处,老子所处的时期正值中国春秋中晚期,那时中国工商奴隶主的势力在增长,而贵族奴隶主则在逐步走向衰亡,诸侯兼并,战争不已,周王室共主的局面渐难维持。社会现实令老子大失所望,使其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老子本是在社会大变动中没落下来的中小领主贵族分子,曾做过周守藏史,掌管东周王朝图书典籍,见闻广博,但他面对乱世并未找到是非善恶的标准和拯救世道的答案,由于找不到世道衰败的原因,他深切感到,既使读书再多,学问再大,也无济于事,因而他采取了顺天由人的态度,在其心理上所表现出的是无可奈何的绝望状态,而这些正是托尔斯泰与老子在思想上的相近之处。

老子学说中的“道”和“无为”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最大。道的学说是春秋末年老子第一次提出来的,他把道看作是最高的实体范畴,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必须遵循的总规律,从而形成了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他所要培养的人就是认识、追求、实现道的人。他在论述道的本质时说: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当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③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④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为玄德。”⑤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无为”,它包含着“无事”、“无欲”等方面的意义。因此,他主张要人们做到“无为”。具体来说,就是要人们做到“无事”、“无欲”。所谓无事,就是对万事万物要使其顺乎自然,不勉强地进行人为干预。所谓无欲,就是清除私心妄念,这是因为私心妄念是人对物质要求永不满足的祸根,“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清除私心妄念才能接近和获得道,其办法就是与世无争。如能做到这些,人们就会相安无事,社会就安定,天下就太平。

托尔斯泰对老子的“道”和无为的思想甚为赞赏,他认为老子的道是“万物之源”,为此他把道看成是宗教的神灵、超自然的力,即上帝。尽管他对“上帝”存在着怀疑或否定的态度,但他又认为只有宗教能够给人类提供生活问题的答案,没有宗教就不能生活,人们只要服从道就可以活下去。不论是老子的“道”还是托尔斯泰所说的“上帝”,他们的共同点是“顺应自然”,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教育目的。

老子对自然极为尊崇,他把自然作为最高的法则,强调自然之道,他认为人是不能离开大地的,人和大地上的万物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他认为道是高于天和地的,是不可抗拒的,道最终是取法于“自然”的,对此他概括性地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当托尔斯泰读了《老子》后悟出了自然之道说:“它(指自然,笔者)一成不变地存在着,在到处渗透着,不停滞在一个地方,我们当将它设想为世界之母”。他认为幸福与自然同在,静观自然,和“自然同语”,所谓与“自然同语”就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原始生活状态。

托尔斯泰一切遵循自然之道,其目的是为了净化自己的灵魂,为避邪去恶提供途径。道的本义指的就是出路。由于老子所代表的是被历史所淘汰的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因此不可能寻找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道路,但它毕竟是路,在老子看来,这就是人生的出路,至今还有不少人象托尔斯泰所做过的那样,在呼唤着人们向人的内心世界进发,到东方去,到中国古代圣贤那里去,去寻找人生的真谛,可见老子对俄国及西方人们的吸引力之强。

从1884年起,托尔斯泰又开始阅读和研究孔子,他写成了《论孔子的著作》和《论〈大学〉》。在《论孔子的著作》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他们不想占有别人的东西,他们也不好战。……”1903年和1910年托尔斯泰还编辑了布郎热编写的《孔子生平及其学说》一书,此外他还专门写过有关孔子的文章,他说:“我曾尽力想理解中国生活中我所懂得的一切,这主要是中国宗教的智慧——孔子、孟子、老子的著作和对他们的注疏。”⑦托尔斯泰深受孔子“仁”的思想影响,他把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经过一番加工,使之具有“博爱”因素的基督教教义。这是因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不仅是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标准。正如孔子所说:“荀志于仁矣,无恶也”,⑧“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⑨。这就是说,发财做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声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候离开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可见仁对于人的修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须臾不可离,一时一刻不能与仁违离,顺仁者昌,逆仁者亡。

如何实践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就是说要自我约束,所谓复礼,就是恢复已经失去的“先王”的各种礼仪制度。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为仁”的关键就在于自己,不在别的;我要仁,仁就来。在儒家看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之善,犹水之走下”。⑩在如何实践仁的问题上,孔子认为人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反省,去爱人,仁就会自然获得。

托尔斯泰的晚年,曾不知疲倦地研究过孔子的学说,并写过三篇有关孔子思想的文章。他在《致一个中国人的信》和《论生命》的文章中写道:“我曾尽力想理解中国生活中我所懂得的一切,这主要是中国的宗教的智慧……。”托尔斯泰所以热衷于宗教,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之所以走向宗教,是因为除了宗教之外,大概别无出路,只有死亡。”(11)他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把孔子有关“爱人”、“泛爱众”的仁的思想,经过加工改造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博爱”的基督教教义。托尔斯泰的博爱观是:“热爱亲人、坏人、故人、狗、马、青草;希望一切都好,一切幸福。”在托尔斯泰看来,宁肯牺牲自己,也要饶恕别人,不惩罚别人,同一切人进行妥协,这就是托尔斯泰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

