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职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学习
刘静,李甜甜,石反修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宁)
摘 要: 在教育部把“互联网+教育”行动已经提速到2.0后,移动互联网教学改革的实践开启了智能模式,智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移动式或泛在式学习中慢慢延伸出来。目前高职教育正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改革,在此时智慧教育理念融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循序渐进中形成高职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智慧学习模式;高职学生
一 移动互联网与高职教育
(一)“互联网+教育”的新需求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要求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新。教育部在2018年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又将“互联网+教育”的行动提速,这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带给教育者新的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教育者要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把“互联网+教育”作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催生教学新理念、学习新模式,构建教学新体系。显而易见,教育者的教法和学习者的学习法都要跟上这场革新。
(二)高职教育的移动互联网环境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乘法效应激发了5G的到来,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无限的能量,《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的出台,让职业院校的数字化建设有章可循。目前,各高职院校投资建成的网络教学中心、微格教室等都已投入使用。“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使得信息化教学从电脑后的在线教学变成了移动教学,也让“人机分离”的课堂转变成了“人机合一”的泛在式学习。现在,高职校园里除了有流畅的网络外,又引进教务系统平台、学生实习就业平台、精品课程平台等多个软件系统,下一步需要将各司其职的数字平台进行共享与融通,形成统一的校园信息互联网络。另一方面,商业化的手机 App 学习平台发展迅猛,很多已经与高职院校合作,这让高职校园的移动互联网环境初步满足了从移动学习到智慧学习的革新需求。
二 在移动互联网中智慧学习
(一)智慧学习的含义
目前“智慧学习”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国内外学者对智慧学习都投入了热切地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智慧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苹果为异花授粉植物,要栽植授粉树才能正常结实。授粉树要求与主栽品种的花期一致,只有花期相遇才能保证授粉;开花多,花粉量大,与主栽品种亲和性好。
一是农民认识不高,环保意识不强。秸秆焚烧的主体是农民,由于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比较肤浅。以沅江市南嘴镇的部分村民为例,在多年的耕种中,秸秆主要是焚烧为主,稻谷秋收之后,选择天气较好的时段直接焚烧,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焚烧秸秆不但会影响天气质量,而且还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大面积的火灾,危害人们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农民环保意识不足,认识不到焚烧秸秆会给环境污染带来严重的危害,是秸秆禁烧难的主要原因。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日趋成熟催生了新的智慧学习环境,引发学习方式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延展。 移动互联网环境为智慧学习打造了无处不在的“课堂”,又将各类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聚合,形成全球性的移动知识资源库。 通过智能手机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源[4],优秀的移动学习资源增进学习者的整体体验, 能够吸引并增强他们的粘性,从而促进智慧学习行为产生。大数据的积累以及云计算的处理,可以感知学习情境,分析学习经验再反馈给学习者,最终培养学习者高效学习习惯形成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模式。
因此高职学生的第一种智慧学习模式就是“清零模式”,尤其是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课堂上,线上往往是一些基础的浅显易懂的任务。如果学习者觉得已经“什么都懂”了,线上任务没什么可做的,那么他就无法夯实基础,线下任务他们也无法完成。所以高职学生首先要做到让自己“清零”,这样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迈出智慧学习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高职阶段学习与教育的主体——青少年学习者,他们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更加紧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青少年上网行为研宄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人口总体的85.3%都是网民,他们利用互联网来搜索引擎,看网络新闻,融入社交媒体,听网络音乐,看网络视频,玩手游,且这些行为比率都超过70%。数字表明网络生活已成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方式[5],因此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促进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成为一个难点,这也是智慧学习要解决的问题。虽然高职学生由互联网技术陪伴而成长起来,但身心还未发育成熟的他们,从网络上搜集索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并进行内化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学习自律性稍差,知识基础底子薄而且知识结构不完整、不成体系,要通过移动终端建立互联网与高职学生智慧学习行为之间的实践链接,不能缺少智能网络本身的赋能,以及其他成员的帮助,这包括教师、其他学习者甚至是人工智能参与其中。学习者要借助移动互联网时刻分析并正视自己的学习行为特征,从自己的学习习惯、资源偏好、互动需求等各个方面聪明地思考学习的方法,形成智慧学习模式。
(二)智慧学习与移动互联网
国外学者认为智慧学习内涵体现在:学生要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将学习过程充裕、增加和提速;学生将借助开放教育资源、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国际规范等灵活自如地学习,使学习行为改变,学习能力增强;智慧学习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学习者自我导向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一种特设的自主交流环境中,它将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智慧地融通让学习者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使得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或多位学习者间可以有效互动[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以往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的原因,有一部分来源于教师对预习作业的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同样没有合理的预习评价就没有合理的预习监督和鼓励机制。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方式。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1)鼓励学生正确认识预习,完成预习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2)家校有效的结合。(3)教师改变以往的理念,进行有效的预习评价。
国内对智慧学习主要有如下认识:智慧学习是学习者按需求在智慧环境中灵活自如地获取学习资源,并快速搭建知识体系和人际关系网的学习过程[2];同时,智慧学习又是在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从信息化学习、移动式学习、泛在学习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在人与技术(一种中介或一种环境)的共生性交互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3]。
三 移动互联网中的高职学生逐步掌握智慧学习模式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去建立起智慧化的环境体系,以此来支持教师的明智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尊崇本性且多元化的学习[6],这就是智慧教育体系的建立,在这个体系中高职学生要以智慧学习模式进行学习。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过:“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移动互联网中知识浩瀚如海,高职学生在其中要找到智慧并形成学习模式,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做起。
(一)开启清零模式
大多数高职学生由于前阶段学习环境影响而形成了被动而消极的学习态度。高职教育者运用了移动互联网的互动特点和“合作共赢”理念,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目标进而积极地学习。而高职学生只要拿出一部分在微信聊天的时间和精力,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勇气,多与学习平台上的同学、老师沟通,遇到问题立即探讨。“人类智慧与经验相关,永远无法被替代”,因此在协同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还要把精力集中在课程实践和讨论活动上,把线上学习所得用于课堂任务,为构建自己的个性化学习体系积累经验。高职学生甚至可以主导学习任务,将自己攻克的难题转化为具体的任务或项目在课堂上分享,让自己变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智慧学习环境的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洋芋,生物学名马铃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洋芋的块茎既是粮食又是蔬菜,更是一种良药,它可以和中养胃、健脾利湿、宽肠通便、美容养颜。医学家认为,每天吃一个洋芋,能大大降低中风的危险。
(二)聪明地使用移动互联协同模式
智慧学习渐进发展的同时,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师等学习结构的元素之间在慢慢地发生重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个性化,教师偏重个别辅导而不是授课,学生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课程任务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努力实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要承担起自己所在班组的岗位职责,这是由异质的学习行为和能力所决定的,立足学习岗位学习者要聪明地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优势,推动任务的完成。教师不再是智慧课堂上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需要更加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又能够成为知识的贡献者[4]。
每时每刻都能与他人沟通甚至展示自己,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写。移动互联网将学习资源、学习伙伴、教师、课堂在数字空间中联通起来,建立起无时无刻不能学的情境。因此,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沟通媒介的高职学生来说,线上平台的学生之间交流和提问老师问题并不是难事。但大多数高职学生还没有利用好这样的资源和条件,他们需要转变传统学习方式,积极地利用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来自主学习。