孔子曾提出“改过迁善”,“过勿惮改”的思想,要求受教育者对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勇于改正,如果坚持不改,那就是最大的过失。他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改正,仍不失其为君子,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孟子也主张对自己的过失要勇于改正,他认为,人有过,改了就好,不要去追究。孟子主张要“知耻”,“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12)托尔斯泰在孔孟思想影响下,也认为罪恶、过错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相信上帝所主张的博爱思想,是解决罪恶和过错的最好办法,正如他在《复活》中所说:“要想从人类所遭受的可怕的罪恶中得救,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人永远承认自己在上帝面前有罪,因此,不能够惩罚别人。”所谓不惩罚别人,就是说要人类互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兼爱”,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兼相爱、交相利。”托尔斯泰所说的不惩罚别人,就是要人类互爱。他认为,“相互的爱,就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法则……人也只有在爱别人的时候,对待别人才可以有益处。”如果不用爱对待别人,日后就会叫别人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同时自己也会招来无穷无尽的痛苦。

人类的历史文化并不因时代的间隔而中断,也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其特征性和延续性,托尔斯泰教育思想与先秦诸子教育思想就是如此。托尔斯泰和老子在思想体系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同出一辙。他不要物质文明,主张回归自然,反对人的种种欲望。老子认为感觉器官是引起私欲,使人走向邪路的邪恶之门,为了防止私欲,拨邪归正,他主张闭目塞听,杜绝感觉器官,关掉引起私欲之门。托尔斯泰“按老子的教导”,尽量不做或少做肉体所需要的事,为的是不至于窒息心灵的需求。

墨子以俭朴著称于世,他主张一切从俭,对于百姓他主张只要能满足最起码的费用就可以了,他提醒国君,诸加费,非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由此可见,不论是老子、墨子,还是托尔斯泰,他们都不要物质文明。老子反对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的进化,他认为由于器物的进化,才使得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扩张,由于交通工具的进化,流动交往日益增多,使得人们不安心劳动,因此老子主张废弃一切违反自然的东西,回到小国寡民中去,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中去。托尔斯泰的晚年,就效法了老子,他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舍掉自己喜爱的生活,竟以高昂的代价,甘愿过苦行僧的生活,他认为不论是文明或进步,不论是科学或艺术都是生活的装饰品,并非是自然的东西,非自然的东西是应舍弃的。他极力推崇老子的自然法则,他认为这个自然的法则就是宇宙的精灵,是宇宙的精灵叫树木向着太阳生长,叫花卉在秋天里投下种子,并叫我们本能地互相接近。托尔斯泰如此推崇自然法则,这是因为他认为“幸福与自然同在,静观自然,和自然同语。”

托尔斯泰的自然法则来自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满,反对变革,主张守旧和倒退,他反对国家机器和社会秩序,向往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小农的社会生活来代替警察式的阶级国家。该思想和孟子理想中的小农经济生活极其相似。孟子在《尽心章句上》一文中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茧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五亩地的房屋,在墙下栽培桑树,妇女养茧缫丝,老年人足以有丝棉穿了。五只母鸡,二头母猪,予以饲养,使它们繁殖,老年人还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土地,男子去耕种,八口人的家庭,足以吃饱了。)

老子认为人的占有欲是社会的灾难之根,他说:“祸莫于不知足,咎莫于欲得。”(14)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托尔斯泰也认为人的罪恶在于人自私地为追求自我的各种欲望而对另一部分人施加暴力,在他看来,非分的欲望是罪恶之源。这一认识和先秦时期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的观点极为相似。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而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15)由此可见托尔斯泰教育思想与先秦诸子教育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

本文于1993年12月12日收到。

注释:

①②《托尔斯泰全集》,俄文版,第80卷,第90页。

③《老子·三十七章》。

④《老子·五十七章》。

⑤《老子·五十一章》。

⑥《老子·三十五章》。

⑦托尔斯泰:《致一个中国人的信》。

⑧⑨《论语·里仁》。

⑩《孟子·告子上》。

(11)托尔斯泰:《忏悔录》。

(12)《孟子·尽心上》。

(13)《歌萨克》。

(14)《老子·四十六章》。

(15)《荀子·性恶》。

标签:;  ;  ;  ;  ;  ;  ;  ;  

托尔斯泰与先秦学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_托尔斯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