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紧跟潮流,有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但人生目标不太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学生没有树立理想,信念不坚定,又缺乏远大志向和正确的价值观,心理素质较低不耐挫折、浮躁,而且部分学生厌学、逃课[7]。他们的自律表现不佳,在生活和学习上需要学校加强管理,这使得高职学生除了固定的课堂和自习外没有太多使用电脑的时间。 因此他们的主要的网络工具还是智能手机,借助手机上网了解到的课堂相关的知识便捷,但是这样的所得片面、零碎,单凭手机还不能帮他们消化吸收所有专业知识。在智能手机端,高职学生与知识只是“一面之缘”还没理解并内化,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这会造成他们无法融入课堂。可以说,老师敢教也能教底子差的学生,但就怕遇到似懂非懂却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学生,他们就像被积满的容器,再也容不得其他知识了。
由于食物垃圾易腐烂变质,会产生难闻的恶心气体,不仅污染了周边空气质量而且还会滋生出各类有害病菌,还会吸引蚊子、苍蝇,嶂螂等害虫,传播各种疾病。
(三)学会智慧的内化和反思
当学生、教师和移动互联网资源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态,那么智慧的形成主要在知识的内化和应用的过程,这需要评价机制的催化。目前,借助“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的智能分析,教师可以针对个体进行建设性评价,有些还包含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分析。高职学生要学会通过总结和评价,将“线上+线下”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除了学习平台的过程性数据外,老师还通过调查问卷来研究线下学习态度和行为,通过学习风格和偏好来进行任务设计等。所以学生要有配合教育者进行数据采集的意识,要注意展示自己真实的学习风格和特征不要弄虚作假耍“小聪明”;高职学生还要自觉提高访问移动平台的次数,主动进行学习体验,正确进行自评和互评。
内化和反思是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学习状态,体验学习中的情感累积,通过把碎片化知识整理成为任务经验的过程中体会自评、互评、总评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学生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续改进学习效率、成果以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另一方面注意把在线碎片化知识与个性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再通过反思评价弥补欠缺或调整学习态度,积极借助线上的深度学习及虚拟仿真技术巩固提高,形成螺旋上升式学习模式,最终获得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智慧。
智慧学习时代的到来,需要学习者合理、有效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职学生要增加 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参与度,认真实施与评价,从学习和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步转变为关注学习活动本身[8]。
四 总结和展望
以上仅从目前的互联网移动学习模式中,把智慧学习的理念加以适当的融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告诉我们,今天的高职学生将要在人工智能普及的未来工作,所以他们还要继续加强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提高,未来的智能教育将给予学生更智慧的学习方法。作为教育者还要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推进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用自己的行动助推智能教育,为智能化教学发展献策献力。教育者要注意提升信息素养,会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培养人才和改革教学,帮助学生在泛在、灵活、智能的教学新环境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和智慧化的学习模式。智慧学习的形成,还需要更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加入,更要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检验和完善。不久的未来在国家的“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引领下[9],高职校园内的教育信息将时刻互联,学习资源优质而多元,智能化的学习服务终究成就学生自主个性的智慧学习。
参考文献
[1] Myung-Suk Le, Yoo-Ek Son. A Study on the Adoption of SNS for Smart Learning in the “Creative Ac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2012,(3):1-18.
[2] 郭晓珊,郑旭东,杨现民.智慧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8):5-12.
[3]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4] 何亨,胡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 [J].教育现代化,2018(4):117-118.
[5] 沈彩霞.青少年网络活动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J].中国电化教育 ,2018(12):18-24.
[6] 刘旭东,王成军.我国教育智慧研究20年:成绩、问题与展望 [J].课程•教材•教法,2018(3):16-23.
[7] 童国良.浅议高职学生的总体特征和素质教育的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186-187.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9] 教 育 部 . 教 育 信 息 化 2.0 行 动 计 划 [EB/OL].[2018-04-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本文引用格式: 刘静,等.初探高职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学习[J]. 教育现代化,2019,6(42):249-25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2.084
作者简介: 刘静,女,辽宁锦州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甜甜,女,山东青岛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石反修,男,山东济宁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智能教育体系的建立正把智慧教学的改革提上日程。
标签:移动互联网论文; 智慧学习模式论文; 高职学生论文;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论文;